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APEX 2020或引手机圈新「裂变」
因为今年疫情的关系,大家翘首以盼的MWC2020取消了,众手机厂商被迫选择线上召开发布会的形式,来推出上半年的重磅产品。此前已有传闻的vivo APEX 2020便于28日下午在线上正式亮相。
APEX的意义
APEX 2020集成了太多新技术:左右显示区域弯曲角度达120°的6.45全面屏,经过革新屏幕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的屏下镜头,采用四群组镜片组合,实现高倍率连续真光学变焦的5-7.5倍潜望镜头;为视频录制而加入的云台稳定系统,以及第三代屏幕发声技术。
另外,APEX 2020还带来了更「细化」功能,例如人像声音追焦功能和实时路人消除功能,前者通过三颗麦克风进行定位录制,后者则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实时同步进行人物分割和背景修复。
革新功能加入也好,技术升级也罢,这让整个APEX系列定位更加明显:即探索未来科技,为后续机型提供参考。
早在2018年,初代APEX“怀揣”真全面屏、升降式摄影头,半屏屏幕指纹等技术正式亮相,而当时的这些新技术也在vivo随后发布的量产产品——NEX系列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之后的2019年,vivo的第二代APEX概念机——APEX 2019又带着完整的5G体验以及惊艳一体成型设计成为了行业的焦点,此后的vivo NEX 3以及iQOO系列产品都继承了其闪光点。
以vivo快速布局产品的速度来看,或许我们很快就会在接下来的新机型中,看到APEX 2020的影子。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
「面对未来,vivo在技术方面要确保足够朝前看,不是只看未来2年,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的4年甚至6年应该往什么方向走。而立足当下,要持续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洞察,这需要有科学性的投入。这两方面都没有捷径,我们要把两方面都做得更加扎实。」
此前vivo已经有过和汇顶科技联合进行研发屏下指纹识别的先例,在此次合作中,vivo与汇顶共同承担了研发风险,对汇顶下了风险订单,之后屏下指纹识别成为新趋势,这项技术被快速应用在vivo最新NEX和X系列机型中,而到2019年下半年,各个厂商开始逐渐使用屏下指纹技术,带来了产品和销量双赢。
APEX 2020的亮点
vivo通过APEX 2020这款具有明显「指向性」的产品,对屏幕视觉、镜头成像、快充等影响用户体验的几个方面做了全方位探索。
比如APEX 2020这块左右显示区域弯曲角度高达120°的瀑布屏,加上侧边框的后移,会让整个视觉冲击力更强,割裂感更小,配合虚拟按键则操作会更灵活。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环视屏」的出现就不足为奇。屏幕可视范围逐渐增大,在目前量产手机中,既有利有弊,有利点在于整体观感更出色;而弊端是,前置镜头会破坏整体美感。而对于vivo这样一个追求美感的品牌,一定会在「如何让前置镜头消失」这个研究专题上,投入巨大精力。
这代APEX 2020就为我们展示的屏下镜头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虽然能够让正面屏幕更美观,但也带来了透光率问题,不过经vivo实验室数据测试,APEX 2020前置镜头透光率达到了普通屏幕6倍,并采用了光阑前移镜头和四合一超像素感光芯片技术,加之算法优化,在避免影响成像的干涉衍射外,让画质更清晰。
除此之外,APEX 2020的后置摄像头也同样充满和科技。其背后搭载一颗矩形潜望长焦镜头,支持5-7.5X连续光学变焦。下面是一颗圆形主摄,嵌入了微型云台技术,防抖角度相比普通ois光学防抖大幅提升了300%,画面完整性也得到了更大程度地保留。在5G时代正式到来后,想必可以满足用户与日俱增的视频拍摄需求。
从vivo APEX 2020以小见大看vivo未来发展
APEX虽是概念产品,但其始于vivo核心精神:创新和创造力以及稳重求进的态度。这和通信发展离不开,5G,让创新型厂商受益;IoT,则让早已布局好生态的vivo受益。
2019年,vivo提出“一主三辅”的发展战略,除了手机外,布局IoT市场也是vivo核心创新发展策略。随着搭载5G芯片的vivo智能终端普及以及5G通信普及,IoT设备加入,手机的强关联属性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AR眼镜的加入,可以和手机进行强强互补,扩展出不同使用场景。
「创新体系,就是我们把消费者需求和我们所能研发、整合的一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些解决方案,这就是vivo的创新体系。」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如是表示。
消费者的根本需求,是品牌驱动力保障之一。
从成立常态化的消费者研究机制,到成立消费者研究中心,通过每年几十万份调查问卷和数千小时的面谈,再到深度研究了产品发展方向,vivo和消费者一直形影不离。
APEX就是在读懂消费者后不断创新出来的概念机,也是对vivo乃至整个行业后续产品发展方向的探索。从这款「小」产品,足以看出vivo整个「大」品牌有条不紊的发展历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