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上市一周年:“三马”光环之外,保险科技的机遇和困境
2017年9月29日,冲击“金融科技第一股”的众安在线正式登陆港交所,浩浩荡荡的港股上市潮自此正式开启,并绵延至今。
一时间,掌声与质疑曾同时密集笼罩在这位行业新贵的头顶。
稀缺的互联网保险牌照加持、“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的股东光环,让众安成为了互联网保险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上市首日市值冲上千亿。
强大的股东光环既是加持,也是软肋。招股书显示,众安在线的销售场景主要由淘宝等第三方大平台提供。而从保险产品的设计策略来看,众安在发展早期的特点是“小额、高频、大量、碎片化”。退运险、航延险、碎屏险长期贡献了众安大部分的保费收入。
是否过于依赖第三方以及对于大额保险的力有不逮,导致了市场对众安在线未来业绩可持续性的怀疑。
时至今日,距离众安进入公开市场刚满一年。今年9月,众安在上海举办了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者活动,集团高层及各业务条线负责人悉数露面,钛媒体现场采访了数位众安高管。而此前不久,众安刚刚发布了2018年度半年报,从业务数据和高管的表态来看,这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保险科技公司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
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众安在线总保费收入达到51.5亿,同比增长106.6%;已赚保费达到36.2亿元,同比增84.7%。业务结构上看,碎片化的小额保单正在逐渐让位,健康、消费金融、汽车三大新兴生态贡献了68%的保费收入。
与此同时,众安在线并未能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亏损达 6.67 亿元,17 年同期亏损 2.87 亿元;承保亏损亦由上年同期的 5.74 亿元增加至 8.68 亿元;累计服务被保用户逾3亿,人均保单数8.4张/人,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人均保费贡献在大幅提升之后仍仅为17元,与传统巨头动辄几千元的客单价相比,仍显稚嫩。
转移业务重心
众安共分为五大业务板块——健康、消费金融、汽车、航旅、生活消费,各板块的此消彼长是其业务重心的转型直观体现。
2017年之前,生活消费和航旅贡献了保费的大部分收入,这些保险主要依赖阿里、携程等股东,其业务具有小额、高频、碎片化等特点。
2018年上半年,健康、消费金融、汽车三大板块增长明显,合计保费同比增长402%,在公司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到68%。而2017年全年,这个比例为38.9%,2016年全年则为16.4%。
可以看出,众安正在努力摆脱对阿里、携程等生态的重度依赖。
具体来说,健康板块比重最大,总保费收入为15.6亿元,同比增长256%,覆盖被保用户1150万。
尊享e生系列、步步保是其主推的代表产品。截至2018年6月30日,尊享e生系列在保用户达到222万人,步步保获得了超过2000万用户的运动数据授权。
消费金融板块位居其次,总保费收入14.840亿,同比增速达到479%。
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何做消费金融?众安在其年报中有如此介绍:
众安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如小赢、趣店、乐信和我来贷等)合作,并由我们与平台方实施联合风控;以及与各类互联网消费场景方(如中国电信、寺库、美丽说等)合作,并由我们向场景方输出产品设计、大数据风控及用户运营的能力。
我们根据底层资产的个体风险来确定保费费率,并通过我们的“信用保证险”承担底层资产的风险。我们的风控穿透至底层资产,通过与合作伙伴及资金方的系统对接,对每一 个借款人的每一笔借款进行实时的大数据风控。
如此看来,众安其实更接近于消费金融中常见的连接场景方和资金方的助贷者角色,为两端的合作伙伴提供风控解决方案。区别之处在于,众安还可以通过“信用保证险”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作为回报会从借款额中抽取一定比例费用,但当借款人不还款时,偿还责任就转移到众安身上。
以众安保险与蘑菇街联合发起“买呗”为例,双方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用户进行资信评分,并提供相应的消费信用保险服务。用户通过买呗消费后,蘑菇街先垫资给商户,等到还款日期,用户还款给蘑菇街,如果逾期,众安替用户个人向蘑菇街进行保险赔付。
显然,在消费金融板块,拓展渠道并与有场景的B端充分合作对于众安非常重要。
而汽车板块自去年四季度起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录得保费4.629亿元。
目前,众安汽车板块与瓜子、毛豆汽车新零售平台,以及灿谷、趣店大白、易鑫等汽车新金融公司合作,此外还与长安、比亚迪、上汽等主机厂均有合作。
由于上述三大板块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生活消费总保费占比缩减到14.6%,而航旅下降至13.3%。事实上,航旅类保单的盈利能力颇低,其在第三方网络订票平台渠道费用极高。中报透露,众安保险航旅生态渠道费用在净保费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8%,大量收益均由强势渠道方截流。
但航延险等小额保险的战略意义在于,其在特定场景中需求旺盛,能快速起量,培养用户购买习惯,从而聚集海量的用户数据。可以说,航延险之于众安,正如余额宝之于蚂蚁金服。
从争夺场景走向科技升级
“保险科技”,是众安自诞生以来最重视的战略标签。
众安CBO姜兴向钛媒体详解了众安技术战略经历的三个阶段——科技1.0云端系统;科技2.0开放平台;科技3.0科技输出。
- 1.0云端系统主要针对航延险、退运险等小额分散的保险产品。由于此类产品流量大、碎片化的特点,传统保险公司的IT系统难以支撑,众安研发出了第一套基于云端的核心业务系统。
- 2.0开放平台则将在这套云端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开放平台,向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平台提供服务。目前众安连接的渠道和场景现在已经超过300家。
- 3.0科技输出则是当下的主要战略。众安科技目前形成了五条比较清晰的商业产品线,包括S系列保险科技产品、X 系列数据智能产品、H 系列商保科技产品到T系列区块链产品、F系列金融科技产品。
以S系列产品中面向下一代的保险核心系统Graphene为例。该产品可以让保险公司在一周内完成新渠道对接、1-3天内完成新产品上线、一周内处理逾20亿张保单。
财报数据也直观呈现了众安在研发层面的战持续投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达3.74亿,同比增加91%。而在2014年和2015年,众安的科研投入仅为2240万元和6390万元。
科技的持续投入带来的是财务端指标的改善。
中报显示,该公司2018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较2017年全年降低9.1%,达到124.0%。公司已发生净赔款、手续费等开支总额同比增速由2017年下半年的106%降至82.5%。
其中,综合赔付率比2017年全年下降5.3%,达到54.2%;综合费用率相比2017年全年下降3.8%,达到69.8%。
但是与此同时,IT、人力等研发成本的扩大在短期内则加速了亏损的扩大,上半年亏损达 6.67 亿元。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险种结构调整也扩大了账面亏损——健康险等产品快速增长,保单整体周期延长,按天确认准备金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同比+187%至12.6 亿元。
总体而言,众安仍在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术研发、调整业务布局的阶段,新产品正在落地但尚未实现创造利润。
下一站,出海
近期,众安在国际化业务方面动作密集。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众安国际即告成立。而在今年8月众安在线的2018年年中业绩发布中,众安国际公布了与软银的最新合作——众安国际与软银愿景基金签订股东协议,双方将共同按需分步投资2亿美元,用于推动众安在中国境外的科技解决方案输出业务。
众安国际与软银愿景基金将分别持有新的经营实体安安科技国际(以下简称安安科技)的49%及51%股权。届时董事会将有三名董事,其中两名由众安国际提名,一名由软银愿景基金提名。这意味着,安安科技将来的经营和管理职责在很大程度上由众安国际承担。
据众安CEO陈劲透露,这次合作由孙正义一手促成。值得注意的是,软银也是众安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之一。
此前,今年7月,在主题为人工智能的软银大会上,孙正义曾如此“褒奖”众安:2017年,众安2500多名员工卖出了50多亿张保单,他们之所以能够做成“不可能的事”,是因为很好地发展和运用了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软银很早就布局了各个方面,包括出行领域、电商领域,在线的航旅,这些都是未来保险、金融更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国际化发展上,和软银用来科技改造整个社会,这个是不谋而合的。”众安国际总裁许炜向钛媒体表示。
许炜透露,亚洲将是众安国际化的第一站,目前已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的潜在用户进行接触。
首个落地合作很快到来,目的地正是软银的大本营——日本。9月26日,众安国际宣布与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输出众安的保险科技解决方案,协助SOMPO实现保险核心系统升级。
事实上,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软银主要的下注目标。在东南亚,软银及旗下愿景资金的投资触角已经涵盖了印度版支付宝Paytm、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印尼电商Tokopedia、东南亚出行巨头Grab、印度酒店预定平台Oyo等当地互联网公司。对于众安来说,这些软银系平台正是潜在的流量和场景入口。
许炜总结了目前针对两类海外客户群:一类是保险公司,他们更愿意去做一些数字化的转型,众安可以给他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类是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他们希望产品、平台、用户更好地可以被互联网保险金融的业务服务,众安可以给他提供解决方案——这与其国内的战略几乎如出一辙。
但海外业务的重要隐忧在于——在国内都没有实现盈利,怎么样在国际市场上赚钱?
对此,许炜表示目前海外业务的“营收压力不大”,“前期业务投入上比较大的两块:一块是研发费用,该部分借助众安已有的体系来做,另外一块是业务拓展,目前仍在探索业务模式。”许炜告诉钛媒体。
瑞银最新报告指出,亚洲是世界保险渗透度最低的市场之一,到2025年,保险科技或将为亚洲保险行业每年节省约3000亿美元。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保险科技的海外市场足够庞大。
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众安而言,能否在海外复制国内的崛起道路,能否在持续投入之后迎来利润释放,是笼罩在这位明星公司头顶的最新质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