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在印度“一掷千金”,孙正义豪赌未来的红利
5月11日早间消息,日本软银集团宣布,由于Sprint的成本压缩和用户增长,公司实现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年度利润。同时软银对滴滴出行投资的传闻也得到最终确认,138亿人民币再次加码中国网约车市场。
印度市场上,“推动印度电商市场最大规模合并,将Snapdeal卖身给Flipkart”的新闻也一直在被持续报道中。可以说,软银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球目光的关注。
软银目光关注的焦点大部分投向印度。
印度互联网市场在近来两三年吸引了全球风投机构的眼光,软银对印度的喜爱则表现的更为直接——2015年5月,孙正义任命印度裔高管尼克什·奥罗拉(Nikesh Arora)为集团总裁负责全球投资业务。
在奥罗拉的带领下,软银对印度项目的投资增多,其本人也曾一度被认为是孙正义的接班人。
可作为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市场,印度短期内给出的回报并不能满足董事会股东的期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次年2月董事会对奥罗拉投资能力提出质疑,甚至为此成立专门的特别调查委员会。
在这场内部博弈中,奥罗拉的决策力与信服度尚不足以撑起印度的大盘,无法取得股东的支持。所以4个月后,奥罗拉辞职孙正义再次走到台前掌管大局。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奥罗拉究竟力推了哪些项目?
从图表可知,奥罗拉在任期间软银投资近40亿美元在全球的互联网科技初创企业,其中印度市场得到投资总额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
实际上,自1995年软银成立风投基金以来的近20年间已完成近200笔投资,大部分项目在美国,其次是中国,而现在,印度成了软银的新目标。
在软银进入之前,红杉资本与老虎基金已经率先对印度互联网市场进行投资。没有先发优势,但软银的集中发力让其成为印度创投市场上重要的资本力量之一。
“我不玩短期,我们等了15年才有现在的阿里巴巴,我不在意短期回报,我关注长期。”也正是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时带给软银1000倍的回报过于丰厚,孙正义在其后的投资中总带有“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的意味。
从去年6月至今,再次由孙正义掌权的软银对印度初创进行的投资如下:
- 2016年9月,软银240亿英镑现金收购英国芯片巨头ARM。
- 2016年10月,软银1.3亿投资美国生物科技初创Zymergen的B轮融资。
- 2016年11月,印度游戏初创PlaySimple获得A轮4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软银赛福和IDG。
- 2016年12月,软银投资美国卫星通信公司OneWeb10亿美元。
- 2017年2月,软银3000万美元投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开通金融A轮融资;33亿美元收购美国投资管理公司Fortress;参投移动账单管理服务应用 True Balance的B轮1500万美元融资。
- 2017年3月,软银再次领投东南亚网约车平台Garb;参投智能物流企业快仓B轮2亿元融资;4300万美元投资人工智能创企ObEN;3亿美元投资联合办公WeWork。
- 2017年4月,印度网约车平台Ola获得软银及其他资方2.5亿美元投资;且软银再次追投OYO Rooms2.5亿美元;投资英国 VR 初创公司 Improbable。
从软银的项目选择上能看出我国市场发展轨迹的影子,这也是其对印度市场的预判与提前布局。
近期也有消息称软银还将投资Paytm14亿美元。或大或小,软银在印度投资了很多创企,尽管重点加码的几个明星项目表现未及预期——上周三软银表示,2016-2017财年,软银对Snapdeal和Ola的投资损失达到14亿美元(约为9000亿卢比)。
可对孙正义而言,印度不是一个短期的战术投资,一时的得失没有那么重要,作为长期战略性投资选择,印度值得孙正义投入更多资源也给出其发展的时间。
作为全球唯二人口超十亿的大国,印度互联网的发展总是被比作5年前的中国。错过了中国互联网野蛮崛起时期的资本不愿再错过印度,而抓住了中国机会的如软银则希望在印度重温胜利的喜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从来不同,印度市场并未如资本方所期待的那样完全按照中国的轨迹走。没有“墙”的限制,Google、Amazon、Facebook三者在印度的影响力堪比BAT在中国。也正因如此印度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要比中国更为复杂,一方面是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对印度市场的势在必得。
而从资本方角度讲,与软银一同追逐印度市场的在几大世界风投机构外,如红杉资本、老虎基金等,中国资本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且在对市场的感知、把控与适应上,刚积累了丰富对战经验的中国资本甚至更胜一筹。
从各行业的对标来看,印度互联网市场上到处是美国巨头的身影,本土企业的发展并不容易。
关于电商,在《海淘中国,PaytmMall给印度电商市场多一个选择》中解释了Snapdeal淘宝模式的水土不服;关于社交,对标微信且获得软银支持的Hike message号称有1亿用户却一直不温不火;关于网约车,Ola在Uber的全力围攻下表现也算可圈可点,但能否成为滴滴恐怕答案中否定的成分居多。
就目前的时间节点看,资本的犹豫与观望也可以理解,毕竟印度的独特性让资本市场意识到简单复制并不可行。这种情况下,孙正义在印度的加码下注就变得尤为显眼,用真金白银来表达对印度市场坚定地信心与长久的看好。
前文提到了Snapdeal项目的衰落,常规来讲,资本方会选择退出或止损以求安全。可孙正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追加——以3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Snapdeal的早期投资方Kalaari Capital和Nexus Venture共18%的股权——成为Snapdeal的第一大股东,拥有话语权后,孙正义继续推动Snapdeal卖身给Flipkart。一度有消息称,孙正义会继续为合并后的企业投资10亿美元。
就像孙正义在2016年1月说的:“10到15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超过美国,25到30年后,印度可能超过所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个月前,孙正义访印明确表示软银在未来对印度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0亿美元。
不管是软银,还是红杉资本、老虎基金和Accel站在现在的时间点看,每家的退出业绩都并不理想,可资本仍愿意继续加码印度就是在赌一个未来,赌印度的发展潜力。
中国市场的繁荣给了资本方经验和财富,随之而起的是资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而印度就是他们愿意承担更大风险的市场。
担得住眼前的风险才等得到未来的红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