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物流关键词:智能化、环保和高额奖励快递员
图片来源@全景网
钛媒体注:从2009年11月11日起,双11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十一年来,这个购物节已经从淘宝天猫一家的促销,扩展到全网商家与网民的狂欢。
与此同时,随着交易量从0.52亿上升到数以千万亿,双11的口碑也一度因为当日下单、一个月未见商品踪影而饱受诟病。
今年,多家物流公司除了提升运力之外,还做了全方位智能化的升级,也因此大幅度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外,随著双11购物节的成熟化,物流造成的环保问题和一线快递员的权益议题,也更加备受重视。
高效秘诀:预售商品提前发货到消费者10公里范围内
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在于提速。
昨日,天猫双11的物流订单量再创新高,数字高达12.92亿;这是其面临的更为严峻的物流大考。为了保证商品尽快到达消费者手中,菜鸟使出了浑身解数。
昨日下午,菜鸟网络总裁万霖在介绍双11物流运行情况时表示:“天猫双11早过了靠堆资源应对的阶段,而要通过数字化方式盘活每个物流要素,使其运转更充分、高效。”
为了迎接不断刷新的物流峰值,中国快递物流业无论是物流园区、干线运输,还是中转分拨、末端配送,都开始通过技术高效连接,加快实现行业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菜鸟电子面单的普及与IoT技术的深化,菜鸟正在试图让每一个包裹、每一个物流中的人、车、仓库成为一个数字化节点,连结成一张数智化网络。双11期间,全球3000家快递物流公司共同协作,建立数智化的智能物流骨干网。
万霖介绍,菜鸟今年还首次推出规模化的预售订单下沉,提前发货到消费者10公里范围内。该计划的推出,保障了大批双11凌晨支付尾款的订单在当天早上就送到了消费者手中。
智能化:自动驾驶与分拣机器人
在高负荷的订单量之下,今年各快递公司都在自动驾驶与分拣机器人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递行业需要(寻求)换道发展,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发展困境,加速在仓、运、配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用科技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双11期间,一些快递公司就致力于物流的智能化。中通将最新的1000多辆带有L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沃尔沃高运力卡车投入到运送中,目前可实现动态转向、碰撞预警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司机疲劳度,提升安全程度。
顺丰方面,今年首次在业务高峰投入自动称重仪和自动上架及拣货机器人,可有效提升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整体快件消化能力约达到平日的2倍。顺丰波音747-400ERF全货机已正式入列顺丰机队,在运营的自有全货机达57架,将悉数服务“双11”高峰运输。
而圆通全网将有100余套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另外还有其他自动化辅助设备如摆臂、上车扫描仪等2000余台,全面提升中转操作的效率。同时,圆通还在23个省份上线全流程智能语音机器人,为客户24小时提供下单、快件查询服务。
绿色双11
绿色环保也是双11各物流公司近两年共同致力于推进的方向。
顺丰此前成立物流包装实验室,对快递服务中使用量最大的纸箱、胶带填充物等进行持续改良,仅2018年一年就减少了9500吨的碳排放;其自主研发的丰·BOX可循环快递箱也减排显著,1个可循环快递箱就能替代50个纸箱和140米胶带,目前这种快递箱已经覆盖所有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
中通运用了时下大热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新投入100万个带有RFID芯片的可循环帆布袋,将在全国87个中心和各网点循环使用;这种帆布袋可重复使用4-6个月,使用率是传统编织袋的100倍以上,大幅减少编织袋垃圾。而对于RFID芯片来说,它还可实时收集包裹中转、区域流向的信息,实现包裹运输的全程追踪功能。
菜鸟“回箱计划”已全面升级,除了全国4万个菜鸟驿站以外,还有3.5万个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的快递网点,都可接收快递包装物并分类回收、再次利用,形成环保循环。
目前,申通的一联单使用率已超过50%,“双11”期间预计使用超过2亿张,比两联单减少纸张超过160万平方米,节省纸张250吨,可铺满3800余个标准篮球场,至少拯救了5000棵树。
高额激励双11快递员
不同于以往购物狂欢的关注点聚焦在消费端,今年,双11快递员的权益也更被重视。
此前,圆通每个月都会拿出数百万元推动星级计划激励方案,奖励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线业务员。双11期间,这项计划将继续推进,以此进一步保障旺季期间物流的末端服务质量。此外,公司还将对旺季网点的增量派件实施激励。
申通则实施了“万人激励”计划,“双十一”期间增加人员将超过4万人。新增“高峰卓越奖”“星级爬坡奖”等奖项,奖励高峰期间末端快递员的优质服务,总奖励金额将超过1000万元。同时针对揽收派、客户服务质量等指标也设置了专项激励计划,奖励金额将超过6000万元。
此外,双11期间,申通还对相对专业的岗位提前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双11一线人员除了奖励津贴外,基本工资多劳多得,会提高2倍以上。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双11购物狂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出意外,双11还会继续存在很多年。在不断增长的订单量之下,智能化、绿色化和一线员工的人性化考量,始终会是物流行业持续的议题。
(钛媒体编辑陶淘综合自界面新闻、中国经济网、新京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