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品牌商集体退出,商家频爆关店让京东的“非电”之路走得很艰难
日前 Kappa家纺、多莱斯DURALEX、京瓷KYOCERA三家家居厨具品牌集体退出京东平台,再次显示京东平台价值已与不少供应商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商家出走潮将成为京东难以化解的青春期成长烦恼。
品牌商家从京东退店早已不是新闻,欧时力、阿芙精油,Jasonwood、优衣库等近几年陆续告别京东江湖,但量级与京东财报声称其第三方平台共有约99000个商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相比,虽动摇不了“国本”,但不定期反复发作,也让业界对京东平台的运营水平产生质疑。
隔三差五爆发 “出走潮“,或多或少暴露京东不尽如人意的经营和管理弊端,难以满足Kappa家纺、多莱斯、京瓷等出走企业需求,如销量不及预期,京东扶持力度不足,平台影响力有限,强制促销和擅自修改价,退店不易等积弊,值得京东好好反思。
以Kappa家纺为例,原本计划在京东平台实现销售额1000万~2000万, 但5月到12月的销售额只有210万,其负责人认为京东平台用户基数偏小,同时主打3C数码、大家电等品类,即便全面拓展类目,融入服饰、家纺等多元化类目,还是难以摆脱“家电渠道”本色。
虽说家电品类仍占据京东总营收半壁江山,但京东一直努力摆脱单纯“卖家电”的市场形象,今年初京东计划聚焦在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京东CEO刘强东曾表示,2016年京东超过苏宁和国美总和的重要突破口将是非电业务,未来如果非电业务占比能够超过50%,便说明京东不再是单纯卖电器的公司,逐渐成为一家全品类、一站式综合性购物平台。
京东不遗余力拓展国内外知名大品牌入驻,因为讨好他们有效才能提升自身平台价值和想象空间,增加平台磁吸效应,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京东甚至还在2015年Q4财报中浓墨重彩提及宝洁、李宁、乐天等大品牌入驻:
2015年第四季度,宝洁升级与京东商城战略合作,旗下高端护肤品牌SK-II携全系产品入驻京东自营平台;日本乐天在京东跨境电商平台京东全球购上开设官方旗舰店进行试运营,目前主营品类包括美妆、零食及保健品等;京东与李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特定区域为李宁提供产品到门店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将让李宁在库存配置、运营效率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
然而,优衣库、多莱斯、京瓷陆续出走,暴露出京东难以满足部分大牌商家的利益诉求,加上京东狂热追逐价格优势,强制商家降价促销,退店也在情理之中。此举看似是市场经济时代的自由选择,背后却是一次不愉快的商业合作,也让京东苦心经营的“尚京东”品牌蒙上一层阴影。
比如阿芙精油和Jasonwood退出,充分暴露出京东店大欺客般强势做风。2012年“双十一”促销活动期间,京东涉嫌强迫阿芙降价促销,遭拒后单方面锁死其京东店铺后台,阿芙交涉无效后宣布撤店。Jasonwood也是拒绝参加“买300送1000券”促销活动,店铺后台被京东锁死,只能无奈退出。
众所周知,近年来京东转型拓展经营品类范围,将服装美妆、日用品等作为新的增长点,2014年,以服装美妆、日用消费者为主的开放平台GMV突破1000亿元大关,吸引不少国内外商家入驻,也是京东多元化战略重要一级,商家出走显然是一股逆流。
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指出,“21世纪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上没有企业,只有供应链。
对于京东商业帝国来说,品牌商家是其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自然是多多益善,留不住则暴露其供应链环节出现病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医治,隔三差五爆出的商家出走潮,将成为京东未来发展难以忽视的利空。
刘强东不久前曾放话道,“让传统品牌企业家忘记电商吧,回去第一件事是把电商部门撤掉”,然而此次爆出的商家出走潮,再次验证京东为寻求价格优势,采取以价要量的强势作风,已让若干企业沦为“佃农”,无法忍受只能用脚投票。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西方民谣揭示的哲理,想必京东也能看得懂,找回那些曾经伤心欲绝离开的品牌商家,远比讨好下一个新欢更有商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