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个“太空国”将开启公投,这次我们真能上天了?
6月18日即将到来,提起这个日期,人们通常会想到购物网站的“店庆日”、“狂欢节”。但是,今年的6月18日有些不一样。在这天,世界上首个“太空国家”阿斯伽迪亚(Asgardia)将开启首次公投,通过宪法草案并组建议会,正式确立阿斯伽迪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据悉,Asgardia将于今年秋季发射首颗卫星,前150万名注册的公民可免费在卫星上储存数据。
实际上,这一项目在去年10月就已启动,由来自全球各地各行业的人们共同见证。旨在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一个保护全人类的屏障,阻挡来自太空的自然或主观的威胁,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毁灭性撞击。地球上任何居民只需通过网站就能注册成为会员,目前该网站上已有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20万名注册成员。
对于人类而言,“太空国”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太空国的成立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哪些技术?在这个不成熟的领域,会遇到不少困难,但这不妨碍太空国这一新形式成为引领人类未来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
一、“天空之城”即将正式成立,建立完整制度运用先进技术
2016年10月12日,人类历史上首个“太空国家”在巴黎宣布建立。“阿斯伽迪亚”这一名称来源于北欧神话中奥丁治下诸神居住的“天空之城”Ásgarðr,英文名即Asgardia。
阿斯伽迪亚的创始人是俄罗斯科学家、商人及航空国际研究中心的创立者Igor Ashur beyli。同时也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全球各地的航天航空专家,随着这一项目的扩展,参与者也逐渐囊括了科研人员、工程师及企业家等群体。
阿斯伽迪亚创始人Igor Ashur beyli
关于建立“天空之城”的目的,上文已有提及。对此,被誉为“开国之父”的Igor Ashur beyli宣称:“阿斯伽迪亚是一个成熟而独立的国家,未来还会成为联合国的一员。它存在的意义在于,从太空保护地球,保护太空和平,防止地球上的争端蔓延到太空中去”。6月13日下午,在香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Igor操着不太流利的英语宣布了阿斯伽迪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进展,并公开了下一步计划。
阿斯伽迪亚的注册官网针对世界上任何一个网民开放,只要资料通过就能拿到“太空国”的护照,成为具有双重国籍的公民。
而对于资料的要求也极为简单,只需提供姓名、电子邮件以及年满18周岁即可。目前,来自中国的报名人数以28296人高居首位,其次是土耳其(23585人),而一向喜欢追踪先进技术的美国仅仅排在第3位(23295人)
“阿斯伽迪亚”官网页面
这样的热度让太空国的发起者信心倍增,本来在去年定下的招收10万公民的目标增至1.5亿。
除了招募居民之外,官网上还严格按照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的模式,采取投票和选举的方式,确立国旗、国徽、国歌、宪法和日历,选举十余位部长组成内阁,建立自己的领土,最终实现使伽迪亚太空国成为人类最先进、最前沿的地球保卫队的终极梦想。
阿斯伽迪亚国旗方案得票数前三名
目前,阿斯伽迪亚已在官网中开放了卫星数据上传渠道、宪法批准窗口及领导层申请窗口。司法部、科学部、外交部、财政部等11个部长职位虚席以待。根据官网中的投票指南,可以看到阿斯伽迪亚的领导者根据票数的差异分为“新秀”、“战略师”、“引路人”与“大使”四个级别。每一级别的领导者都可为下一级别投票,而“大使”则具备竞争部长与议员席位的资格。
在诸多模式中,比较有趣的是阿斯伽迪亚独特的日历和领土建立方面。
日历方面,阿斯伽迪亚采用了独特独立的日历格式。将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8天,每年12月31日被称为Year Day(年日),不属于任何一个月。相较于现行公历而言,多出来的那个月被确定在公历6月与7月之间,称为Asgard,即Asgardia的词根。
阿斯伽迪亚日历表
至于领土问题,则是一个更为有趣的议题。尽管“太空国”没有土地和首都,但这并不阻碍其开拓领土。计划在今秋发布的Asgardia-1(阿斯伽迪亚一号)即能帮助该国找到处于太空中的真实存在感。
在发布会上,Asgardia-1的研发技术人员表示,Asgardia-1是一颗规格为0.1米*0.1米*0.2米,重量为2.8kg的Cubesat(微型立方体卫星)。该卫星将被发射至近地轨道,与其他卫星构成完整的网络,保护地球免受“太空垃圾”的侵扰和小行星的威胁。此外,阿斯伽迪亚还将在这一轨道中建立空间站,并且在地球和月球上建立基地。
目前,该卫星正在研发中。据悉,阿斯伽迪亚将与美国私人太空公司Nanoracks合作,于今秋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东海岸的NASA沃洛普斯飞行基地发射。更具野心的是,未来还可能由这一项目衍生出一个永久性的巨型空间站。与当前的ISS(国际空间站)不同的是,那将属于太空国的领土,并且能同时容纳10万人左右。
看着“太空国”搞的有声有色,我们不禁会大胆地畅想一下人类这次可能真的要上天了。
但是,如果此时就“拉响胜利的嘟嘟声”还不到时候。
这是因为人类的太空探索技术尚未成熟,阿斯伽迪亚在建设成本、技术及建立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过,我们也并不能由此否定“太空国”出现带来的积极意义。
二、“太空国”虽尚未成熟,但指引未来意义深远
就成本方面而言,人类的经济水平不足以支撑太空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火箭发射成本已然大幅下降。然而,数以十万计的人口来往于太空所产生的费用依然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若按SpaceX的标准进行测算,太空发射每千克的成本约为4109美元,这已经是航天领域中非常便宜的价格了。
美国的航天飞机之所以在几年前倍受青睐,是因为宣称能将成本降至每千克100美元。结果“一分钱一分货”,后来出现了两次爆炸事故,使得美国方面不得不在发射后进行多次检修以保证安全性能,致使每千克成本高达16000美元,最“过分”之时这个数额一度达到50000美元。
到最后,美国不得不停止了航天飞机计划。后来,SpaceX对外称可通过对火箭的重复利用使价格降至当时的百分之一。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数值更像是噱头。
如果我们按照上文的标准计算,维持一个10万人左右的太空国。假设每人的质量为70千克,并且不算粮食等补给,需要70*100000*4109=287亿美元。实际上,补给和航天器材本身的重量也需要计算在内。以神舟一号为参照的话,发射重量为7840千克,最多能载3人,实际花费则为7840/3*100000*4109=1.07万亿美元。如果按10万人每年消耗300公斤粮食计算,那就是300*100000*4109=1232亿美元。这么一笔庞大的金额,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然而,这还仅仅是理论上的计算,如果按照正常运行的标准,最好还是以ISS作为参照,因为那里就像一个微型的太空城。从进入21世纪开始,ISS常年驻扎着3名宇航员,平均每人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如果按10万人计算,那就是300万亿美元,这一数值已远超全球GDP总额。
如果太空国采取规模化运行模式,利用可再生循环技术,则能减少对地面的依赖,而太空国的居民也不必像宇航员般操控各类昂贵的仪器,可能会减少花销。但问题在于,太空国建立初期,必然对地面的维持高度依赖,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这笔开销无异于天文数字。
就技术层面而言,要实现太空国的规模也是困难重重。平日里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都是在狭窄的通道中来回穿梭的。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其成本也已经让美国和俄罗斯都难以维系。除非能将发射成本极大压缩,否则太空国真的就只是一个梦想而已。以人类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来看,仅能勉强维持小规模的太空探索,而远未达到大规模建设的程度。
就制度层面而言,阿斯伽迪亚的合法性尚未得到联合国或任何一个国家的认可。根据现有的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来看,任何国家都需要对从其领土上发射出去的物体承担责任。对此Igor表示,阿斯伽迪亚未来可能需要某些“双边协定”用以解决卫星发射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且不说未来如何,现行的《国际法》中就明确规定“禁止外太空被宣示为国家主权”。尽管现在有一个所谓的“太空国会”,但多数专家与主流媒体都不认为它会被国际法承认,更遑论被联合国吸纳为成员了。不过,全球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则认为,阿斯伽迪亚的建立似乎能够避开《外层空间条约》的监督,因为这个条约约束的是“地球上的国家”,而“通过创建一个新的太空国家,将会让人类摆脱对现存国家的严格限制”。
虽然这样解释有钻空子的嫌疑,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6月18日的阿斯伽迪亚的组阁和宪法表决,虽不能决定太空国的命运,但必然会影响其走向。未来,太空国的发起者会正式向联合国提出成员国申请,希望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国家。联合国和各国是否承认其合法性,对太空国而言意义非凡。
尽管太空国的建立面临着重重阻碍,但并不妨碍它所衍生出的重大意义。每个伟大的新事物出现伊始,都免不了被嘲笑与质疑。太空国表面上看起来不靠谱甚至是疯狂,但正像《动物城乌托邦》(即《疯狂动物城》,前者的译法更为精确)中唱到的“Try Everything”。太空国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就像是乌托邦,虽然当下很难实现,但为人类指明了一种方向。并且由于人类的勇于尝试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所以“胜利的嘟嘟声”还是可以小小地出现一下的。
刘慈欣说:“我每天都要跑15公里,就是在为登上太空做准备”。可以说,阿斯伽迪亚的出现为众多心向太空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怀的寄托载体,虽然离实现还很遥远,但敢想敢做就难能可贵,更值得称赞和期待。(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