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委内瑞拉等小国对区块链情有独钟?
一、“绝地者”的新希望
在去公司的路上,手机弹出来一条区块链行业的快讯,根据《东盟区块链》的一份新闻稿显示,柬埔寨国家银行正在考虑运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这条快讯本身平淡无奇,但是如果结合整个行业过去几个月的趋势,则可以读出一些有趣的内容来。
2018年2月20日,委内瑞拉成为全球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主权国家,对标实物原油的“石油币”横空出世,后续新闻几度反转“内幕”不断,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容置疑。和柬埔寨国家银行考虑发行数字货币有着同样的逻辑,我把这称之为“绝地者的反击”。
周末与一位搞投资的朋友闲聊,他本来是想咨询一下他旗下的民宿业务该怎么搞新媒体,结果后半场围绕着区块链聊了了很多(这个东西实在太热了)。谈话间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区块链给了很多“绝地者”以新希望。一般创业者(相对巨头而言)和偏远小国,似乎从区块链的技术里看到了某种希望,也许可以打破大国巨头的垄断。
二、确定的部分
区块链的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哲学化、理想化甚至是共产主义化让这个行业部分坍塌进了玄学的世界里,这成为了外界攻诘的武器。
就事论事的说,区块链的技术有很多硬伤,比如算力造成的能源浪费,比如矿厂和交易所的存在让“去中心化的技术”被“中心化的平台”所掌控。外界认为吴忌寒手上的三大矿池BTC.com,ConnectBTC和AntPool,掌握着全球比特币近30%的算力。这个文质彬彬的男人,被称之为比特币世界的恐怖份子。
但这并不是“确定”的全部,除了确定的问题,区块链还有确定的价值。
1、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
自从实名质以后,信息安全越发成为一个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撞库,一个是信息冒用。所谓撞库就是黑客会攻陷一些小的安全保护相对较弱的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库,然后拿着数据库里的大量帐号密码,去另一些互联网平台尝试登陆。因为记忆密码是一件很费力的是事情,所以很多人会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同一套帐号密码,这就给撞库提供了大好机会。
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点,是以节点的形式分布式存储数据,比如一条公开的区块链上有一百个节点,每一个节点上都有一个数据帐本,数据会在一百个节点上分布存储,节点之间会相互通信确认对帐以防止信息被篡改。除非黑客能同时控制51%的节点,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篡改帐本的可能。
虽然吴忌寒的矿池告诉我们,掌握51%的节点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实际操作中实现成本实在太高,不具备普遍操作性,对于一般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足够。Token的出现就是为了希望让更多的人提供剩余算力,一起发展这个分布式存储技术。但是Token代币化之后已经和这个的目标背道而驰了,这个问题早晚是需要解决的。
2、提升信息流通的效率。
这里我想举一个注册公司的例子。可能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注册公司的整个过程,我们是在做什么?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是在确权,但本质上这其实是一个信息流通和信息验证的过程。我们把个人信息、个人信用提供给工商注册中心、银行和税务部分,他们逐级加以验证,确认个人信息和信用没有问题,可以承担相应责任后,就盖章放行。
虽然国家一直在说简化注册流程,但是一般人去注册其实还是得花上几个月时间,中间要一趟趟跑银行、工商和税务机构,签署几十个签名,每一个签名的字迹还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可能会被打回重签。签名是否有效全凭办事员的肉眼。这一切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数字化实现的,比如蚂蚁金服和京东根据个人消费数据建立的信用模型,极大的简化了小额贷款的流程。
企业注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可以实现数字化注册的。传统的数字化有一个中央数据中心,数字化的程度越高信任安全的问题就越严重。但是如果通过区块链的技术去实现,让每一个用户的信用都可以上链,同时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平台可以查看自己哪一部分信息,就可以大大降底信息安全的问题。在解决安全问题的时候,信息的流通将无限加速,未来注册一家公司,和注册一个帐号基本上也不会有区别了。
抛开玄学的部分,区块链技术本身拥有无限的场景价值,尤其对于金融、会计、公益和打假等领域,技术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阻止市场发展的很多时候不是技术,而是即得利益和人性使然。金融、会计、公益和打假等领域,即使没有区块链技术,也是可以通过数字化去实现的,之所以迟迟没有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即得利益集团没有动力去做。就像限制无人车上路的最大关键,在于全世界的司机应该怎么安置。
三、爱迪生的困局
目前看来无人车历史上最知名的两个品牌,莫过于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和贾跃廷的法拉第了,前者登坛封神被万人膜拜,后者则可能成为商业案例史上最大的骗局之一。抛开这两个品牌的故事不说,特斯拉和法拉第的品牌名称,有着同一个源头。在那个源头里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改变过世界的故事,那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会受到所有人欢迎的。
1831年,英国化学和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电流,与亚历山德罗·伏打发现的直流电不同,这是交流电历史的发端。交流电出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人们所忽视的。1884年克罗地亚电气工程师特斯拉来到美国加入了爱迪生的公司,同年发明了一种产生交流电的发电机。特斯拉相信交流电在传输电能方面要比直流电更安全高效。
爱迪生当时公司的重点投资在直流电上,一直将交流电视为自己的威胁,因此特斯拉的做法对于爱迪生来说是不能被容忍的。之后的故事百转千回,但不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重点是爱迪生做为历史的开创者,因为即得利益的限制,同时又成为了历史的阻挠者。他一生与交流电斗争,用尽各种手段打压特斯拉,却依然没有办法阻止交流电革命的到来。
这就是爱迪生的困局,也是所有即得利益者的困局。
上文我们说到的一些区块链的应用,比如企业注册流程的数字化,如果真的有一天可以成为现实,那意味着有一大批银行、工商甚至是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将会失去现有的工作。在朋友圈我看到过一个词,忘了是谁说的,叫大更之世。我们处在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关键节点上,从人工的世界在走向智能的世界,这个新旧交替除了充满美好的未来,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阵痛。
新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都伴有一定程度上的阉割,这种阉割是为了照顾即得利益,不至于出现大的社会问题。所有技术的推进是不断反复的,每前进一点都会往回缩一点,所以滴滴的业务最终和出租车公司达成了某种妥协。京东在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候,选择了主动和银行去拥抱。越是革命性的技术,巨头越是谨慎,因为总有一把尖刀悬在头顶,弄不好连已有的业务都会出问题。
四、小国的盛世
比特币被比作郁金香,区块链市场被比作一百年前的华尔街,在我看来这两点都是值得再商榷的。郁金香的寿命是有限的,它的价值本身就是很脆弱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立刻枯萎消逝,所以没有一株郁金香是会被一直持有的,必须要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出手,你总不能让它烂在你家里。比特币是不用担心这些的。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比物币有信仰,这种信仰是病毒化扩散的。
同时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并不是完全没有应用场景的,对于山寨币来说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有了类似本位币的地位。未来很有可能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一切怎么着也要等到几年以后,等真正的项目落地之后再看了。这里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是市场的基数,比特币市场不是一城一国的事情,当全球市场都参与进来的时候,信仰的形成是很难崩溃的,而是不断迭代升级的。就像宗教一样,总会有新的宗派出现。
总有一些坚定的信徒会继续布道,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耶稣。
与一百多年前的华尔街相比,区块链最大的区别在于,华尔街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诞生并慢慢生长的,而区块链要做的却是推倒即有的旧城基,在废墟之上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华尔街的诞生,是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一群股票经纪人投机倒把弄出来的,随着整个股票市场的急遽膨胀,他们在梧桐树下签定了协议。这个协议的目的是规范市场,让规模再上一个台阶。
建立一个规模化的市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是不会引起大家反对的。但是现在区块链要做的是摧毁部分市场,然后重新建立一个新市场,这是无法被允许的。越是成熟的国家,推行起来越困难,所以小国的盛世便来了。以金融市场举例,小国家没有那么成熟的金融体系,没有那么多的金融限制,甚至有些小国本就是一片混乱,甚至是私人控制的政府。对于他们来说,接纳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世界,和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世界,没有本质区别。
对于光脚的人来说,穿什么鞋都是穿,为什么不穿最好的那一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