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平遥影展拉来范冰冰站台,中国艺术影展迎来商业化风口?
昨晚,由贾樟柯发起并创立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在山西省晋中市远近闻名的平遥古城内拉开帷幕,从3月16日宣布影展正式成立,到昨晚开幕,贾樟柯和平遥影展只用了七个月。
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宣传语为“平遥元年”,英文是“Pingyao Year Zero”,将创办者寄予这个全新影展所有的祝福和企盼融入其中,也带着创办者的谦卑和学习的心态从零开始,与平遥约定、与影迷约定、与中国艺术电影约定。
在中国艺术电影现状中找寻突破口
在中国,目前能够被称作“电影节”的有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长春国际电影节,其中身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上海影响力最大,且举办次数最多,在当下中国电影节展中分量最重。而被称为“影展”的有FIRST青年电影展、中国独立影像展等,虽说根据规定不能叫做“电影节”,但影展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和电影节完全一致。
无论是电影节还是影展,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集合和容纳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供大多数当地的观众和小部分来自各地的影迷观看,用最大化的传播力度和展映条件让影片的价值传播开,让观众切身感受异域文化对既定认知的冲击以及对电影本身艺术性的纯粹展现和放大。
在正在举行的东京电影节上,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的赵薇就称“如果没有电影节,电影的意义就只剩下票房了”,虽然电影是基于工业生产、制造和发展的产物,但自电影诞生伊始,它就是人们对艺术至高边境的追求和内心情绪的裸露外泄,电影就代表着艺术,胶片上一帧一帧翻滚的画面,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记载和瞬间。
欧洲艺术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被世界仰望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着传统的三大电影节和其他知名电影节的宣传、培养、熏陶和扶持。
而在中国,尽管是有三个规模不小的电影节存在,但从对电影的聚焦和对世界电影的发现及其价值的传播上,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从2009年后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因而在这三个电影节上,产业性的谈论、交流对话和各种签约仪式,抢夺走了原本属于聚光灯中心电影的位置。
作为中国艺术电影的先驱力量和目前在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艺术片导演之一,贾樟柯发起的平遥国际影展从一开始就要与目前电影节区分开来,从之前的立项到宣布正式启动,再到公布片单,已经开幕的平遥影展带给观众最大的的不同感受来自对电影的尊重。
它没有为产业对接铺设的便捷通道,也没有给意欲到这里寻求商业合作的生意人舞台,在广阔的电影宫内,它只留给了电影和带着对电影无限向往和热爱之心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此的虔诚影迷。
从影展开幕到第二天,走在电影宫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上都拿着影展的电影票或是影展的周边纪念品,忙碌地奔波于各个展映厅和展览馆间,脸上带着对国际性影展初来乍到的羞涩,但却写满着满足和快乐。
身为此次平遥影展形象大使的范冰冰在采访中就直言“中国的艺术片市场并不好,很多观众不喜欢看艺术片”,这是目前艺术电影在中国发展最大的阻碍,因为长期以来官方和媒体的宣传、电影商业性的包装和市场浮躁的气息,令观众进入影院只是为寻求放松和刺激,像目前喜剧片在中国发展状况就能说明一二。
贾樟柯的平遥影展是在西宁FIRST影展之后,第二个被大众观众和主流认知的艺术影展,尽管举办时间都并不长,但却是在影展诞生后对中国艺术电影、观众的艺术性口味取舍以及对当地居民电影感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第一届,但它的路还很长,从电影节到影展,从北京上海到平遥,贾樟柯身体力行地在对中国艺术电影的环境做着改变,它借用影展在对目前艺术环境不断试错,也是在用参展影片对观众口味的试水,寻找一条有效转变观众对艺术片态度的道路。
13000万平米的平遥电影宫是成为国际知名影展的标配?
此次平遥国际电影展是在平遥古城内的平遥电影宫举行,它是由原来平遥柴油机厂改造而成,电影宫占地13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唯一专门为电影节展所搭建的电影宫。
贾樟柯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想把平遥影展尽最大可能做成“国际化”,而电影宫的建成是第一步,因为如柏林、戛纳、威尼斯的欧洲电影节,电影宫的存在是电影节展顺利进行的前提。
并且由于平遥县本身在电影基础设施上的落后,使得平遥并没有能够完成参展影片顺利放映的影院,因此电影宫内也建成了4个小型的放映厅和两个大规模的影厅,其中一个还是露天的。
昨晚开幕式以及开幕影片的放映就是在这个能容纳1500人的露天放映场内举行,这是平遥电影宫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尽管在最近平遥低冷的温度下,在露天场观看电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在瑟瑟发抖的观众在观看完开幕式和影片后陆续发出的赞叹也都对这个场地的满意和对电影放映质量的肯定。
露天放映场命名为“站台”,以贾樟柯第二部电影的名字命名,而这是平遥电影宫随处可以感受到电影味道的代表之一,另一个能容纳500人的专业影厅就以费穆的经典名作《小城之春》命名。
而从进入电影宫的第一刻起就在道路两旁的电影海报,贯穿整个电影宫,对本就很有艺术氛围和气质的电影宫增添了更多人文艺术色彩和味道,观众走在其中有着很大的亲切感和熟悉度,不经意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让其对电影宫好感倍增。
影展是与平遥旅游资源的互惠互利?
像FIRST影展选在有青海湖的城市西宁,一边能够借用知名的旅游资源带动影展的观众流量,一边还能通过影展本身的传播效应为城市进行一定的宣传,平遥影展选在平遥也是如此。
因为贾樟柯作为山西人,一直有着浓烈的山西情怀,从他的作品里到对家乡建设的支持和帮助,都展现着对山西家乡的热爱,因而在想到要创立一个电影展时,他首先就想到了离太原不远的晋中市平遥古城。
首先在地域上就有着一定的优势,平遥古城是国内5A级旅游景区,基本上大部分中国人都会知道该地,对新影展举办地的层面就要比选择在其家乡汾阳好很多。
其次是平遥作为以旅游为主的县城,影展定在此地,也是借助了一定的旅游资源,为影展做一些可观性的宣传和推荐,这是影展和平遥互惠互利的一点。
▲电影宫内的餐纸都带着贾樟柯电影的名字
在之前娱乐独角兽对贾樟柯的采访中,他也表明了对山西文化的推崇和宣传的心愿,贾樟柯并不认为山西只有人们认知中的煤炭,它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所留有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应当被更多的人看见和发现。
所以在将影展定于平遥举办后,贾樟柯也特别在影展加上了“平遥制作”的单元,意图发掘更多山西本土的电影人和在山西拍摄的电影。
诸如威尼斯和戛纳这样举世闻名的电影节都选在该国旅游胜地举办,贾樟柯想要打造更加国际性的平遥影展也在学习着其举办思路和模式,在电影宫的建立、影展的策划和选片以及举办地及之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毫无疑问,平遥影展在之后会对平遥城市的宣传上有着很好的帮衬作用,而借助平遥的名声,平遥影展也会随着古城一样,成为平遥的名片,电影宫也会成为平遥的一个旅游景点。
平遥影展的Logo是一根棍子、一个圆和一个三角,意义是用一根棍子撬动整个地球,这是贾樟柯的愿望,也是平遥影展创办之初的价值所在。
平遥元年,以一颗对电影最单纯的心看待着整个世界,用电影的力量去连接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成为电影世界中简单且真实的永恒存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