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父级产品大师”俞军离开滴滴,与百度生涯的辉煌战绩反差巨大
钛媒体注:日前,滴滴出行CTO张博在一封邮件中宣布,公司产品高级副总裁俞军因家庭原因需搬离北京,近期将从滴滴离职,但扔担任产品委员会荣誉主席,参与重大产品决策,主持高阶产品晋级评审、共同制定产品序列发展规划。
之后,俞军在微信朋友圈中确认了这一消息,至于辞职后的去向,俞军应该还是回加拿大发展。
俞军2016年7月受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的邀请,加盟滴滴担任顾问,并在2个月后从加拿大回北京全职担任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
虽然滴滴CTO张博在邮件中表示,过去三年,俞军为滴滴产品岗位的价值定位、产品团队的体系化建设打下基础,滴滴产品序列团队已从三年前的100多人发展至近600人,以此来认可俞军的工作,但有媒体评论称,俞军在滴滴的这3年,并没有做出什么建树。
反而是顺风车业务接二连三的整改将滴滴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这三年,俞军公开露面最多的可能就是滴滴整改、乘客意见征求的会议了。他在滴滴的日子正如其在朋友圈中提及的“出行事业”相当“不容易”。
这与百度时期的俞军形成巨大反差。19年前,俞军曾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一个传奇,被称为“互联网教父级产品大师”。2000 年,俞军以网名“搜索引擎9238”写了一封求职信轰动业界 ,自称“热爱搜索成痴”,后加入百度,担任产品副总裁和首席产品架构师。
俞军2000年求职信全文:
搜索引擎9238,男,26岁,上海籍,同济大学化学系五年制,览群书,多游历。
1997年7月起在一个国营单位筹备进口生产项目。
1999年4月起在一个代理公司销售进口化工原料兼报关跟单。
2000年1月起在一个垂直网络公司做分析仪器资料采编。
2000年7月起去一个网络公司应聘搜索引擎产品经理,却被派去做数据库策划,9月起任数据中心经理。
长期想踏入搜索引擎业,无奈欲投无门,心下甚急,故有此文。
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诚意乞一参与机会。
本人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计较地域(无论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计较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一线二线,与搜索相关即可),不计较薪水(可维持个人当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线),不计较工作强度(反正已习惯了每日14小时工作制)。
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李彦宏刚刚在中关村创立公司。2001年加入百度后,俞军自然成为了百度搜索系列产品早期唯一的产品经理。5年之后,32岁的俞军出任百度产品副总裁,是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研究和推广者之一。不仅是百度搜索业务,百度贴吧(2003 年)、百度知道(2005 年)等产品均也与俞军息息相关,俞军也被誉为“百度贴吧之父”。
俞军在百度一干就是8年,2009年6月30日,俞军正式离开百度。
俞军离职邮件全文
同事们,大家好!
这是我在百度和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借此告别邮件表达我的感谢。
我最想感谢的是搜索引擎。如此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有搜索引擎的时代,搜索引擎带给我的知识和对我成长的影响,超过了从小到大所有老师、所有书籍、所有传媒和父母教育的总和。搜索引擎的成熟和普及,正如造纸和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一样,又一次极大地降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成本,并将对社会的平等和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后,我要感谢百度的很多同事。一直记着3个特别的时间:
2001年9月,百度搜索的首页上线;
2003年4月左右,成为当时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5年7月底,成为当时访问量最大的中文网站。
8年前,当我带着“做最好中文搜索引擎”、“普及中文搜索,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心使命感来到这里时,还只是一个空有热情的业余网友,感谢上上下下无数百度同事多年来的专业、宽容和帮助,给了我一个最能发挥我长处、最能忽略我短处的工作空间,让我能在今天为搜索引擎深入中国人生活而高兴时,还能自豪一下其中也曾有自己的一份汗水。
不止是对我在搜索引擎方面的帮助,还要特别感谢早期的很多百度同事,他们所表现出的聪明、严谨、敬业、坦诚、正直等,让我学到了很多,改变了我很多,也让我知道,原来可以有这么快乐的工作环境,这些人、这些美好的岁月都是我想感谢的。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搜索引擎曾经占用了太多本该属于家庭的时间,感谢家人的背后付出。
谢谢!
虽然俞军离开了百度,但他在百度多年的产品经理方法论,被同事们整理总结为“PM 12 条”流传业界 ,至今仍被一代又一代的产品经理奉为圭臬,以至于每一个俞军方法论受益者都会亲切叫俞军一声“俞老师”。
俞军的“PM 12 条”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从点子到产品》的作者刘飞曾经是俞军的下属,也是俞军方法论的受益者,其在昨日发布的一篇向俞军致谢的文章《我所认识的俞军老师》中称:
“许多人还在纠结俞老师在滴滴做了什么功能云云,把产品副总裁还当成是功能产品经理看待。俞老师的思考和方法论实际已经融入了滴滴产品的骨髓血液里,不少优质的交易、服务、体验、安全决策都铭刻上了俞老师对用户和产品认知的烙印……我是完全不怀疑在滴滴师从俞老师的产品团队,已经多少学到了俞老师的精髓……我不怀疑他们将会在滴滴的新业务,乃至未来在外部的更多业务中,成为产品的中坚力量。”(钛媒体编辑综合)
以下为《我所认识的俞军老师》全文,作者刘飞:
昨天跟俞军老师约了最后一次1对1的聊天。已经离职的我在滴滴1号楼大厅给俞老师发消息,说可能要助理来帮忙接一下。
不多时,听到熟悉的声音:刘飞,过来吧。
抬头看去,居然是俞老师。原来助理中午去吃饭,俞老师不愿麻烦别人,就自己下楼走了一趟。被这位高级副总裁亲自接到楼上的我,忐忑不安。
如此平易近人,又在产品经理的认知上独孤求败,是我从第一次见俞老师到现在,始终如一的印象。
1
多年前,在知乎认识俞军老师,加了微信,也请俞老师为《从点子到产品》写过推荐语。
不少产品前辈其实不太瞧得上后辈,尤其是我这种年少成名的“网红”。俞老师反而没有任何偏见,认为我写的内容有些价值,给过他启发,也愿意跟我聊产品和用户,对书的内容幼稚的部分也直言不讳。对此我心怀感恩。
后来我准备从点我达离职,在北京约了几个面试,想到俞老师也在北京,就问能不能约聊一次。俞老师欣然答应,还准备了晚饭(外卖),我们在他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我惊讶于俞老师的坦率和直接。他对用户和产品的认知,都毫无保留地讲给我这个并不熟悉的并不算高阶的“网友”。期间还很坦诚地说到,他回国,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团队,就是为了弥补当初在百度没有圆满完成的“传道授业”的理想,让国内的产品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聊到最后,我说最近在看工作机会,俞老师说那不如就来滴滴,也有一些产品的事情可以做。我当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那时还没有预期到,这两年的经历,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工作不久且在网上略有了名,很容易就会心浮气躁。在俞老师麾下,才真正感受到了“优秀的产品团队”和“优秀产品经理”的分量,有了更好的自我认知,也让我又突破了一次瓶颈。
2
滴滴的产品团队规模足够大了,俞老师对产品团队整体的管理无法从每个人的工作细节去关注。他管理团队、确保团队质量的方式有两个。
第一个,是参加几乎所有产品部的面试。职级D7(对标阿里P6-P7)及以上,或者只要初试面试结论是高潜(有较高潜力的),要全部经由俞老师面试。校招生也是重要的骨干来源,只要评价在优秀及以上的,也全部经由俞老师面试。
俞老师在滴滴的这三年,不少应聘者都是奔着他和这个团队来的。在我离职前,这个团队的质量已经在市场中持续得到证明。身边的同事跳槽,很多会在下一家公司升一级甚至两级,工资也有不小涨幅。
第二个,是参加快捷事业群(现已改组为网约车公司)的产品评审会。这个会议要决议所有核心产品中要投入研发的功能或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过程虽无法关注到太多细节,但所有产品经理的产出,都会在这个评审会上体现,因此把控评审会的质量也就是把控产品经理的工作质量。
评审会会有各条业务线的leader作为评委参加,也有运营和技术的关键代表参加,会上对需求背景、用户价值和功能有效性有极深入的探讨。
看会上的需求质量,以及收到评委反馈的质量之高,评审会可以算作是远比任何培训和辅导都更有用的开放学堂。我会时常要求团队的同学都要参与这个评审会,哪怕没有自己的需求要讲。
在这两个重要的机制之外,我们T3的leader们(T1是一级部门负责人,如产品部,T2是二级,如网约车产品部)都会日常跟俞老师汇报工作,得到具体的指导。同时绝大多数同学也有许多跟俞老师1对1沟通的机会,每次都能收获颇丰。
3
在这些机制的耳濡目染之中,我对产品和用户的认知有了新的体会。
不少人都看过俞老师写的东西,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最经典的自然是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然而在网上流传的版本,甚至连公式都没写对,大都会把“用户价值”写作“产品价值”。
我和老同事则非常幸运,能够在工作中时常接触俞老师并得到具体案例中的解读。任何这样的产品理论,不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应用和理解,单凭读懂一个公式,就像只背了物理定律却从没答过应用题、没解决过真实问题一样,并不能算是“懂了”。
上述的价值公式只是对用户描述的一部分。俞老师在百度积累了多年对用户的理解,加上在滴滴接触总结的对产品和交易的理解,有着非常深入的底层洞见。
俞老师认为,产品经理的本科毕业,应该是掌握了用户模型,而研究生毕业,要掌握交易模型。
用户模型指的是,基于你能获取到的用户样本,建立一个对用户认知的体系。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刺激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刺激,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好的用户模型下,可以对各种限定条件下的用户有更准确的判断。
要研究用户模型,必须要从无数的场景下,差异化的大量个人样本来抽象出用户,这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这不是单纯数据和调研的工作,这也是俞老师与大多产品经理理解不同的地方:一个靠长期用户认知的积累,一个靠定量定性的分析。
俞老师对用户画像的理解
而交易模型是理解企业、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可以理解成是把用户和商业闭环掉的思考模型。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企业的商业价值。产品一开始就应该为了企业和用户间的交易而存在,产品即交易。
对于企业来说,以经营视角(企业长期来看能获得利润)来看,是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需求的,能满足就一定亏本。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创造哪些用户价值满足哪些用户需求更能促成交换,对企业有最高的边际ROI。
用户成本并非只有货币成本。时间、体力、心力、安全风险、隐私风险等等也都会是成本。交易时也会产生成本,比如大妈为了买更便宜的西红柿跟小贩讨价还价付出的时间和口舌。
企业成本也有许多类型。直接成本是生产的成本。交易时也会有成本,比如一个音乐产品要与用户发生交易,营销、补贴,甚至培养用户对虚拟音乐的付费意愿,都是成本。
企业与用户通过产品交换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户的主观效用大于用户成本、企业的收益大于企业成本,交易才有可能发生。
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是产品经理决策的底层能力。在滴滴,有着充分的实验场和迭代机会,去探索双边平台最好的价值交换模型,这也是能够让我们理解用户和交易的先决条件。
俞老师的这些思考,在新的实践中,都是常看常新,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4
俞老师对认知和思考有固执的追求,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获取信息和做深度思考上了。他并不在意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从来不逛街,也不爱亮相,始终穿着公司各种活动赠送的T恤和外套。俞老师在滴滴的形象反而更像朴实无华又高深莫测的技术老板。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滴滴的内部大会,各个高管都要上台讲话。因为有不少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人员的流动,所以通常都会先做不少铺垫,然后委婉表达具体的变化,每个人都讲了20多分钟。轮到俞老师上台,则是干脆利落,2分钟就直白地把这次产品部的变化讲完了,串场的主持人都还没坐稳。
跟俞老师聊过的老同事,也都惊讶于俞老师的坦率直白。对不认可、不同意的事情,俞老师从来不会委曲求全;对已经想明白的道理,也从不吝啬跟大家分享。
想象到这样世外高人的形象,不少人会觉得有距离感。俞老师虽然在生活中不讲究精致,但在与下属和同事的相处中,却非常有同理心,也特别真诚。
我提出离职的那天,俞老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按惯例说团队中有个leader要走,老板自然是得挽留,但俞老师看出我最后那段时间很苦闷,也很清楚我在滴滴做得并不适应,因此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还给了我许多在工作和创业中的指点。
5
鉴于刚刚提到的,没有应用场景和实践环境,许多产品理论单纯看懂不代表真的懂了,俞老师就很少会在公开场合讲述他的产品理论。因为一个理论,只要面向更大的群体,被误读的几率就越高;而想要让更多人听懂,就势必要把内容做可读性的处理,就会有不少失真。
在许多公司演讲过或者接受采访后,俞老师发现绝大多数人没办法理解自己讲的内容,提的问题都太表面,于是也干脆不再露面,把更多输出的机会留给内部的产品经理了。
在公司内部,俞老师曾经花10个小时分享在湖畔大学讲过的产品思考。分享的PPT只有四页,与其说是幻灯片不如说是提词器,非常干。
其中讲用户价值的一页
单纯看 PPT,是不可能理解内容的。而哪怕听过俞老师细致的论述,没有做过产品工作、没有用户价值分析的经历,也几乎无法理解这些内容。
那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内部的产品经理总会有些人能够听懂,听到的人里,哪怕只有1/10的产品经理搞懂并落到实际工作中,也就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并把这些思考和方法论传播下去。
俞老师跟我们讲,他会继续留在滴滴做顾问和产品委员会荣誉主席,依然会把产品经理的培养和用户产品思考的传道为己任,持续输出。
6
俞军老师让我最有收获的,除了用户和产品的认知,还有对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的启发。
像俞老师这样缔造了百度传奇、被誉为百度飞机两架引擎之一的产品神仙,似乎应该是天赋异禀、无比聪明、人中龙凤。
但长期接触下来,俞老师的聪慧和绝佳的判断力自然让人叹服,更让人吃惊的是,俞老师有着极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迭代能力。
他坦陈自己不是天才,只是在当初抓住了好的机会(抓住机会背后当然也是对搜索的深入理解),并且运用到了极致。他也会讲出“我写作不如XXX”、“我管理不如XXX”这样的话,从不自负,从不居功。
越是认知能力不佳的人,越缺乏自我认知。对世事没有体会的大学生,最容易对社会现象指手画脚、嫉恶如仇、义愤填膺;没做过产品的初阶新人,也最愿意指点江山、评天论地。我见过的产品经理,尤其已经有过成功产品经历的,少有能坦陈自己过去失败经历和错误决策的。
对于过去的经历和思考,俞老师从来都是批判地去看待。在百度的经历在常人来看已经近乎完美,俞老师却也有许多不满意,觉得自己当初在搭建团队和输出方法的方面留有遗憾;对用户价值的认知已经足够,但对交易模型的认知还不够,是在后面经历中持续迭代的,等等。
基于这样的自我认知,俞老师就会坚持做自我迭代。一个道理或想法,俞老师想到了会跟我们分享。过了几个月,俞老师再次分享时,你会突然发现其中又有许多新的修正和补充。
这种自我迭代和提升的勤奋程度,不少急需成长的产品经理尚且做不到,而俞老师能够在这样高度还能坚持,令人汗颜。
俞老师对我们的建议也同样会强调迭代成长。快速迭代和大用户量的产品提供了好的反馈和验证的可能性,因此滴滴是产品经理成长很好的环境;而这也还不够,产品经理成长环境应该还是多样的,既有大平台做深做透的经验,也有从0到1的经验,还要尽可能做过用户与商业的闭环产品,这样认知和能力模型才更完整。
7
不少人会觉得产品经理加入一家公司、负责一个产品后,就要立马有一些变化。有的糟糕的“产品经理”就深谙此道,到了一个新公司做新产品,先做交互视觉大改版,让人觉得他做了许多“改变”。这是在忽悠外行罢了。
许多人还在纠结俞老师在滴滴做了什么功能云云,把产品副总裁还当成是功能产品经理看待。俞老师的思考和方法论实际已经融入了滴滴产品的骨髓血液里,不少优质的交易、服务、体验、安全决策都铭刻上了俞老师对用户和产品认知的烙印。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百度早期俞老师指导和培养的年轻人,如今不少都在一线产品中是主要负责人。
我是完全不怀疑在滴滴师从俞老师的产品团队,已经多少学到了俞老师的精髓,既有着对用户和产品深入的理解,也学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迭代的能力。我不怀疑他们将会在滴滴的新业务,乃至未来在外部的更多业务中,成为产品的中坚力量。
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谨以此文感谢过去两年俞老师的照顾。祝俞老师在加国一切顺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