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行业十大“认知误区”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国电影行业十大“认知误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吕世明

有一位名人说过:“生活是短暂的,科学是广阔的,机会是难得的,经验是虚假的,判断是困难的。”

把他放到电影行业也是一样,有充沛市场经验的人和公司未必能做出爆款项目,太有经验了,思想上则会有太多误区与盲区,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人最容易迷茫的地方。

《反贪风暴4》惊喜的表现浇灭了《雷霆沙赞!》超英电影在国内一直的“强势”,这多少让业内外略感诧异,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变化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今年春节档的票房成绩来看,业内人士发现对票房的预估难度越来越大,而台湾影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香港影片《反贪风暴4》的回暖,让“港台电影已死”的论调再次成疑。

人们对熟悉事情的预判发生了错误和偏差,是因为行业的发展已经因目标群体过大和过分散而产生了认知之外的误区。中国电影行业更是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市场。

如果说IT行业有一个硬件设备18月便会翻倍升级的摩尔定律,作为与艺术与市场都息息相关的电影行业,其波动性更不容易被预测,目前存在着很多大家认知上的误区。

1.票房预测已经没有用了?

从春节档到现在,业内外人士普遍反映中国内地电影票房预测的难度在加大,基本上提前半个月以上的前期预测很少有10%范围内的准确率,很多人表示票房预测没有用了。​

早期大多数票房的分析成功率都很高,目前即便像猫眼和淘票票拥有极强的大数据推演能力也很难预测,这也是市场在不健全的机制下所导致的,毕竟对于影片实际的票补和针对影城费用投放方面,是很核心的商业秘密,极少会透露。

但票房预测是媒体的态度,也是一种风险的评估,这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格局混乱的情况下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产业化不断升级的未来,中国电影也会走院线超前预售的模式,那时对于中国电影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才是最有执行力的。

2.出品电影比出品电视剧更赚钱?

内地票房的高速增长是显而易见的,这也让很多人认为电影要比电视剧更赚钱,但实际情况是,在世界范围内基本都是电视剧要比电影赚钱。在制作周期和投入上,两者的差别越来越小,就受众来看,电视剧的传播和整体经济效益更明显。

客观上,电影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会被刻意夸大,这也是因为电影本身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票房收入,入门的门槛较高,作为观众也对电影有特殊的要求。

这也使得大部分影视公司或多或少会看不起电视剧,难以均衡影视两方面的投资。像新丽、华谊和华策等公司,可能主控电影项目这两年不算很理想,但他们在平衡影视投资方面做得非常好。​

3.影迷和观众怎么分?

伴随第三方平台影响力的提升,片方和宣发非常在意猫眼、淘票票和豆瓣的评分,包括进口片的内地营销方,对烂番茄的评分都会刻意的放大和重点宣传。

近阶段很多评分极高的影片没有出现票房爆发的情况,也让片方狐疑不已,毕竟在口碑逐渐驱动的时代,得到高分往往意味着影片有了爆发的基础。

实际上,国内大部分打分用户是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迷群体,他们有一种急于在多个平台表达和抒发自己感情的愿望,这部分用户和实际基数更大的观众有本质的区别。​

这样一群受众的口碑未必会影响到其他的观众,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像《前任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豆瓣评分不堪,却仍能实现大卖。可见,更多的观众反而不会受到所谓“资深影迷”的影响,毕竟目前是一个个性化,更愿意随自己心的时代。

4.宣发策略已经到天花板了?

都已经到了9102年,仍然有很多影视公司对于宣传摸不到头脑,仍然是使用传统的宣发方式。这也是因为长期我们的电影市场策略中,更多将侧重点放到影片的制作、演员的薪酬的上,对宣发始终没有好的渠道。

目前的状况便是,虽然我们有了足够多的电影制作人才和相应的产业体系,但仍然没有好的渠道和更多的宣发人员将产品投递出去。最终在产品面临市场之时,我们会发现前期的市场调研看着不错,但无法通过更有效地宣发动作下达到底层。

正因如此,看起来好像是没啥作用的宣传和发行,实际上面临的状况是人才太少,很多影片有潜在的用户没有被挖掘出来,大部分爆款则更多是潜在用户意外的出现,这也是宣发本身方和思路过于局限导致的。

5.提高票价“杀死”电影市场?

票补真正起势是2015年,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从2012年开始,院线影城数量加剧增长之后,这几年大家整体在电影票上的花费是均衡的,只不过便宜时候,大家多看,贵了就少看。​

但最终大家每年花的钱都差不多,总体票房仍然增长,这也说明,消费能力并没有下降,消费的方式和渠道是在调整,票房不灵并不完全是票补减少和涨价导致的。

一个行业整体的收益会因多个因素而波动,但极少会因单个因素产生绝对的影响,票价上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大趋势,更何况我们的发行限价策略还没有松动的迹象。

6.我们已经可以完全抛弃流量明星了?

这两年中国电影最大的成长是逐步认清了流量明星对电影会产生口碑反噬的作用,特别是限薪令的执行和多部流量明星参演影视作品票房的不理想,也使得大家开始对流量明星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但实际上,利用好流量明星,仍然是非常正确和有效的市场方式,这一点在贾樟柯、王小帅和娄烨对董子健、王源、井柏然和马思纯的使用上就非常成功。​

甚至像《战狼2》《老炮儿》这样的影片,他们对流量明星的准确嵌入也给大家很好的示范作用,完全抛弃流量明星也是对中国电影产业完整和进步的不客观。​

7.分级制度能改变中国电影?

电影分级至少被大家谈论了小二十年,甚至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霸王别姬》时,大家就反复在说,只有分级才可以救中国电影,才可以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

特别是近期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再次遭遇到审查危机,也让业内外对电影审查制度有更大的质疑声浪,也希望“官方”能够尽快出台分级政策给中国电影解绑。

实际上,我们的电影市场已经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来运行,他极难接受到大的行政策略干预,分级策略更多要行业协会和电影人自己来做,前提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毕竟分级施行后,对观众的要求和院线执行力都有特殊考量。

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大部分中国电影人是既想有更多的观众眷恋,又不想因分级失去观众,这也是目前审查制度和分级制度最容易出现的矛盾交叉点。

8.港台电影已死?

要不是最近《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反贪风暴4》意外的爆发,估计“港台电影已死”的论调会再一次出现,但整体来看,港台电影在内地的市场仍然很尴尬。

春节档所有香港电影发挥不理想,上一次重要档期香港电影拿票房冠军是去年国庆节的《无双》,周星驰、成龙、麦庄在春节档的失败也让大家对香港电影无限质疑。

其实中国内地观众很大程度并不会排斥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港台电影已死”的论调更多是出于目前内地经济实力提升后的话语权的掌握,并不是真实的情况,至少在整个东南亚范围内,港台电影的认知度要远超纯国产电影。

不是所有纯国产影片都可以稳定的发挥,在同竞影片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港台影片自然有他应有的市场份额。对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华语电影,大家共同进步才会更好促进整个行业的提升。

9.女性观众要离开电影院了?

有个段子说得好,如果世界没有女性,可能就没有战争,没有各种权利的分配,女性可能是最终权利分配的终极产物,这就说明,女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要掌握更自由的消费权利,毕竟男性要主导创造价值。

这也使得我们长久以来,把女性消费看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女性就业率相对低,空闲时间也比男性多,导致大部分电影目标观众都要多少向女性倾斜。

不过,伴随国内女性的个人独立性在加强,更多不在依附男性,女权主义也在逐步升级,但最终落到电影层面上,却使得女性逐步开始缺失,今年春节档三部最卖座的影片中,女性的存在感都很弱。​

但这并不能说明女性观众要离开电影了,反而是孵化孕育女性题材电影最好的机会,中国电影需要有像《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军事动作大片;也需要《流浪地球》这样扩展类型的科幻片,但我们更希望有真正表现中国女性她们自己故事的影片。

10.中国电影要完蛋了?

2016年我们遭遇到行业最严峻的一次危机,票房增长开始趋缓,多个项目停摆,市场跌入了冰点,当时就有悲观的论调说中国电影不行了。

但2017年我们熬过来了,2018年同样有危机、有风险、有问题,但我们都艰难的渡过,其实内地整体经济一直都在进步,只不过前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个别影视公司和影城院线遭遇到较大的风险和阻力。

不同于其他行业,电影产业示范效果极强,也容易被单独拿出来比较对比,这也使得很多社会事件突发后,会波及到电影产业,也使得个人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力要超过其他行业。

目前中国电影虽然遭遇到不小的问题和危机,但这种波动性要比之前小了很多,中国电影的自我调整能力仍然很强,三五年前我们都不敢想象我们会拍出《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这样的影片。

从10亿一年,到600亿一年,我们发展的速度让全世界都惊叹,这本身是一个奇迹。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更多我们在认知上的缺陷和误区,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始终抱着固有观念,这样的想法和作为,可能才是会被市场淘汰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中国电影行业十大“认知误区”

随意打赏

影视项目投资电影的世界认知误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