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推自传《颠覆者》:写的都是真话,不会成为励志的鸡汤
钛媒体注:11月19日,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的个人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周鸿祎不仅在现场发表了主题演讲,还与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就“从超级熊孩子到互联网英雄”的主题展开对话,分享了关于创业与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心得。
他们的成长经历大相径庭,都并非依靠强大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成为英雄,却都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人物。是什么契机让他们完成了华丽蜕变呢?
周鸿祎:从“超级熊孩子”到“互联网英雄”
小时候,他是一个踢天弄井,动不动就大闹天宫的超级熊孩子,经常因为捅娄子,惹来父母一顿揍。上学之后,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异类分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戏弄女同学……甚至因为淘气被警察找上门来。上大学之后的周鸿祎也不怎么安分——刚上大学就跟人打架,差点被开除、多次创业失败……
而在“熊孩子”背后,周鸿祎还表现出另外一面:他从小就热爱阅读,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不断升级思维体系;他高中时期就立下了“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志向,要做一款产品改变世界;他在大学期间创业虽然失败,但这没有击倒他,反而更坚定了他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的理想。
从周鸿祎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调皮捣蛋四处惹祸的“超级熊孩子”,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凭借着对计算机的无限热爱,最终蜕变为了人尽皆知的“互联网英雄”。这个四十年走过的路,没有枉顾时间给他所有的考验和历练。他一步步积累经验,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出身平凡、背景平凡、个性叛逆的人如何在这个竞争最白热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刘强东:“寒门出贵子”的典型榜样
和周鸿祎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不同,刘强东的父母从小就不在他的身边,外婆也不识字,刘强东的日常生活、学习全部得依靠自己。
18岁那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大二时为了挣钱他开始自学电脑编程;大四毕业后,刘强东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了两年,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1998年,刘强东拿着工作积攒的1.2万元赴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主要做光磁产品的线下批发(后转为零售连锁);2003年“非典”来袭,刘强东顾忌员工安全,暂时关闭了所有门店,后来听人说可以在互联网上卖东西,遂决定把柜台全部搬到网上。
他顺着传统生意做起,又因为互联网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做成了世界前十的互联网公司。
“我不希望它是一本励志的鸡汤”
对于出版《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一书,周鸿祎称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告诉大家更有力的思想最重要,他要把这种颠覆式创新的想法散布给更多的年轻人;其次,他提到“阶层固化”这一观点,他认为很多人都应该去打破所谓的“阶层固化”,作为年轻人,应该很早就去建立自己的目标,不要把自己的目标与欲望划等号,因为欲望是暂时的,目标是长远的。
“我不希望它是一本励志的鸡汤”,周鸿祎重申保证写的都是实话,“这本书别的不能保证,有一点可以保证,这本书里写的都是真话,不过有些真话还是不能写,因为会‘伤害’到一些人,我这个人还是挺心慈手软的。”
而作为自传性质的书,《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对于周鸿祎二十年的创业历程有着深刻的描写,披露了很多重大事件背后的真相与心路历程,比如对互联网有着深刻影响的3Q大战。
在3Q大战期间,有人将事件举报到了公安部,希望将360的反击定义为“刑事犯罪”,认为360破坏了QQ的软件和计算机系统。360公司里也出现了30多个警察,当时的周鸿祎认为,不需要坐实的犯罪指控,只要传出360公司创始人被警察带走调查的消息,360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于是他便直接飞到了香港,每天通过电话与公司的高层和媒体进行沟通。
周鸿祎讲,“过往的很多事情都是被包装过的,那些所谓的高瞻远瞩、精心策划、运筹帷幄,其实都是被形式推着走,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事情只有过去了才会反思,原来自己犯了那么多错误,很多时候内心也很恐惧,但是对外不能表现出来。勇士和懦夫的差别在于,勇士控制了自己的恐惧,或者运气很好。”
对于“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说法,周鸿祎表达了自己的不屑,“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人生都被固定好了,我就不可能站在这里,就不可能有京东,刘强东还在卖刻盘机呢。”
而“寒门贵子”刘强东,认为阶级固化有一定程度上的道理,“小时候信息不通畅,因为生存的本能,无知者无畏。但是信息通畅以后,很多年轻人、孩子失去了梦想,或者梦想转而变得很现实。”
“创业者可以没有经验,但一定要有团队和合作人”
不出意外地,两位大佬的对话也很大篇幅的涉及到了创业领域。
在刘强东看来,创业是人内心世界最强烈的想法,如果真心想创业,就听从内心的想法。创业者不一定先要去大公司历练,如果你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小范围内验证,的确解决了某个行业的痛点,就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如果没有,就需要谨慎创业了。
周鸿祎则认为,直接去创业和先去大公司历练再创业两种都有成功的例子。在中国,由于商业环境复杂,创业者的压力比美国创业者大,因此,创业者可以没有经验,但一定要有团队和合作人,而不是一人打天下。
“从0到1非常重要,从1到N也很重要,两者都是创业”,周鸿祎认为刘强东属从0到1,而他属于从1到N,只把创业定义为从0到1,会很狭隘。在他看来,创业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大家对创业的认识也应该更加多元化,如果只把自己买个公司,当CEO理解成创业就非常极端。
此外,他们还谈到了事业拼搏所带来的得失。刘强东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庭,但是这样总比孩子长大之后,质疑“爸爸,你为何每天不工作?”要来的强。
周鸿祎则是谈到了身材,在他看来他和刘强东比失去了身材,“一看他的肚子,他的身材,再看看我的肚子就觉得我还得回家锻炼去”;其次,在家庭和事业间没有做到好的平衡,在孩子教育方面付出很少,这是最大的缺失。
而如果能够回到25岁,刘强东的选择会是做电商,在他看来如果早6年做电商,也就不会一直被骂“千年老二”了。而周鸿祎的选择,则依旧是去一家公司进行学习,他认为“以创业的心态打工,就是给自我颠覆蓄能”。
无论是周鸿祎,还是刘强东,他们的崛起之路都充满了太多惊奇。每一次的失败、成功经验,都是他们人生天平上成功的一侧加码。他们的成功,则是平凡却不甘于平庸的青年们奋斗的最佳样板。(钛媒体编辑张霖综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