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音乐更名说起,乐坛已是严重依赖互联网的文娱市场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从百度音乐更名说起,乐坛已是严重依赖互联网的文娱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没办法,这是一篇暴露年纪的文章。

最近太合音乐又把旗下的百度音乐播放器,改名成“千千音乐”,而百度音乐的前身本来就是“千千静听”。一个2002年诞生的老品牌还魂,到底玩情怀还是透支用户好感?

作为PC互联网时代走过来的用户,嘴上骂娘,心底还是不由自主怀念起当年的点点滴滴。想想那时候只觉得日子过得混乱躁动,没成想这些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了回不去的时代。今天我们面临的一切正是那个时代重构出来的,经历了历史却感觉跟自己没啥关系。

我们做了什么影响了今天的一切?好像什么都没做。我们曾经从未细心关注只是凭着感觉走的选择,却不经意间用脚投票出了一个个时代流行标志。现在只能用怀旧的情感,重新用脚投票,体验当初忽略的细节。

那是个互联网初兴的年代,网速以KB计算,最流行的娱乐方式是MP3音乐,门户独大BAT后来居上,百度MP3曾给无数人带来便利但也因为版权问题一夜倾颓……一条条故事线延绵到今天的市场格局,在我们发呆的时光中,这些时代全部一去不复返了。

百度音乐改个名,跟百度有什么关系?


百度音乐改名千千音乐这事,本来是一个讲情怀的故事,但到了千千静听老用户眼里,一个个不看好。

但其实这事跟百度关系不大,因为早在2015年12月,百度就将百度音乐拆出来打包给了太合音乐。百度只提供流量入口,不再参与任何实质管理决策工作。这次改名,也是百度音乐新上任的总经理王磊一手主导。

王磊此前曾就职于网易云音乐,在业界小有名气。2012年在音乐APP市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王磊带着网易云音乐团队成功突围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智能推荐、歌单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产品成果,王磊加入太合音乐之后,就顺手将两大功能整合进了百度音乐——也就是今天的千千音乐。


从百度音乐更名说起,乐坛已是严重依赖互联网的文娱市场

改版前后的百度音乐千千音乐

只是让人不得不吐槽的是,新版的千千音乐无论是配色还是功能设计还是应用商店介绍,长得跟王磊时期的网易云音乐一模一样。甚至千千音乐的图标设计,也跟网易旗下的易信撞车。


从百度音乐更名说起,乐坛已是严重依赖互联网的文娱市场

千千音乐跟网易易信的图标设计撞车

是的,王磊是在用自己的名气,将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拉到千千音乐上。

关于改名,其实也符合太合音乐的利益。毕竟千千静听的品牌形象在用户心中更好一些,现在太合音乐想提高旗下产品形象,换用依然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千千”品牌,也可以理解。

只是鉴于此前百度收购千千静听后,然后将一款经典产品由业界领先打入冷宫雪藏,死忠用户对此意见强烈。

当年百度MP3曾在音乐分发市场占有近乎垄断的优势,同时期苹果已经联合版权方打造出iTunes这样优质的互联网影音分销平台。百度有望在国内市场复制这一模式。

拿Google投资的巨鲸音乐做对比,陈戈创立的巨鲸是国内第一个囤版权意图做音乐分发平台的,虽然在百度MP3免费下载的冲击之下尽显劣势,但靠着Google的流量与广告平台,巨鲸也能保证生存问题。直到Google退出中国,Google大中华区的广告平台陷入停滞状态,才慢慢倒下最终转手甩给唱吧。

百度MP3为百度贡献了大把流量,帮助百度赢得了搜索战争。

但十年的竞争,让国内的音乐产业链却被损毁殆尽,未能建立一个新的市场秩序。最后百度音乐也因为版权保护问题,一夜之间跟着自己的百度影音一同凋落。

当然,这背后也与当时国内低下的网速、混乱的电信市场有关。并不能要求百度用一家公司的力量去优化整个行业环境,但能用创新的模式优化市场环境的公司,更令人尊重。

现在许多人直接忽略了百度已经将百度音乐卖给太合音乐的事实,也从侧面显示出目前百度品牌面临的形象问题。而千千静听的品牌魅力仍然存在。到今天,许多死忠用户的电脑里依然保留着经典版本的千千静听软件。

就连后来成立并卖给阿里的天天动听,也在蹭千千静听的名气。当时许多用户还以为天天动听是南岭大侠的新项目。两者的logo都是耳机,英文名一个是TTPlayers、TTPod,中文名字乍一听都以为是千千静听。

但其实当时千千静听的作者郑南岭,正在开发QC归属地、快图浏览两个新产品。而后快图快速流行起来,一时成为用户手机必备APP、刷机玩家的最爱!2015年南岭大侠又将快图卖给了猎豹移动。

从这些角度来看,王磊重启“千千”品牌的举动是正确的。

千千静听并不是冰清玉洁,可是乐坛确实失去了十年


2002年,个人电脑刚刚在国内流行起来,那时的电脑还不像今天这样有着用不完的内存空间,许多电脑用户都还在为好用的基础软件发愁。当时主流的音乐播放器软件时WinAMP,可惜这是一款国外软件,汉化体验并不如人意。

IT工程师郑南岭就是其中的一员,随后他便自己动手一款音乐播放器软件,取名为“MP3随身听”。

这位南岭大侠最喜欢听的歌是公主陈慧娴的《千千阙歌》,2002年正处在公主曲折的时刻。当时公主的新专辑刚刚发布发布就要隐退,而后又传出再复出消息。再加上当年《千千阙歌》推出时,背后还有一段复杂且两败俱伤的争斗,作为歌迷的内心是复杂的。

“MP3随身听”经过更新后,开始改名为“芊芊静听”,最后定名为“千千静听”,这两个名字就来自于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当年许多人下载到“芊芊静听”后,还以为软件是被热爱火星文的开发者改动过。

由于千千静听使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可以将大部分运行数据暂存在电脑硬盘上,使其成为占用内存资源最小的音乐播放器。由此一炮打响,成为市场上最火的音乐播放器。以绝对的优势碾压后来的酷狗酷我音乐。

千千静听还跟随了苹果的Aqua界面设计风格,也一度参照游戏产品做出许多不规则外形设计,UI设计在当时属于一流水平。喜欢打游戏的用户配上千千静听听音乐,是最带感的事。特别是一边打着暴雪的红警,一边后台挂着千千静听听音乐,最有感觉!

当然,千千静听也不是没有槽点,采用虚拟内存技术让许多用户担心会不会带坏硬盘?

因为虚拟内存技术是把原本存放在内存里的数据,暂时转存在电脑硬盘里,为了保证软件运用,内存会频繁从硬盘读写数据。于是硬盘寿命就成了用户担心的问题,许多电脑配置高的用户很鄙视使用千千静听的用户,嘲笑对方不会算账。

同样被诟病的还有一大把P2P下载软件,因为这一类软件会频繁上传下载数据,指数级提高存储硬件的读写次数,这被认为会降低硬盘内存寿命。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许多用户为电脑安装上限速软件,专门限制上传速度,防止自己电脑的读写次数过高。

小新的大学同学就因为用千千静听这一问题,生出了阶级矛盾。当时因为专业学习需求,几个同学一起去电脑城选配电脑,但不同人的预算观念不一样,选配的侧重点差异很大,于是开始出现鄙视链。

等电脑搬回宿舍下软件的时候,矛盾就爆发了。配置高的同学直接把千千静音pass了,然后到处宣传千千静听对硬盘不好。

言多必失,最后有两位大哥就刚起来了。因此吵了几场架,虽然住在一个宿舍却三年不说一句话。

相信大家的朋友里也有几个这样的杠精,这样的故事在当年的大学宿舍里并不少见。

一转眼,那么多年过去了。

2006年,郑南岭把千千静听卖给了百度,做了三年百度员工。不过虽然当年千千静听的市场占有率第一,虽然有郑南岭亲自坐镇,但也没能让百度在桌面市场更进一步。

2013年,百度全面发力移动互联网市场,为了全面发挥百度品牌的影响力,千千静听改名百度音乐,一个经典产品就这样消失了。

谁来拯救华语乐坛?


2014、2015年,版权保护开始被重视。国家版权局于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广电总局又发布了名为《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连快播王欣也被抓了。

一向不注重版权采购的百度音乐,一夜之间倒下。

到12月份,百度音乐被拆分出来给了太合音乐。在MP3下载时代几乎垄断整个互联网音乐市场的百度音乐,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

到今天,王磊重新拿出“千千”品牌,将百度音乐改为千千音乐,中国的文娱市场已经没有百度什么事了。

甚至在现在的百度战略里,根本找不到音乐业务。对于百度来说,音乐业务连非关键使命的支持业务都算不上,属于边缘再边缘、没有任何存在感、被分割出去的业务。

在文娱行业雷声撼动的背景下,百度却正在甩掉这些包袱。在竞相竞逐文娱产业的阿里腾讯面前,百度这样保守的动作,给人有种担不起中国互联网巨头身份的感觉。

近两年,百度瘦身聚焦主航道的手笔干脆利落。视频业务早就拆给爱奇艺;百度游戏分拆给多酷基金,更名为“多酷游戏”;百度文学分拆卖给完美世界,变更为“纵横文学”;百度外卖也拆出来卖给了饿了么,现在正处于合并状态。其他拆分的还有百度金融,目前也改名为“度小满金融”。

阿里腾讯叫嚣着攻入O2O市场的时候,百度真的就下重注做外卖业务;阿里腾讯神采奕奕的宣布自己的开放合作战略后,百度赶紧冲出来真的把非核心业务打包送出去……

结果,阿里腾讯发起了一个个代理人战争,自己在背后掌控局势却从来不下场,百度只剩下信息流的主航道了。

而百度现在的动作更让人迷惑,喊着狼性却见不到进取心。

当然,百度还在持续用大把的流量资金,扶持爱奇艺、太合音乐,并没有错过整个文娱行业的变革。但相比阿里腾讯亲自下场做生态整合,阿里做影视周边生态,腾讯做影游联动,而百度的表现跟直接放弃没有什么两样。

香港乐坛的巅峰与衰落


千千静听展示出的不仅是国内互联网音乐市场近20年的变迁,同时也连接着香港台湾内地近30年音乐产业的兴衰变迁。

郑南岭从《千千阙歌》里取字为自己的软件起名千千静听的时候,围绕着《千千阙歌》的战争迎来新的剧情。当时公主陈慧娴隐退再复出与梅姑梅艳芳罹患癌症的消息,也让许多像南岭大侠一样的歌迷怀念起这段陈年旧事。那就是1989年陈慧娴与梅艳芳的十大劲歌金曲金奖之争。

其实无论是陈慧娴版本的《千千阙歌》还是梅艳芳版本的《夕阳之歌》,都是翻唱于日本明星近藤真彦的《夕焼けの歌》。两个版本发售时间相差一个月,但陈慧娴版本所在专辑《人生何处不相逢》发售量远好于梅艳芳的《In Brasil》。

不过近藤真彦曾是梅艳芳的男朋友,梅姑版的《夕阳之歌》名字是直接翻译自《夕焼けの歌》,歌词上更像是跟近藤真彦对歌,听起来更有故事更有感情一些。

按专辑销量来说,应该是《千千阙歌》拿奖。但最终,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给了梅艳芳的《夕阳之歌》。

本来这事没什么特别,但随后媒体带来的恶性营销引发了粉丝间的恶战。

有娱乐报纸直接解读称,无线高层是想成全梅姑连续五年拿金奖的记录才颁给《夕阳之歌》的。甚至还谣传说梅艳芳曾表态未来不再参加评奖来换金奖,为此还动用黑社会势力威胁陈慧娴。

不过陈慧娴对颁奖结果确实也有不满,随后公主也宣布退出歌坛,出走美国留学。加上此前的谭张争霸,导致1987年谭咏麟退出歌坛,香港乐坛恶性炒作的负面也暴露无疑,各种金奖也开始祛魅。

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后,香港天王天后开始纷纷加入退出歌坛行列。张国荣、陈慧娴、陈百强、梅艳芳等纷纷退出歌坛。香港乐坛开始从极盛走向下坡路。

老一代天王天后突然集体退出,同时香港又流行起原创歌曲潮,市场开始青黄不接。更不巧的是,香港原创音乐的代表陈百强,在1992年突然昏迷,一年半后因逐渐性脑衰竭去世。而在此之前四个月,香港另一个原创代表黄家驹在日本演唱会中,意外身亡。

此后,吸取教训的香港乐坛,好不容易用电影产业塑造出了新一代“四大天王”。但过于讲求偶像化人设,加上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原创水平,香港乐坛开始走向下坡路。

进入新世纪不久,林振强、黄霑、罗文、张国荣、梅艳芳等香港乐坛重要任务相继离世,香港再也未能培养出响彻两岸三地甚至全世界的音乐人物。

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加上资本市场的观望心态,使得香港影视市场开始下滑。港片擅长的警匪暴力僵尸情色题材,不符合大陆电视台的采购政策,由此香港文娱市场遇到了天花板。香港偶像歌手依靠影视剧走红的道路也越来越窄。

而在台湾新加坡偶像剧产业的带动下,台湾新加坡音乐人则替代了香港乐坛原有的地位,为华语市场带来了周杰伦、蔡依林、孙燕姿、五月天、梁静茹、信乐团等新一代天王天后。

随着大陆电视台的市场化变革,又出现了《超级女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现象级综艺。等到近几年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崛起,《偶像练习生》《热血街舞团》《中国有嘻哈》则开启了新一轮的造星之路。

现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已经兴起,我们不一样、C哩C哩、海草舞正在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洗脑,而业界正在思考如何将网红改造成偶像明星。

互联网分发平台让人们有了更多成名的机会,短视频、网综、台综、网剧、上星、电影组成了大陆立体多元的娱乐产业。香港乐坛挖掘出来的邓紫棋、陈伟霆、李治廷,也纷纷北上,参加大陆综艺影视制作,才能打出名气。

对比下来,香港乐坛近些年推出的新生代,却只能在粤语圈流传。无论是TVB周柏豪、许廷铿、罗力威,还是英皇泳儿和洪卓立,鲜有人听说。即便是谢安琪这样的天后,在大陆影响力也微乎其微。

不过好的是,经过在原创领域长期坚持,当下香港歌手的唱作实力大幅提升,歌曲题材也不再局限于烂俗的情爱范畴。这为未来更稳定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过去受限于成本,听音乐是人们最主流的娱乐消费模式,所以被唱片公司力推的歌手才会迅速走红。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资费的下降,影视剧、短视频正成为新的主流娱乐方式。前一段时间,TVB把自家所有版权影音内容打包,做了一款免费APP埋堆堆,也想尝尝触网的感觉。网络平台的力量已经无法忽视了。

在娱乐渠道更加丰富多元化的背景下,也创造了更多偶像走红模式,市场也更加公平。既然香港乐坛养出了自己的实力,未来再次崛起打造新一轮的文化输出,也指日可待。

结语


市场的走向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香港乐坛曾以华语霸主的强势姿态向世界输出文化,随着新媒介的到来也迅速倒塌解体。

而作为华语乐坛影响力最大的太合音乐集团,也在互联网文娱市场的紧逼之下,毫无还手之力。

太和与百度的合作还未能拿出成功的市场模式,而百度MP3却因为版权问题迅速从辉煌走向没落。

王磊从网易云音乐辞职后加入太合音乐负责百度音乐业务,前豆瓣音乐的总经理刘瑾也来负责百度音乐人的业务,两者的好友著名音乐人郑钧也出任太和的CSO(首席问题官)。太和依旧在规划自己的品牌,想从音乐人入手打造全新的平台。

人马都布置好了,但现在新歌走红的方式却严重依赖与短视频平台了!

而依靠互联网造星输出IP,通过版权演出获利,这是业界都想跑通的全新文娱产业链。阿里腾讯两个不差钱的巨头,也在用尽各种办法培养市场,规划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中间音乐产业的链条算是最短的,也极有可能第一个出成果。只是未来我们将要看到的音乐产业到底是什么样?

打call、菊内人、买热搜、水军这些新时代的歌迷混战,会不会像当然香港乐坛恶性炒作那样,为市场引向新的下坡?

混乱的市场中,各方还在角力新时代。整个产业也在寻找新的机会。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水上焱】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百度金融互联网华语乐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