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华社批微信收费“雁过拔毛”后,人民日报再斥责公众号“恶意吸粉”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钛媒体综合】近日,在微信团队拟对微信账号提现收取手续费的消息仍然饱受争议的时候,同样备受关注的台湾艺人周杰伦状告微信公号“微秀生活”一案,在历经8个月后也有了结果。

对于此前“微秀生活”发文称周杰伦为“汉奸”“卖国贼”的行为,法院认为其经营主体构成侵权和诽谤,一审判赔8万元。

另外,此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将冒名“代言”的微信公号“顶尖企业家思维”诉至法院并索赔千万;阿里巴巴诉“今晚报”等微信公号发不实消息索赔2000万元……

而针对微信公号通过低俗内容来过渡营销的乱象以及微信“提现收费”的消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纷纷发文斥责微信“恶意吸粉”和“雁过拔毛”

尽管去年,微信连续发布打击侵权、低俗内容、欺诈行为的公告及惩处方案,总计超过10个;不久前,微信公号平台也发布公告称将着力整治向用户发送垃圾信息、过度营销等行为。但人民日报认为,“微信特别是微信公号,在创造庞大线上商业流量价值的同时,也经历着恶意侵权、过度营销、诱导分享、低俗内容、故意欺诈等乱象丛生的阵痛。一些公号一味赚眼球、吸粉丝,不惜使出歪招、邪招。”

新华社则认为,在多家银行网银免费转账的背景下,“逆行”的微信难免引发公众不安与焦虑。在与民生领域深度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要将眼光放长远,同时多一些智慧。

过度营销

微信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超6.5亿,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号突破1000万,且每天以1.5万个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1月发布的《2015年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收到针对公号的投诉超2.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超1.3万件,占比达60%。微信公号已成当前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高发区。

另外,腾讯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累计封停打击违规公号8.5万个,拦截各类恶意营销广告、恶意链接500万个。

据人民日报的调查采访,在以千万计的微信公号中,很多操盘者默默耕耘责任田,但也有不少营销号迷恋“尖叫效应”,为了上头条、赚影响、吸粉丝,不择手段。除了“顶尖企业家思维”微信公号冒用王健林名义,发表批评淘宝及电商的文章遭王健林诉至法院并索赔千万之外,去年底,朋友圈还曾流传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推出了“微赚微赚”,只要用微信关注“微赚微赚中心E”公号,在“我的账户”中输入邀请码并每天签到就能赚钱,签到20天可收益5000多元的“骗局”。

此外,微信公号之间互相抄袭,跨平台抄袭的现象也很普遍。例如2014年末,知乎网随机抽取了站内3000个获得500点赞以上的回答做内容比对,发现99%的篇目曾被微信公号侵权使用。

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公号已成为企业和品牌在移动端的迷你网页。如何平衡好用户需求与营销需求,需要深入思考。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保护网络知识产权,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产权、重视权益保护的氛围,需要微信、权利人和一般用户三方一道努力。“应加大落实网络实名制,包括组织和个人,确保出问题后能够追溯源头。”

朱巍还介绍,国家工商总局已就《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这部法规将对自媒体广告,特别是对过度营销、恶意诱导等行为进行更严格的规范和治理。

“雁过拔毛”恐不是长久之计

微信坐拥数亿用户,其功能早已逾越社交的范畴,成为生活中的多面手,对用户的黏性也越来越强。对于“提现收费”,微信团队的解释是,提现交易收费并非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但对用户来说,费率0.1%的收费标准、每笔至少支付0.1元的门槛,令本是小额高频的提现服务变得如鲠在喉。

除了遭到很多业内人士的争议和讨论,新华社也发文斥责了微信此举。新华社表示,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对用户常用服务添加新的收费项目,降低服务消费成本从何谈起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0.1%的费率虽看上去不多,但折射出的是传统民生行业与新兴互联网业如何相互借力、实现相向而行的大问题。倘若各家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想从“过路财神”身上揩油,最终只能迫使公众用脚投票。”

新华社也忠告微信团队,“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有很多种,但“雁过拔毛”的战略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最优之计。”面对充满竞争、高度自由化的互联网市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真心服务网民的初心不能改变。只有在服务上多花心思,而不是依靠积累的黏性、惯性鲁莽前行,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才能走得更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