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组建国内首家新闻无人机队,是噱头还是突围法宝?
6月15日,新华社的互联网门户新华网亮出了轻简的新首页和新闻无人机编队。无人机无疑是当天最大的亮点,毕竟,中国网络媒体专门建立一只新闻无人机编队尚属首次。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惨烈竞争,新华网的新闻无人机编队到底是噱头还是突围法宝?
无人机更善于在“3D环境”下完成新闻拍摄任务,能比人类更高效更优质地拍摄到珍贵的画面。所谓“3D环境”,即Dull(阴暗的)、Dirty(肮脏的)和Dangerous(危险的)的环境。无人机从诞生起,就干着侦察兵的活儿,飞到危险境地拍摄高清画面,这倒是与置身战火、灾难现场和恶劣自然条件下的记者有很多交集。派无人机上前线,能让记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更可靠的保护。
据新华网介绍,其首批新闻编队采用的“小型一体化多旋翼航拍飞行器”,可以胜任全天候、多地形、全媒体的新闻航拍,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克服地形障碍,轻松灵活地进行多视角、大场面展示。而无人机的研发人员表示,其无人机搭载的高清相机和全视角智能云台,拍摄效果毫不逊色于摄影摄像记者们手中的“大家当”。
世界那么大,不如换个角度看看。
当你打开新华网的手机APP,就能看到无人机在高空鸟瞰山川河岳的实时画面,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仿佛拥有“千里眼”,不禁感慨“当神仙的感觉挺好!哦不,是科技威武!”
当你置身草原音乐节的“草地席”,还能够通过手机上的无人机实时画面,从空中俯视全场的跃动激情,怎一个“爽”字了得!
所以,媒体当属无人机的重要受益者。获取人力难及的画面,满足公众对新闻真相即视感日益升高的渴望,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突破。
其实,今年1月,美联社、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十多家海外媒体已建立了合作,要在无人机新闻拍摄上下大力气,或许将是未来世界新闻传媒的重要发展方向。如果中国的传媒领域在无人机新闻领域错过了发展机遇,未来的竞争中也将处于不利境地。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官媒的龙头,的确有责任不错过任何一个行业革新的机遇。新华网相对及时地追赶潮流,率先在中国网络媒体中组建无人机飞行队,不失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个决策也许将在未来被证明是明智而及时的。
那么现在,你还会觉得新华网的无人机是噱头么?好吧,就算是有噱头的成分,噱头也有噱头的价值嘛。
如果新华网的无人机仅仅只是亮个相,就“再无音讯地”过渡到下一个“噱头”中,那确实就将只是个噱头。但如能让无人机发挥其价值,让无人机作为“驻空中记者”,为公众提供更享受、更独特、更震撼的新闻视角,并不断把“无人机记者们”升级换代,分门别类,发展壮大,那就不只是个噱头,而是传统网媒求变革新,在移动化视听新闻浪潮中竞优的法宝利器。
当前的新闻航拍,其实仍以载人直升机为主,不仅行动不便捷,使用和时间成本高,而且对驾驶员和拍摄记者来说仍有一定的危险性。采用新闻无人机,不但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更能把新闻触角延伸到常人所难及的空间和方位,实时传回画面,提高新闻机构的报道效率而且成本也非常低。
当然,无人机新闻目前也只是起步阶段。新华网首家成立专门航拍事业部的重庆频道航拍事业部主任郑杰介绍到,通过目前的航拍新闻实践,确实对无人机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对于飞手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更对通过无人机进行音视频新闻采集、传输、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的确,作为中国首个网络新闻无人机编队,无论硬件基础还是人才队伍都亟待完善。不过,不完善的条件,也正印证了新闻无人机领域仍是一片充满机会的蓝海。也许一两年之后,新华网的无人机将规模庞大,以更多的类别编队,甚至可以为受众提供“私人新闻订制”。
让我们大胆设想,当无人机不但有专门的拍摄相机,更有前后左右的定位镜头和同步的录音设备(旋翼噪音降低到可以忽略),其飞行控制由指挥中心和现场飞手配合完成,这样一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无人机将比记者更先到达现场,更早获得第一手素材。
举个夸张的例子,假如再次发生类似北京王府井抢劫案这样的事件,新华网的无人机或许就将有机会大显身手。当警方周密布控,22分钟擒获犯罪嫌疑人,这个新闻就未必只是一条快讯。因为新华网的无人机完全可能超越所有被堵在路上的媒体,及时赶到,抓拍并直播到警察叔叔摁倒犯罪嫌疑人的的激动时刻。
在媒体变革的浪潮中,不断求新求变,提升用户体验,是媒体共同的生存法则。新华网作为权威新闻网站的代表,不断吸纳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用新的新闻报道工具获取不一样的素材,给用户全新的视听感受,让新闻与用户更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拉动我国传媒领域的科技进步。(本文首发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