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综艺开辟真人秀“垂直化”新领域,品牌商排队送钱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直以来,美食节目都不太受宠,虽不乏品相出众的《十二道锋味》,但始终因为受众群体局限难成大气候。

但是,最近“冰箱系”、“旅行系”美食综艺还真挺火。尤其到了元旦前后,不论是网生还是传统电视台,都迫不及待加入美食混战。尤其是腾讯《拜托了冰箱》、乐视《你看起来很好吃》,又开拓了“脱口秀”新形态,撬动明星嘉宾心理防线,聊起八卦不亦乐乎。两档节目核心都是消费“明星隐私”,也算是打中了大众G点。

据悉,这些节目扎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冬季到了,食欲旺了,“大家要贴膘”。

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目别看体量很小,往往赚得不少:像《星厨驾到2》有7家广告商;《十二道锋味2》就有13家广告商;《你看起来很好吃》则把众多饮食类品牌给打了个包。甚至据说最近某档美食类节目在播前,就通过广告收回了成本。

至于,2016年未来“美食+”还可以加点什么新类型?在《你看起来很好吃》制片人李黎看来,纯网内容会越来越“垂直”,也许更能跳出“美食的框架”,成为一款女性服务类综艺产品。另外,在电视节目模式研发专家冷凇看来,找到资源空白点最重要,他笑称以后或者还可以“+相亲”。

大家都爱“鲜肉+冰箱”,是为了满足窥私欲吗?

首先说下腾讯《拜托了冰箱》、乐视《你看起来很好吃》这两档纯网生综艺。《拜托了冰箱》是腾讯引进韩国JTBC的版权和模式,于每周四的深夜上线“拉仇恨”。何炅与王嘉尔组成“何尔萌”主持团,邀请过陈晓、郑凯、陈妍希、昆凌等嘉宾,把他们家的冰箱搬到棚内,聊一聊生活习惯和八卦。

另一档是乐视自制的美食综艺《你看起来很好吃》。“好吃家族”队长陶晶莹带领着型男厨师们,飞往全球各地,来到明星家中,打开冰箱聊八卦、做菜品菜,同样也是消费明星隐私。

为什么都以“冰箱”为切入点呢?其实,冰箱属于私人领域的公共空间,如果说卧室是禁区,那冰箱是对客人开放的,既能满足你的好奇心,但又不低俗。据冷淞观察,如果你存放了面膜、药品等东西,拓展开来就是美容、医疗等行业的缩影,隐藏巨大的商机。他认为,真人秀的最核心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窥私欲。这也符合现在真人秀的创新发展趋势。

另外,它也是种“装饰创新”。就像《好声音》的椅子,《开门大吉》的门,它能让一档棚内节目产生模式感,带来记忆点。另一方面,冰箱的设计相当于真人秀中的“限定条件+游戏任务”。厨师只能选择明星冰箱的食材,帮助厨师发挥“美食达人”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如果没有限定条件就没意思了。因此,这也是节目“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宝贵之处。

那为什么会受到“视频网站”青睐呢?据李黎介绍,相比传统电视台,网综的“互动性、话题性”更强,年轻受众更庞大。

另外据小娱观察,美食类节目门槛低、广告植入相对轻松,还不惹人反感。例如《星厨驾到》做第二期的话是有七个美食类赞助商,商业价值比较强。大家都搬出“小鲜肉”策略,当然也是广告商看好的原因之一。

美食综艺究竟有多赚?一年30家品牌排队送钱

娱乐资本论梳理了从2014年到2016年各类美食综艺,发现节目数量在不断增长,类型更加丰富,“美食+xx”逐渐成为流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流行?很简单——据击壤科技显示,食品类广告额总量,已经是软广植入的第三名,仅次于非常依赖营销功能的易耗品饮料,和盈利怪兽化妆品。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美食类节目在2015年1-10月占了16家品牌,仅次于最为热火的游戏类的29家(比如说RIO、蒙牛植入《奔跑吧兄弟》)。要知道,这还只是非冬季的电视综艺数据,算上美食类最火热的冬季和网络综艺,据悉目前全年已经突破了30家。

但为什么是美食综艺最受欢迎呢?以谢霆锋的《十二道锋味》为例,厨房镜头所到之处,柴米油盐酱醋茶,厨具、餐具,能植入的都做了。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必须出现,且不会引起反感。所以,即使收视率有限,但为广告商提供了精准的投放渠道,回本和盈利就轻松多了。

“美食综艺”为何突然扎堆?

上述这个“冰箱”是从韩国引进的,但韩综中的亲子关系类、音乐竞技类、户外真人秀都被挖得差不多的时候,美食综艺就像一个“新大陆”。要说,观众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能通过什么载体来寄托呢?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早有提示。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刷新了观众对美食节目的认知。

除了“冰箱系”,江苏卫视近期开播的《加油小当家》主打“亲子牌”收视还不错,它此前的《星厨驾到》在“明星竞技赛”的道路上也在越发“年轻”;另外,东方卫视《今天吃什么》虽然量级较小,但以“美食名义”混搭“户外游戏”,也算一种类型。  

不过为何在第四季度扎堆明显呢?据冷淞介绍,冬季的天气变冷,户外活动的人群逐渐减少。另外,这时流行聚餐,大家习惯性地开始重视“饮食健康”。“只要研究一下各卫视,会发现冬季所有的美食类节目收视率都会提高。”

不少业内人士早有察觉,近期的户外真人秀均未达到预期收视,大家把眼光转向其他类型也是必然。因为大型户外真人秀投入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非常考验团队专业能力。而美食类综艺相较是中小型投入,又因为在棚内录制,没那么难。因此,选择“美食综艺”既是投观众所好,又能掌控风险。只要有节目走红,2016年这类题材可能撞车更多,竞争会更激烈。

当然,综艺市场会大浪淘沙,劣质节目基本做不到“第二季”。至于接下来还有什么新的“美食+”,冷淞对小娱笑称,“或许还能加一个“相亲”。

美食综艺将越发“垂直化”

在上面,娱乐资本论也发了一个美食综艺盘点图,可以发现,相比电视台的节目,纯网的美食综艺,变得更为垂直化。

先说电视台,其实各大卫视差距在拉大,但是差异在缩小,同质化成为“无法避免的议题”。也许“娱乐化”升级到一定程度,还能回过头再挖掘文化内涵。

再说视频网站,小娱在广告圈的好基友称,将分为两大方向。第一类,好的IP会慢慢坚持下来,像“奇葩说”这样充分发挥互联网基因的优势,能笼络、也将拥有大批忠实粉丝。另一类,粗制滥造的被市场淘汰,可能悄无声息的就消失了。

有观点认为,两档相似节目同时竞争是好事,因为网友的包容力是很强的。

没错,吃饱穿暖、烹饪技巧早已过时,年轻过受众更关注“活出质感”。找到这项资源空白后,虽然不能预见网友口味,但他们的即时反馈,确实能促进“创新和优化”。不过,把观众的视野重新拉回家、厨房和生活,传递某种快乐或温暖的情愫,也许才是“美食综艺”最大的价值。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