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获金马奖,内地何时能给独立电影一个“名分”?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嘉年华》获金马奖,内地何时能给独立电影一个“名分”?

日前,备受瞩目的第54届台湾金马奖获奖名单揭晓。

今年共有576部影片报名角逐,其中剧情长片202部、动画长片6部、纪录片95部、剧情短片217部、动画短片56部,数量再创新高。

最终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成为最大赢家,共获得包括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和歌曲在内的五个奖项;《老兽》一举拿下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三项大奖;《血观音》则揽下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正在内地上映的《嘉年华》拿下最佳导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内地独立电影的表现分外抢眼,以《嘉年华》、《轻松+愉快》为代表的几部独立佳作不仅斩获多项提名,也凭借高口碑成为了本届夺奖的大热门。

事实上,自从2014年张艾嘉从侯孝贤手中接过执委会主席的接力棒之后,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独立电影的传播,使得金马擢升成为许多内地独立电影人尤其是青年导演的圆梦之地。

去年张大磊的《八月》一鸣惊人,凭借着淳朴的情感击败众多强劲对手,拿下“最佳剧情片”大奖。而荣膺影帝称号的范伟,其获奖作品也是一部貌不惊人的小成本之作《不成问题的问题》,这令许多内地的独立电影导演看到了希望,原来自己的影片同样可以在璀璨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金马奖对内地独立电影的知遇之恩

自李安掌舵的第50届金马奖让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拿下最佳剧情片,将金马奖的评选范畴放大到整个“华语地区”开始,金马奖对于整个华语地区电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就与日俱增。而随着近些年内地独立电影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以及台湾电影的日渐落寞和非台湾地区华语电影的强势,日渐增添了金马奖的猎奇性和包容度,同时也凸显了金马奖在50届以后主动求变的决心和态度。

于是,我们看到50届的《天注定》、51届的《一个勺子》《推拿》、52届的《塔洛》《山河故人》《路边野餐》、53届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八月》,许多内地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在本土无法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大范围支持和认可,却在金马奖上找到了彰显存在价值的有力证明和意义。

51届的《推拿》是张艾嘉担任执委会主席后评选出的首部最佳剧情片,该片不仅登顶最佳影片宝座,更同时斩获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人、最佳摄影、最佳音效、最佳剪辑等共六项大奖,创下了同一部内地电影在金马奖上获奖最多的记录。

《推拿》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内地独立电影早期的推动者之一——娄烨。此前,他的电影在国外拿奖无数,但在内地主流的电影节上始终难有其一席之地,而一直倡导“文艺”与“情怀”的金马,无疑是最好的栖息之处。《推拿》的获奖,为内地独立电影的涌入推开了一扇大门。

如果说《推拿》的获奖还有娄烨的名气加持,那么后来《路边野餐》在金马的成功,则完全是一位电影新人用视听语言征服评委会的胜利,毕赣曾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自己“一堂电影学院的课都没上过”。

去年的《八月》称得上是金马奖历史上最大的黑马之一,这部新人导演张大磊的处女作,不仅入围了金马六项重磅提名,还爆冷拿下“最佳剧情片”大奖,影片男主角孔维一作为10岁的小演员,也拿下本届金马“最佳新演员”奖,在金马历史上很难找到相同的事例。

其实,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旨相似,金马奖更看重电影的艺术性,但又与之不同的是,由于金马奖肩负的表彰性质,使得它并不能有自己的口味和评选态度,像柏林电影节偏重政治性,戛纳电影节喜欢艺术的探索,威尼斯电影节偏爱艺术的多样性,金马似乎并没有鲜明的特征。

不过金马奖是一年一度对一个语种下电影的嘉奖和鼓励,它需要兼具本来的艺术特点,也要考虑到在工业属性下,对影片的肯定和赞许,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马奖是权衡二者最佳的华语电影奖,没有之一。

今年内地独立电影继续闪耀金马影展

如果说独立电影只是前几届金马奖的形成因素之一,那么,这一届金马奖就完全是独立电影的天下了。

纵观今年提名及获奖的影片,独立电影仍旧成为最大的亮点,内地影片《嘉年华》、《轻松+愉快》能够同时入围最佳剧情片,是出乎意料也是情理之中,《老兽》、《囚》、《大世界》的获奖是金马奖眼界、魄力月胆识共同支撑下对艺术无比尊重的体现。

在文创资讯看来,《Plastic Kingdom》、《囚》、《罗长姐》等内地独立纪录片出现在金马奖的名单上,一方面说明在现有审查机制和市场因素的多重制约下,独立电影或许是内地艺术电影发展中的一个较为直接的路径,另一方面是纪录片向外界发出的一个强有力信号。

《轻松+愉快》是一部典型的内地独立片,不过导演耿军对于金马可不陌生了,他之前的《锤子镰刀都休息》曾经在2014年第51届金马奖上拿了最佳短片奖。此次再度进军金马,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歌曲、最佳摄影四项提名,再次展现出了黑马姿态。

口碑极好的《嘉年华》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女主角三个热门奖项。影片之前曾经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三大主竞赛的华语真人电影。

《嘉年华》的女导演文晏可谓是内地独立制片人的代表,曾经制作过《白日焰火》等独立佳作,《嘉年华》是她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她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大胆地将前所未见的“性侵女童”事件搬上大银幕,极具挑战性。这也是影片为什么能在威尼斯获得诸多媒体,尤其是华语媒体好评的原因。

当然《轻松+愉快》和《嘉年华》只是今年金马影展上独立电影的代表,除此之外,在其他几项提名上,《村戏》《大世界》《囚》《罗长姐》等内地独立佳作各领风骚,而且都是奖项的有力竞争者,这不由人让人感叹——内地独立文艺电影终于撑起了金马的一片天。

事实上,青睐内地独立电影只是金马奖近几年变化的一个缩影,而在金马奖主动求变,对艺术至上的影像风格和价值取舍的推崇与力捧时,独立电影都在这里找到了一丝慰藉或者说被商业化的最大突破口。

内地电影奖项何时能给独立电影一个“名分”?

金马奖能在一片商业洪流中,为内地独立制作和独立电影人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在中国内地各种电影奖项扎堆的今天,为什么没能给这些优秀的独立电影作品及电影人一个“名分”?

可以看到,这些年内地所谓的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在冲击戛纳、柏林、威尼斯、奥斯卡这四大电影节时,几乎是“颗粒无收”,而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却在国外屡屡获奖,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内地不缺好导演、好演员,也不是拍不出好电影,只是在资本运作、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优秀的独立电影被市场、被院线给选择性忽视了。而在艺术院线的建立尚未完善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对艺术类影片的鉴赏能力和兴趣感都被扼杀掉了。当然,即便偶尔有独立影片上映,排片也是少得可怜。

而就在商业电影称霸天下的大环境下,作为内地最高电影奖项的金鸡奖,一直鲜有给独立电影一点关怀和照顾,这也难怪,那些优秀的内地独立电影人要跑到境外去证明自己了。

当然,这些并不代表内地电影人没有就此做出过努力。事实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就在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内地电影奖项大胆试错。该影展以鼓励和推崇年轻电影创作者和具有先锋艺术表达的电影作品为主。 对中国电影而言,FIRST电影展是一个既稀有又珍贵的存在,它向中国电影输出很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对电影最真实的表达和呈现,也是来自创作者对电影艺术最本真的呼唤和渴求,这与金马奖近几年的评选风格有着一脉相承之处。

所以我们看到,前年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的《心迷宫》和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就是从FIRST影展脱颖而出的。而今年的《囚》、《Plastic Kingdom》、《老兽》,这些作品也都来自FIRST青年电影展,这都进一步证明了FIRST和金马之间的某种默契和相同点。

但是,FIRST青年电影节也有着明显的弊端,那就是与观众和影迷的距离比较远,入围的影片基本上观众很难有一个渠道来看到那些优秀的作品,幸运一点的作品可能一两年后会院线上映,比如《心迷宫》《黑处有什么》观众看到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年多了。

当然,这也几乎是所有华语电影节的弊端。金马奖其实也是这样的,入围的台湾电影、香港电影乃至大陆电影,观众基本难得一见。针对这一问题,文创资讯认为奥斯卡的模式是非常好的,每到奥斯卡颁奖季都会有大量参选优秀作品在洛杉矶各大院线上映,而且它还会为奥斯卡获奖的优秀影片提供延长放映的机会,这是十分值得参考的。

其实,奥斯卡的经验我们的华语电影奖可以适当借鉴,即便我们不奢求获奖影片的加长放映,但起码保证获奖影片在上映许可方面摆脱各种狭隘的限制,这才是华语电影节的希望。当然现在最有能力做这一切的就是内地了,是体现包容与胸怀的时候了。

目前,很多迹象表明,内地电影工业已经在超越港台。那么何时内地的电影大奖能够超越金马奖,成为华语电影真正的标杆呢?且从关注电影本身开始吧!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创资讯记者/黄梅梅,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金马奖电影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