上影上市PK中影,“国家队”集体入场有喜也有忧
好饭不怕晚。8月17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影”)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9350万股,发行价格为10.19 元/股。
虽然没有抢先成为影视第一股,后来居上的上影丝毫不输阵。上市仪式上,王家卫、章子怡、赵薇、贾樟柯等电影圈“大腕儿”均到场助阵。上市首日,上海电影开盘价为12.23元,涨幅43.96%,收盘报14.67元,总市值达54.8亿。
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他表示:“上市公司的战略方向是打造更符合国际潮流的发行生态环,做强“大发行”概念。”如此看来,中影和上影似乎都要在制片、发行、放映上打造真正的“超级航母”。转企、改制、上市,上影集团走了十多年。
一家老牌国企,一场巨变,不争朝夕。
PK中影争霸产业链
“上影不是泰坦尼克号沉船,它想发展、要发展,而且能发展。请给我们时间!”任仲伦曾这样说。
相比中影漫漫十二年的艰难上市路,上影倒是有一些后来居上的味道。虽然没能成功抢到影视国有第一股的名头,但上影仍然是地方电影集团率先上市的。
上海电影主营电影发行和放映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90%。2015年公司电影放映业务收入5.79亿元,电影发行收入1.19亿元。公司下属的联合院线是全国票房收入排名前列的城市院线。2015年底,联合院线共有295家加盟影院,拥有1659块银幕,年票房收入31.46亿元,市场份额达到7.14%,在以年票房衡量的院线中排名第四。
但是公司的影院格局中,以加盟影院为主,自营影院较少,这是上影在放映业务中最大的隐患。所以上影上市募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影院新建和升级改造,从而稳固自己的放映业务。而在发行业务中,公司的发行业务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专业的第三方发行,这与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从事影视制作投资业务相比,有着很明显的不足。
中影集团的两项垄断性业务却足以令同行望其项背。
一是外国影片的引进和发行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惟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并且,中国目前只有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进口分账片的发行权,而中影集团亦持有华夏11%的股份,仅次于最大股东中国广播电影集团持有的20%股份。
二是中影集团所拥有的电影频道(CCTV-6)平均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央视各频道的第二名。
但是,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而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不过,中影集团内部人士表示,中影股份2012年业绩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比2011年更好。该人士解释,虽然美方分账比例增加了12%,但因进口片数量增加,因此整体票房也大幅提升,所以,从绝对量上算,票房分账损失由发行收入增量弥补。
中美谅解备忘录还表示将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行进口片的机会,不过并没有时间表。分析人士指出,届时中影股份的垄断优势将被重新定义。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表示,放开进口影片专营权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国家赋予了中影外国影片独家引进权和发行权,这不符合WTO谈判时我国对世界市场的承诺,需要根据国情逐渐改进。”这便是中影最为担忧的情况。
老牌国企巨变有多远?
对于上影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外界仍有些质疑。任仲伦说,“有一些缺点,有一些短板,你可以批评,但现在没人敢说上影弱不禁风。”上影确实面临自己的主营业务有着不同程度的“短板”。而中影和上影打造“超级航母”之争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希望通过上市来解决目前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八月暑期档唯一有可能突破10亿票房大关的独苗《盗墓笔记》,上影便是第一出品方。这也被业内认为,上影突破转型发展商业电影的发力之作。虽然一度打出“盗墓笔记终成大器,十年磨砺剑指20亿”的口号未能兑现,但是达到保底10亿的目标还是很有可能。
任仲伦说:“从创作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是希望百花齐放,既有体现人性真善美的影片,也有一些艺术探索的影片 当然也包括一些商业价值高的影片,因为一个企业尤其是电影企业,如果不赚钱的话 很难维持生存。我一直讲,电影看上去是一个大众艺术,实际上他是一个‘贵族’行业,没有钱是做不了电影的。”而上影在高商业价值的影片探索中一直表现积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艺术电影领域,在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在国际上获奖的次数多于上影。上影和贾樟柯合作多年,随着贾樟柯在国际上的名声大噪,上影的艺术电影发展也是非常坚定的。接下来上影集团会将《繁花》、《尘埃落定》改成电影,任仲伦曾表示:“电影的本性,尽管他也是个商品但同时也是个艺术创作。”而关注具有人文价值的影片也一直是上影集团的优良传统。
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上影集团举办了一场主题是“上影力量”的晚会。当晚,上影5号棚内星光璀璨,李安、贾樟柯等一众知名导演到场,上影集团现场还发布了多个电影项目,中外合拍片《魔咒钢琴》、陈道明出演的动作犯罪片《围猎》、集合了鹿晗、井柏然出演的商业电影《盗墓笔记》……
上影集团在“上影出品”、“上影市场”和“上影片场”三个方面聚焦突破,一定程度上会继续和中影进行“超级航母”之争,打造真正完整的产业链模式。同时,随着上影作为地方电影集团率先上市,也会激发其余的老牌电影集团着手自己的上市之路。
“国家队”集体入场的喜与忧
过去,上影是传统的影业经营模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偶尔种豆得了瓜,就特别高兴。”上市则使其可以更多运用资本经营手段。任仲伦将前者喻为农耕时代的“农夫思维”,后者就是需要驾驭资本海洋的“船长思维”。
上市能不能改老牌国企带来一场真正的巨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用上市推动上影集团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则是最终目的。
国有电影企业会获得一定的政府与政策支持,有利于它们的制度转换,为进一步发展赢得空间。像肩负引领中国电影企业全面升级与行业基础建设重任的中影集团,享有的政策倾斜度高于任何一家地方国有电影企业。显然,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与相关政策的扶持的。
另外,国有电影企业都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积极寻求与转化新的发展资源与空间,以副养主、完善产业链、突出优势特色,以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中影和上影上市会一定程度改变现有的影视产业格局。之所以这些国有企业上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营影视企业的迅速崛起。他们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转变思路,投奔到“资本大海”之中,来继续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IMAX和万达签订了史上最大的协议,万达新增150家IMAX影院。未来几年,万达在中国的IMAX影院将增至360家。而上影的主营业务恰恰是电影发行和放映业务,正是民营企业的强势,让上影这样的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国有影视企业拥有者独一无二的政策红利,也有着同样的发展目标,但也面对共同的发展短板。中影上市时,便提到了中影发展困境在于对于优秀的电影创作人才吸引力不够。而上影的总裁任仲伦同样表示,上影的短板在于缺乏商业电影市场比较有号召力的导演。而国有影视企业的上市,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解决这样的发展弊端。
【钛媒体作者:文|庞宏波,编辑|桃李 】
更多趣闻与爆料,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