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被高估的陆奇:加盟YC败局已定?
离开百度之后,陆奇的去向一度在科技圈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陆奇加入拼多多”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在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之后,陆奇如今有了明确落脚点——即是将出任Y Combinator中国(简称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全权负责YC在华业务发展,并担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长。
YC创办于2005年,总部位于Google总部所在地硅谷山景城,YC的主要业务就是投资+孵化器,为初创公司投钱+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为何说陆奇加入YC是个错误?
不少BAT 级别的公司也向陆奇发出了工作邀约,但陆奇为何最后选择加入YC?在面对这个提问时,陆奇坦言,是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做决定的。第一个天时是他马上要57岁了。他要考虑的是,自己接下来的5年到10年,继续在大公司做大规模、强度高的工作已经不适合了。
另外是天时里包含了地利,还有因为家庭原因,需要一份工作能够在中美两国之间频繁往返,从而能和两地的亲人都有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
根据陆奇的介绍,YC中国的四项核心工作包括创业投资与加速暨创业孵化、为中国创业者定制的人才培训、科学技术研究、公益慈善事业。
自称是YC中国01号员工的陆奇需要尽可能快的招兵买马,继而为搭建一个合伙人– 兼职合伙人– 社区的结构推进进度,让更多不同角色的人参与进来。同时需要和中国投资人、政府等做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YC来说,陆奇是一颗很好的进入中国市场的,但加入YC中国,陆奇在中国市场很难做出成绩。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国内创投体系自成一派,极少有中国公司在早期的时候会去海外融资,都是到了后期需要做国际业务了才引入海外资本。
其二,YC会对中国基本上很难产生大的影响,现在孵化器和加速器竞争非常激烈,YC虽然顶着硅谷金字招牌,但在中国市场是缺乏优势的,很因为多硅谷加速器已经更早进入了中国市场。
中国目前也已经有很多硅谷进来的孵化器可以帮助创新企业接触到美国市场,在国内此类孵化器也不在少数,联想之星、腾讯众创空间等均是有自身产业扶持的孵化器,而且也都是全球配置。
其三,YC的打法一项是对于入选项目,YC会选择性提供12万美元的投资,占股7%。但这种压榨的打法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合时宜了,尤其是优质项目不可能会接受这种玩法。国内风险投资和项目估值,已经很难接受这样苛刻的压榨条件了。
也有曾经接触过海外资本市场的业内投资人曾在清华园参加YC的Startup School,该业内人士坦言,YC非常高端国际化,但只用英语沟通的投资人,在中国会错过80%的优秀项目,或者更多。因此YC在中国,必须是一次全新的创业。
有人说陆奇的加盟可能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其实过于放大了陆奇的个人的作用,因为陆奇本人的思维和行业局限性和YC重合度较高。
而我们知道,YC在美国近几年的状态不是那么好,YC的鼎盛时期是2011年左右,是因为那个阶段孵化了airbnb和dropbox。但在鼎盛期之后的很多年,已经很少见到YC孵化的明星公司。这跟它自身的大规模扩张和跟不上创业时代的变化节奏有关系,在美国都艰难,来到中国难度可想而知。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的指出,在中国,YC没有国内实体,没有中国导师,没有人民币基因,申请流程与决策体系100%全英文,这些都是在中国做投资的硬伤。
当然,陆奇肯定也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正如有人说到,到了陆奇今天这个阶段,基本上除了BAT级别的CEO,金钱、名誉之类的已经不是他们的考虑范围了,更多是考虑到个人的兴趣与人生的自由度。
被忽略的海外业务表现与被高估的陆奇
虽然说,作为“职业经理人”,无论是从职位title还是所获得的业内口碑,陆奇在美国互联网圈和投资界获得了瞩目的成功,从过去陆奇的履历来看,1998年,陆奇加入雅虎公司,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可以说,在雅虎期间,陆奇从基层做起,直至负责雅虎的全部搜索业,但雅虎搜索在谷歌的强势竞争下,基本上是失败的。
2008年12月,陆奇跳槽微软,任执行副总裁负责微软Bing项目,是在线业务部门总裁,微软四大业务负责人之一。他做到了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
在陆奇的履历中,过去二十年,无论是在雅虎还是在微软,陆奇从来没有离开搜索,然而在陆奇治下,微软的Bing、SKYPE、MSN等等重头在线产品基本上已经退居二线。当年风靡全球甚至一度主导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的MSN,可以说是做没了……
某种程度上,微软和雅虎的在线业务都是比较失败的,过去在中国市场,微软的MSN被QQ击败,雅虎也遭遇中国本地的新浪和百度的痛击。
陆奇过去无论是在雅虎还是微软的职场很成功,技术能力很好,口碑不错,但在具体的业务上的表现其实可以看到他“败军之将”的另一面。而在百度,AI,DuerOS和Apollo,本身也都是百度多年积累、持续推进下来的成果。
他本可以从微软离职后就功成身退,但去了百度之后也是让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高峰,让陆奇的名声快速打进国内,可以说这是陆奇走对的一步。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其实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圈精英们,在陆奇加入百度之前,对陆奇知之甚少,而因为空降百度总裁的光环,让加入百度的陆奇的知名度快速蹿升,一度如日中天,在科技圈内迅速被神化。
从这个层面上说,陆奇在百度身上镀了一层金。而陆奇踏错的一步或许也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从百度的离职。从百度离开之后,关于其个人去向一度成谜。
有传闻陆奇收到过腾讯的邀请,不过腾讯给出的职位是CTO,与他所期待的CEO相差甚远,他和华为有过绯闻,另外有诸如比特大陆也邀请过陆奇,但陆奇的选择却让许多人看不懂,尤其是拼多多陆奇将会出任拼多多独立董事兼任薪酬委员会主席之后,跟让业内不解。
而在今天,由于拼多多在中国遭遇了广泛的假货质疑舆论风波,陆奇的眼光也开始遭遇质疑。
我们知道,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因此从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更被明眼的业内人士视为陆奇在利用自身的知名度给拼多多镀一层金,双向互惠,自己可以“白拿钱,不干活,挣一份外快”。
从百度,到拼多多,再到YC,陆奇逐步将自己架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陆奇的另一面:水土不服与不堪重压
从时间点来看,2017年1月加盟百度到2018年5月离开百度,是短短的1年零4个月。从陆奇过去的履历来看,职场表现一向稳定,很少有这样匆匆离开的决定。从5月到8月,短短三个月时间加盟YC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快速的职业转换,可以说,陆奇给它的职业履历上添了不太光彩的一笔。
陆奇说当前正处于一个AI为代表的新技术驱动变革的时代,新技术必然要求新机制、新环境,他乐于在变革早期参与到创新生态的培育、设计和推动中。陆奇认为在下一波科技创业浪潮中,最重要的是技术驱动。
但如果说到技术驱动或是要在AI领域大战一番拳脚,百度始终是最好的选择——其实我们可以知道,陆奇在百度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度的所有元老级的VP都得向陆奇汇报,百度能给他的都给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百度之后,其他大公司,比如阿里、京东、滴滴、美团又或者腾讯,这些公司要么是运营驱动,要么是产品驱动,也并非是真正意义的技术驱动,其实百度才是最适合它的选择。
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陆奇这个选择虽然比去拼多多好,但是明显存在方向性的错误,陆奇的职业背景决定了他真正的优势是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不是带领国际资本走进来,他的优势是以国际规范管理去驾驭一个大企业而不是折腾早期的孵化企业。
但是方兴东或许不能感受到的是,从陆奇空降百度之后,外界与百度内部对陆奇的期望太高并且对其个人的能力几乎已经达到了神化的地步,而对于陆奇而言,百度给到陆奇的权限越大,他的业绩压力就越大。
从雅虎到微软再到百度,陆奇一直给业界以“完人”的形象。如果从陆奇过往的业务失败的案例来看,陆奇其实擅长选择在业务突破乏力的合适时机离开,给自己留下最好的口碑。
即便从今天来看,陆奇在拼多多担任独立董事与加盟YC的孵化器两个选择都体现了他目前倾向于以更低的业绩压力下,选择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来做绝对成败压力没那么大的事儿。
因为YC的孵化器模式在外界来看,陆奇承担的角色是类似李开复的创业教父的角色,责任是在给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扶持创业生态,站在道德制高点而且又没有成王败寇的压力,做失败了口碑还在。
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实我们忽略了陆奇过去在百度的业绩压力是很大的——而在外界的解读中,业内一致认为陆奇的离开是百度内部的权利斗争的结果,并且舆论也在把陆奇塑造成一个公司政治受害者与技术狂人。
但早前有接近陆奇的业内人士透露,“陆奇在人际关系上,非常精通的,他没有那么幼稚。”因此上述理由都难说成立。
而我们从陆奇的所说的“未来的五年到10年时间已经不再适合大公司的高强度工作”也可以看出这点。但在中国也有句话叫“在其位,谋其政”。
虽然陆奇一度表态是个人家庭因素,但这点在陆奇空降担任百度总裁之时或许应该早有考量。如果因为“需要一个在中美之间往返频繁、兼顾家庭的工作”而将外界与百度对其寄望颇大的总裁职务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卸任,很难说的上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而陆奇在百度任期的表现与作用,或许也被外界夸大了。而一走了之一方面体现出陆奇的水土不服,另一方面将担子轻松撂下,也可以说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而从目前来看,创业孵化对陆奇也是全新领域,虽说压力小点,但也得有新的玩法与策略,毕竟,在中国,带领国际资本走进来的创业孵化项目会受到国情、政策、行业竞争、商业转化、与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而在不同的文化差异下如何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并适应中国市场的水土,对陆奇来说依然是巨大的难题。
而从今天来看,可以说,陆奇从百度离职后,无论是去拼多多还是YC中国,都遭遇了广泛的质疑。
其实总的来说,陆奇是一步错,步步错,虽然在百度不负责任的撂下了担子,但在有限的选择内,无论是国内互联网公司、还是重回美国互联网公司、甚至是自己重新创业做投资都不再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离开了陆奇的百度在信息流+搜索业务等方面依然在快速增长,但离开百度的陆奇却并非如此,口碑与人设也有所滑坡。从今天加盟YC的未来前景来看,陆奇离开百度恰恰映射出,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巅峰,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的转折点。
【钛媒体作者介绍:王新喜,TMT资深评论人 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