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陌生人借款+熟人社群管控”,能否解决农村金融痛点?
6亿多的农村人口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 我造快公司,被报道项目由 我造社区 推荐】
尽管传统金融服务并未下沉到城镇市场,但6亿多的农村人口正在给农村金融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占到69.6%;而实际上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
农村金融一块看起来很美味的蛋糕,但是想吃进嘴里并不容易。一直以来,农村金融都存在很多痛点:农村传统机构效率低下,审批流程冗长、放款效率低下,资金供应不足;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资产无法获得有效识别和合理定价;农村资产获取困难。
沐金农这款农村金融产品,选择瞄准“富农阶层”,即选择最优质的TOP 20%-30%的农村家庭以及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和其他金融类产品不同的是,沐金农采用“陌生人借款+熟人社群管控”模式,也就是把线上陌生人借款与线上线下熟人社区管控相结合。沐金农并没有走补贴这条路,借款的综合成本在百分之二十多。
沐金农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曾告诉钛媒体记者,
“这是市场化的利率,就是需要这么高的利率才能分担风险,光靠补贴是做不长久的”。
沐金农旗下包含两个产品,分别是沐借贷和沐土地。其中,针对家庭消费、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等领域的沐借贷额度在3~10万之间,针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人群的沐土地额度在10-300万之间。
传统银行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征信成本比较高,去县城、村子下户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
沐金农希望用分享经济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耕苗App中,信贷员可以利用自己闲置的时间去领取、完成任务,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调查。王曾表示,“前端我们有下户尽调的,把数据反馈到总部集中审批,整体是IPC加信贷工厂的结合。”这种做法也是跟京东的“京东帮”和阿里的“村淘合伙人”类似,目前,沐金农的一线信贷员数量在150人左右。
农村金融的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差,村民不会频繁搬家,并且亲戚之间往往都住在一个村子。在王曾看来,农村金融的本质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可以通过一个农民去了解他周边亲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1000人的村子,有40人在沐金农的平台上,那整村人的情况都基本能够了解。王曾介绍道,“信贷员调查的时候,他家住在哪里有一个定位,地图上可以看到,然后骑摩托车走一圈,跟航拍技术节后就能看到土地的面积。”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农户张先生是第一个使用沐金农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人,他遇到的问题很有代表性——首先拥有比较成熟的植经验,有着3000亩以上的土地承包权,借款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农资用品和资金运转上。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抵押物,资金转现慢,银行不带贷款,每年快到播种的时候,张先生都要四处筹线。
去年,张先生在沐金农平台上申请贷款,几个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对土地情况、种植情况、房产证明、农村宅基地证件、个人情况统统做了调查,并走访了张先生的街坊邻居,半个月后张先生如愿拿到了300万。一年后,张先生已经把这笔年化利息15%以上的300万借款还上了。
在王曾的构想中,整个人链条上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就是帮农民卖东西的人,学术上叫经济人。“因为农村的经济人帮农民卖东西,只要农民的东西能销售得出去,农民就认为你非常有能力。所以我们会联合一大批粮食的收购方,他们来提供无限连贷的担保,要给农民放贷款。把销售端把控住以后,比如说你卖东西的时候,接10万块钱买农资,我把钱打给农资方,农资把东西给你,你再卖给下方,下方把钱给我们,这是很好的一个闭环模式。”
2007年,翼龙贷推出三农融资产品,约有98%的资金能够直接流入三农领域;2009年,贷帮网启动农村小额信贷业务;2014年,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2014年年末,京东推出针对农户的低成本贷款;2016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两会上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在农村金融中,除了借贷之外还有一个金矿:理财。而目前农民的理财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很多金融平台的一个共同愿景,即让农村金融资源就在农村内部循环——这或许是农村金融的最高境界。(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