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刚》到《猩球崛起》,全球“追猩”80年背后的电影工业革命史
春天刚看完抖森的《金刚》,这个初秋,猩猩又来了。
全球席卷3.68亿美元票房的《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昨日在中国上映,无论是网络还是线下交口称赞,上映两天票房达到3亿,影院排片也高达46.3%。
尚未加入这波“追猩”潮流的观众,可能对于《金刚》、《人猿星球》、《决战猩球》之类的“猩猩”电影傻傻分不清楚。和国内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经久不衰一样,海外六大片厂也热衷于把猩猩不断推向大银幕,难怪人们要开玩笑,只有猴子才能拯救全球票房。
“猩球崛起”三部曲系列是“人猿星球”系列前传,2011年英国导演鲁伯特·瓦耶特拍摄第一部时,给影片起名“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翻译过来是“猩球升起”或者“猩球崛起”。
在今天看来,当年的翻译似乎意味深长。同为灵长类,猩猩就是人类社会一面镜子。从带着皮套在微观模型中登场,到如今耗资1.5亿美元拍摄、利用动捕和拟人化视效塑造非人类英雄,“猩球”崛起的背后,既是电影工业的革命性进步,又何尝不是人类对于进化史中人性与兽性博弈的探索与反思。
“猩球”是怎样“崛起”的,小娱为你解读。
猩猩与人类相爱相杀的上下八十年:从怪兽电影到成长哲学
说到以猩猩作为主角的电影,更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金刚》,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把金刚称为“猩猩”,它是一种巨大的灵长类生物,外形类似于猩猩。但1933年美国导演梅里安·C·库珀执导的《金刚》堪称此类怪兽特效大片的开山之作,所以猩猩电影的起步就从这里开始算起。
虽然日后彼得·杰克逊版本的《金刚》名气更大些,但库珀的这部《金刚》是一切的开始。
从《金刚》开始,人类开始了对于猩猩这类生物的各种电影解读。
猩猩是与人类最相近的生物,基因相似度高达96.4%,但猩猩与人类最大的不同在于,猩猩仍旧被称为动物,仍旧具有野性,或许因为这样,人类对于猩猩始终保持特别的好奇心,也不乏有人想象有一天猩猩是否会取代人类(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的科幻小说《人猿星球》背景设定就是未来世界由猩猩主宰),所以猩猩也成为越来越多电影中的主角。
《金刚》的出现为电影世界增添了一个新的怪兽,与观众以往看到的怪兽最为不同的是,猩猩虽然巨大而丑陋,但却具有最类似人类的思维与内心,一个有感知会思考的怪兽,成为电影主角市场上新的宠儿。
以猩猩为主角的故事最初出现时,它几乎完全被当做一个怪兽的形象来处理,故事主线就是进入人类世界之后被人类消灭。《金刚》是个悲伤的故事,影片以“美女与野兽”的套路塑造了一个加西莫多式的猩猩,金刚在帝国大厦上的垂死挣扎最让人震撼与心痛,影片最终向观众展现的是异类无法与人类世界融合,怪兽最终死掉了。
故事设定的简单化只是开端,之后猩猩类电影又有了新的内容发展。
1963年,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的科幻小说《人猿星球》出版,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动物园看到大猩猩的类人化行为。在小说中,皮埃尔·布尔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2500年(其实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不远了……),世界已经被猩猩统治,人类失去语言能力,而误入猩猩世界的人类要学着与猩猩共存并找到人类的生存之法。
皮埃尔·布尔的《人猿星球》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人类不再是世界的主人,猩猩取而代之。在《人猿星球》的故事当中,猩猩建立了自己的国度,拥有自己的文化,与之前简单的怪兽形象相比,《人猿星球》之后的猩猩成为一个更复杂的形象了。
1968年,美国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将这部小说改编,同名电影《人猿星球》上映,在此后五年间,这个系列的电影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出产,分别是《人猿星球》(1968)、《失陷猩球》(1970)、《逃离星球》(1971)、《猩球征服》(1972)和《决战猩球》(1973)。
这五部电影的故事时间线并非与电影上映时间一致,是跳跃式讲述人类与猩猩之间的主宰权争夺(网站上有很多帖子细细整理的这一系列的故事线索,有兴趣可以去搜索看一下),在反复的形象塑造中,电影为猩猩这一主角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设定,从一个野生的灵长类生物发展成为一只可以将人类取而代之的物种,猩猩的角色有了更多可能性,从而也引发了观众更多思考与解读。
这时候,猩猩类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力,还有银幕之后的许多思考,猩猩类电影从简单的电影变成了一项吸引了无数人的文化现象。
1973年“人猿星球”系列最后一部之后,这个系列暂时中止,除了蒂姆·波顿2001年翻拍了一版《人猿星球》(翻拍自1968年版本)扑街,此系列沉寂多年。
在“人猿星球”系列沉默的近四十年中,猩猩却并没有消失于银幕中。
1987年的美国喜剧《X计划》塑造了一只会武功的逗逼猩猩,1998年的《巨猩乔扬》(翻拍自1949年同名电影)讲述了一段人类与猩猩的友情故事,2000-2004年间美国还拍摄了《大展猴威》系列家庭喜剧共三部,以猩猩超人的运动能力为主要展现方面。
在这些电影中,猩猩不再是怪兽形象,而以友善萌态出现,有时候也作为人类的宠物,可以说这一阶段内猩猩的形象向着卡通化进展了一些。
接下来,猩猩类电影迎来了重要的一年——2005年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上映,仍旧是1933年的那个故事,但这一部在技术方面有了改朝换代的革新,不仅为猩猩类电影重新定位,也开辟了电影工业的新阶段。
2011年,英国导演鲁伯特·瓦耶特重启“人猿星球”系列,故事设定为《人猿星球》前传,取名为“猩球崛起”,在这个系列中,世界仍旧被人类主宰,除了人猿两类的对抗,更着重讲述主角“凯撒”从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儿成长为猩族英雄的个猩成长史。
与之前所有的猩猩类电影不同,“猩球崛起”系列用三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猩猩的成长故事,与人类的对抗只是他成长的一部分,他还拥有了自己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内心深处有了对于自己身份的思考。
此时的猩猩其实不再是猩猩,而是一个人,当电影发展到现在,故事核心也已经与人性思考达到统一,如今的猩猩类电影早不是怪兽电影,而是一部讲述人类自己的寓意故事。所以看吧,猩球真的崛起了。
电影工业突飞猛进,全球观众都爱看“来自猩猩的你”
猩球崛起,除了猩猩形象的丰富与多样,更重要的一点是,此类电影的发展背后便是一段电影工业发展简史。
1933年梅里安·C·库珀拍摄《金刚》时,电影还处在黑白片时代,库珀将动画、真人和模型相结合,制造出了当时最震撼的特效画面。
如今看起来像皮影戏式的这幅画面,确实就是当时的创世之举。
为了呈现金刚形象,库珀专门制作了模型,模型主要是用金属搭建,以兔子毛模拟金刚的皮毛,拍摄时是用模型逐帧拍摄的。
在1973年的《人猿星球》中,猩猩都是由演员扮演的,整个形象也是很简单地套了一个头套。
片中的猩猩看上去像是偷穿了七十年代星战戏服的至尊宝,不过这部电影诞生时正是特效化妆飞跃的时代,所以《人猿星球》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作品。
因为之前的头套不能展现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好莱坞化妆师约翰·钱伯斯为《人猿星球》设计了革命性的乳胶面具,以演员的脸塑性做出模具,再倒入乳胶使面具成型,最后粘在演员脸上。在当时的特效化妆水平下,乳胶面具的使用是电影工业中一项革命性创造。
除了利用乳胶面具,《人猿星球》里的演员也会在手上贴上动物毛、将指甲涂上深色指甲油,以模拟猩猩的样貌。
七十年代的“人猿星球”系列中,猩猩形象都是用这种方法塑造的,1976年的《金刚:传奇重生》中,化妆师李克·贝克自己套上一层皮毛大衣扮演金刚。
2000年左右出现的一拨猩猩类电影则完全没有炫技,直接用了猩猩自己做演员上场。
2001年彼得·杰克逊翻拍《金刚》,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技术不再是那套技术了,彼得·杰克逊将新旧手法结合,打造了一部划时代特效大片。在猩猩形象方面,彼得·杰克逊再次请来动作捕捉大师安迪·瑟金斯饰演金刚。
在扮演金刚的过程中,安迪·瑟金斯穿上仿生设备,脸上贴着132个用于传输数据的传感器,拍摄过程中有52台摄像机同时捕捉瑟金斯的身体运动,20台摄像机捕捉他的面部表情变化,所有的数据传入电脑之后再进行电脑后期合成,从而在电脑中形成一只猩猩的形象。
有了这些画面之后,电脑动画师会继续进行渲染、添加特效等工作,与CG技术结合,最后完成一只猩猩的形象塑造。
将人体表演与电脑特效结合所塑造的猩猩形象,远超以往单独由演员表演或是电脑制作的形象,技术的升级也为猩猩形象的进一步深刻塑造提供了条件。
2005年的《金刚》之后,安迪·瑟金斯继续参加了《猩球崛起》系列的拍摄,饰演主角凯撒。在《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中,猩猩形象的塑造更上层级,除了在棚内绿幕前的拍摄,剧组还将动作捕捉的拍摄场景搬到了户外,网络上之前也曝光了主演穿着动作捕捉设备在海边的片场照。
除了猩猩的形象塑造,在《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中,凯撒的眼神简直是当今特效展现的一个顶峰,关于凯撒的眼神,威塔公司的视效总监丹·雷蒙表示,在特效工作开始前他们专门研究了猩猩的眼睛,并向眼科医生了解人眼的各种细节,开发了包括瞳孔变化和眼部肌肉变化的眼睛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做出凯撒眼神的多种变化。
而且,在制作凯撒的眼神时,他们特意让猩猩的眼神像人类眼睛的方向靠近,这样一来,除了技术的展现效果更加细腻,也契合了凯撒内心状态的变化。
从一个模型发展到今天人机结合共同塑造的一个可以穿透人心的眼神,猩猩类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也是电影工业发展的一个侧面表达,同样的,电影拍摄技术的发达与崛起,也推动了猩猩电影的时代崛起。
最后,看一下猩猩类电影的票房情况。
从猩猩类电影在北美地区的票房情况来看,七十年代票房收入层次不齐,2005年版《金刚》成为当时的全球爆款,之后猩猩类电影的票房稳定增长(《猩3》的海外票房表现有所下降),可以看出观众此类电影占据稳定市场且在不断扩张。
国内引进猩猩类电影时间较晚,但从国内票房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观众对于此类电影的关注度与喜爱度始终攀升,似乎与海外市场相比,猩猩类电影在国内的崛起与霸主之态更加明显。
从猩猩的形象设定到样貌塑造,是一段电影特效发展史,也是一段电影人对于电影内核的思考历史,当凯撒完成使命以英雄的姿态倒下,正是猩球崛起的高潮时刻。
【钛媒体作者:娱乐资本论,文/白罗那 ,编辑/曹乐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