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一起拍电影,作者|科科

如果说艺术向左,技术向右,那么我就是站在中间两者完美的契合人。

我来自十年后的2029年,是一位电影数据技术服务公司的老总,距离我创业至今,正好十年。

十年前总有人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裸眼3DVR、AR技术的发展,院线电影以及电影院会逐渐走向消亡。但是十年过来了,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是在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院线电影也因为技术的发展,焕发了新的春天。

2020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5G市场;2022年,5G、区块链等技术正式成熟的运用在了电影产业里;作为移动互联网5G技术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中国的电影产业数字、信息化甚至比北美走的还要快。

今天,我写下了这篇对我所处时代电影市场发展的技术现状以及看法,希望能对十年前的广大电影行业同僚一些启迪。

大数据开绿灯,智能剧组一条龙

被数据指导创作,一直是被内容提供者所不齿的,但是,这在未来已经普遍存在。

从上世纪一直以来,大型电影公司都会有一个绿灯委员会,只有一个项目通过绿灯委员会的审核,才能够正式立项。但是即使像产业化已经成熟我国多年的好莱坞,经过六大制片厂的电影项目,仍然会有不少亏本之作。

而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那些不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无法激起观众购票欲的电影项目,会直接被大数据毙掉。只要在这个系统中,输入剧本、演员卡司、制片成本、宣发预算以及预计上映日期,就会自动生成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成绩以及市场反馈。哪怕你是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吴京、徐峥,被大数据绿灯委员会毙掉的电影项目,很难获得投资。

而随着5G技术的成熟,以及云端数据的不断扩增,电影导演在进行拍摄时,也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拍前一天,只需要把剧本输入计算机,就可以瞬间生成几页的分镜头脚本,甚至都帮摄影师设计好了镜头。导演只需要结合具体片场的场景,就能够轻松完成拍摄。

这一技术在怀柔、横店、青岛等影视基地迅速普及,几年内,智能灯光、智能摄影甚至智能场记都迅速问世,这大大减轻了剧组的压力与负担。去年一个配齐目前所有一流智能设备的5人剧组拍摄投资1亿人民币院线电影的新闻,仍然让我震撼。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当然,如此模式下来,亏本的电影项目越来越少了。那些在十年前大量被拍摄出来的,豆瓣2-5分的烂片项目,再也不会被开发出来了。然而,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是大师之作的急剧下滑。为了通过大数据绿灯委员会的绿灯,现如今商业片上都是完全按照观众的喜好类型进行拍摄,而艺术片上则是选定了符合精英或者学院派审美口味的套路进行拍摄。最终导致行活越来越多,惊喜越来越少。

终于在去年的2028的上海电影节上,国内的几家大型电影公司公布宣布放弃使用大数据绿灯委员会进行影片立项。但是我相信,技术、数据仍然不会停止对于内容产业的介入,内容产业本身也具有极大的漏洞,有待技术的辅佐。

区块链指导电影宣发,每一分钱都不浪费

早在十年前,区块链的概念就已经被炒到火热,但是最终又有谁能将这个新技术真正运用到产值并不大的电影行业呢?

首先,区块链最早被运用在了在版权确权方面,在技术被运用前IP作者往往是与影视公司一锤子买卖,导致IP更多的商业收益属于购买了版权的影视公司,限制了IP与IP作者本身的权益。而在区块链版权交易中,作者可以在各个分销环节获得收益,最大程度的拓展了自己受益范围。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但区块链技术在现如今被运用最广泛的领域,还是宣发。通过区块链技术,影片片方可以在线上自主选择营销公司以及营销方案和受众群体,并清楚的看到每一笔款项的支出与支出方向;同时,在线数据的及时反馈,也能让片方随时检验营销方案的表现并据此调整宣发方案,从而达到更优的营销目的。某位观众是看了哪个APP的开屏广告,还是读了哪家阅读平台的文章产生的购票理念,都会被区块链技术成熟的抓取并应用在下一次的方案中。

而在发行领域,区块链技术更是将会把每一项费用标注明细。具体的票补费用运用到了哪家影城、哪个场次、甚至哪个观众手上都可以一清二楚的显示。

也正式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淘汰了大量传统的依赖于地网发行,不信赖数据的老牌发行公司,更懂数据、更懂科技的新型宣发公司在近十年来迅速崛起。并且因为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可能只有几个人的迷你型宣发公司也在近年来流行开来,简单几个人外加成熟的技术,就可以负责整个宣发链条上的一个具体环节,也能够与其他公司契合的很好。

而在to C方向,区块链结束更是早已熟知每一个观众的特殊喜好。最近,漫威布局20年大作《星际复仇者3》以及《大侦探可达鸭》都在上映,淘票票已经通过灯塔大数据平台运算,在购票首页给我推荐了我最喜欢的电影,以及最能够打动我,撩动我心弦的推荐语。

影院全面升级,拷贝一秒同步

不得不承认,5G技术近十年来的普遍运用,的确使很多人因此放弃了去电影院看电影。5G带来的高速流量信息红利,带动智能家居的全面兴起,同步带来的也是网生内容的进一步崛起。

的确,如果在智能汽车、智能餐厅、智能眼镜、智能茶几甚至智能厕所上,都能够随时随地观看你想获得的内容,谁还会驱车半小时去电影院安安静静地看一场电影呢?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但是,电影院仍然具备他无法替代的特性。

正如现如今目前好莱坞与Netflix为代表的网生内容对抗一样,两者内容仍然有明显的区分。在我所处的时代,院线电影会越来越向特效、动作以及拥有强社交属性的爱情片方向发展,而其他类似剧情片、文艺片则基本已经退出院线电影的舞台。

也正因如此,缺少特效厅的影院在近十年来被迅速淘汰。而仍然具有较好效益的,就是拥有IMAX、杜比、以及中国巨幕等特效厅的影城,此外,VR厅、AR厅近年来也成为影院必备的服务。

除了传统的电影院外,小型私人影院、点播影院也较十年前发展迅速。十年前,点播影院的最大痛点,莫过于无法获得正版影视作品播放版权。而随着区块链技术对版权的有效保护,各种无法在大银幕上欣赏的影片都将可以在点播影院进行随时放映,同时也是智能家居无法取代的朋友社交体验的重要环节。

另外一个因为技术提升的,就是5G技术对于拷贝硬盘的全面淘汰。

香港电影一直以“快”著称,据称在上世纪70年代,甚至有些电影在1号开拍,7号杀青,然后15号就能够在全港上映。这完全依赖于香港是一个单城市的电影市场,只有十几家影院,方便拷贝的运送。而十年前的中国内地市场,为了影片的全国同步上映,影片的硬盘拷贝至少要提前三天开始运送,甚至有些偏远地区会造成发拷贝影片一周后才能收到的情况。

而这种低效率的运送方式,对于拷贝片源出错的影片来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被解救的姜戈》《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都曾经出现素材硬盘已经发放需要召回重新修改的情况。而因为目前5G技术的全面普及,制作好的电影母盘拷贝,只要同步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官网上,几秒钟后各大影城就能够同步拷贝。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同样,这对于临时审查也方便了很多,例如前年2027年上映的《新建军大业》出现一处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历史错误,在公映日当天才发现。片方火速重剪了本片,然后一键同步给了全国的3万家影城,当天晚上全国放映的《新建军大业》就已经更新成了最新的版本。

新技术的大风刮来,谁都要蜂拥而至。但是只有那些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能了解电影的人,才能够将这一切运用到位。希望我今天分享的一切,能对来自过去的你们有所帮助,不多说了,我要穿越回我的时代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9年电影人的自白:大数据绿灯会、区块链做宣发、5G一秒同步拷贝

随意打赏

大数据ppt大数据公司电影宣发影视宣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