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图鉴"揭示选秀真相,练习生的汗水不值钱
文 | 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 | Echo,编辑 | 范志辉
6月26日,2020年第一档也是唯一一档男团选秀节目《少年之名》正式开播,在《创造营2020》尚未结束、《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热度正高的舆论夹缝下,《少年之名》成功凭借飞行导师易烊千玺的一句,"我挺讨厌'回锅肉'这个词的",冲上热搜第一。
随着选秀节目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多成团失败或者成团却不红的选手,大多选择再次走上选秀舞台,由于自带粉丝关注,对于这类选手的讨论也就越来越多,最终诞生了"回锅肉"这一略显嘲讽语气的标签。
据了解,《少年之名》的84位选手里,有36位曾参加过偶像节目,也就是我们说的"回锅肉"选手。易烊千玺认为,再次或三次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不应该被冠以"回锅肉"嘲讽,他们重头再来的勇气反而值得我们尊重。
"回锅肉"这一标签,与其说是在嘲讽此类选手,不如说它嘲讽的是当下的偶像市场。在 "新品断货"的窘境下仍乐此不疲生产偶像的做法,聚焦到个体身上,"回锅肉"代表的更是这场资本游戏中别无选择的追梦者。
"少年图鉴"揭示选秀真相,练习生的汗水不值钱
"因为我们想表现的不是男团,而是少年,是不同样态的男孩子们。"
如节目总制片人都艳所言,做男团不是《少年之名》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记录少年百态。于是这个秉持"一片素心"打造的节目似乎在舞台呈现差强人意,转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播放选手的生活片段VCR。
节目中的选手,除了大量的"回锅肉",还包括从没接触过练习生训练的行业小白、自己摸索唱跳的"民间达人"等。特意为"少年图鉴"邀请来的但对唱跳并不专业的导师郭敬明,放言将整个秀场当作一场青春电影,在节目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做价值判断,抓取选手的人格魅力。种种迹象表明,节目似乎想直接绕过舞台呈现去完成男团的价值呈现。
这种看似矫枉过正的 "少年图鉴",实则揭示了这类选秀节目的一贯真相。偶像选秀综艺从来不是《中国好声音》或《歌手》,它比的不是"艺",而是"人"。早在《创造101》出来时,就已证明了选秀走红的核心在于靠人格魅力赢得粉丝支持,进而成功出道,而并不直接取决于业务水平。也就是说,"性格魅力、艺能潜力"一直存在于选秀规则中,《少年之名》只是将其拿出来公开审视并放大了而已。而"青春电影"这一注释则颇有解构与颠覆的意味,即真人秀本就是一场戏,我们何不就直接开机?
但是这一真相对于练习生来说是残酷的,这无疑是在宣告他们的汗水其实并不值钱,努力的程度与走红的概率不成正比。尤其是那些屡次上节目却仍然不红的"回锅肉"选手,很多都经历了漫长的训练期,其业务能力不一定就弱,外貌条件也并不差,甚至很多断层式C位出道的也是"回锅肉",如蔡徐坤、周震南。但走红这件事,就像是把自己掷入一场赌博中,用有限的青春不断试错,除了加注别无他法。
于是,他们从一个节目流浪到另一个节目,将自己投入到昼夜轰鸣的造梦机器中。这是他们在娱乐圈的生存方式,纵然只是跑个龙套,但也可以靠赶场表演维持生计,在黑夜中摸索着成为主角的微渺希望。而在他们背后,还有几万名境遇相似的练习生,甚至得不到被人看到的机会。
据腾讯新闻报道,中国的练习生其实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群体,目前有几万人,但是能出道的大概只占到10%,能成名的则连1%都没有。大部分练习生的薪酬也就是底薪加外务酬劳,再加提供吃住。在上海,他们大部分底薪是2000-3000元。
除了工资低,练习生成长为可以出道的艺人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时间。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残酷的淘汰机制,据报道,较早成立的乐华娱乐目前拥有一百多名练习生,他们要面对一周一次的密集考核,高达20%的淘汰率。
然而像乐华娱乐这样训练残酷、标准严苛,输送高质量选手的公司,今年的成绩却并不好。比如今年的《青春有你2》中,乐华输送了五位选手,其中成绩最好的金子涵甚至没有进入出道位。杜华也提到,在乐华的培养体系里,培养一个训练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前期投入超过千万。
那么当前期成本极高,后期变现路径又不清晰时,资本必定会重新审视,要不要继续大力培养唱跳艺人。当然,各大平台的偶像制造机却不会停止运转,将目光投向成本更低的素人或者自带人气的网红、影视演员成为新的选择,练习生的处境则越发尴尬。
"回锅肉"选手越来越多,选秀节目成唯一舞台?
《少年之名》第一期中,郭敬明提到,在场选手中有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原创作品,而那些成团后只经历过一两次舞台表演的选手,或许更多时候是在把新一轮的选秀节目当成打歌平台。
与音乐人和演员不同,唱跳艺人的作品是舞台表演。但即使是在2018年夏天"全民搞创"的盛况下,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推出的以"打歌"为看点的《中国音乐公告牌》和《由你音乐榜样》,也都没有被提升到平台的战略层面。第一季完结后,两家都没有表现出继续续订的意愿。何况今年的《创造营2020》反响不佳,投入资金搭建舞台的阻力会更大。
当偶像团体层出不穷的时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舞台却迟迟没有打造好,这是国内偶像团体后续运营乏力的关键因素。
据DT财经报道,刚刚解散的火箭少女101是国内获得最多后续资源的团体,包括3个定制综艺、10支单曲和2张专辑,还合体上了10个综艺。师弟团R1SE资源次之,拥有2个定制综艺、4支单曲和2张专辑。而到了NPC、UNINE和BlackACE,无论是资源还是热度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比如,直到解散,NPC只合体上过3档综艺节目,定制综艺也唯有解散前推出的《限定的记忆》;UNINE则只上过一档综艺;从优酷《以团之名》中走出的BlackACE,近期参加的音乐团体竞演节目《炙热的我们》则是他们出道以来唯一合体登上的综艺。
然而,即使是资源最好的火箭少女101,能有的舞台表演机会除了团体演唱会,基本只有综艺节目和例如天猫618晚会这样的商业演出。除了"神曲"《卡路里》的表演居多,被团队视为"回归"之作的第二张专辑《立风》中的主打歌《风》,只在2019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有过一次现场表演。
换句话说,这些遵循"饥饿营销"原则打造出来的限定团层出不穷,但由于后续运营乏力,出道后均面临着资源短缺、粉丝流失的窘境,甚至连基本的曝光机会都十分匮乏,这也导致这些团体大多只能"出道即巅峰",眼看着热度一点点消散。
于是,当参加选秀节目成为唱跳艺人唯一的舞台,选秀节目中的"回锅肉"选手必然会越来越多。
偶像市场面临"新品断货",爆款制造机却轰鸣不停
尽管国内流行音乐在基础设施环节的缺口如此之大,资本仍一股脑向"偶像生产"这一产业链上游环节涌入。《创造101》之后,选秀节目的类型越发集中,同类型的节目越发密集,这正是选秀节目从娱乐产业逐渐变成资本游戏的体现之一。内娱选秀进行到第三年,优爱腾三大平台出了8档类型节目,已经累计向市场输送近800名偶像艺人。这种工业化的模式也迅速将观众带入了审美疲劳的泥沼。
我们也看到,在如今的选秀大环境里,偶像风潮在骤热后逐渐遇冷,偶像市场遭遇"新品断货"。如张艺兴在《少年之名》中说:"前面淘完那么多了,哪还能出好苗子?"然而高额回报的诱惑下,要想主动选择喊停,谈何容易。此次《少年之名》的遴选范围直接将练习生扩大到"少年"这个范畴,节目组前后历时5个月,几乎是地毯式搜索才找齐84位选手。此外,爱奇艺的《青春有你3》也正在筹备中。
除了平台方,输送艺人的经纪公司也毫不退缩,各选秀节目的合作公司除了乐华娱乐、觉醒东方、匠星娱乐等选秀节目"常客",还增加了很多新玩家。在此次参加《少年之名》的45家公司里就有19家新入局者,其中12家以偶像经纪、艺人培训为主要业务,2家音乐类公司,还有2家影、音、艺均有涉及的综合型传媒公司,1家舞蹈培训公司,甚至还有与唱跳无关的泰国电视三台、广东南方粤语传媒。而此前,《创3》的33家输送练习生的经纪公司中,也有21家是新入局公司。而在这场新老玩家的前赴后继中,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制造出下一个爆款。
谈及偶像选秀中的"爆款",杨超越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闻澜文化净值才600万,同期亏损达到了154万,公司旗下唯一女团CH2,还因经营不善,成员纷纷解约。而当年杨超越成功出道后,艺人就撑起了闻澜文化近1.6亿的估值。2019年9月,传递娱乐出资9600万元收购闻澜文化60%股权,并与闻澜文化签下了为期三年的业绩对赌协议,以决定剩下40%股权的回购价格。
于是杨超越之后,资本发现了"非标准偶像"身上的爆款潜能,开始对于各种猎奇人设蠢蠢欲动。无论是《青你2》哇哦出圈的小作精虞书欣,还是《创3》站上舞台张口就哭的张艺凡,甚至是《乘风破浪》中的娇憨小雨,她们多多少少看上去都有那么点杨超越的影子。而《少年之名》以"少年图鉴"作为节目定位,则有点将此前的"非标准偶像"走红经验模式化的意味。
不同于韩国的练习生制度,在国内市场对偶像团体发展发挥关键作用的角色已经从经纪公司转变为具备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视频平台。因此,国内偶像市场要想推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不仅需要平台积极在上游开发IP,自主制作作品,也需要在下游搭建基础设施,设置流量曝光入口,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对偶像产业链的完善。
当选秀节目不是唯一舞台,偶像选秀类综艺也能将重心从"偶像生产"拓展至"偶像运营",也就不再有那么多选手需要经历一次次地"回锅"带来的焦虑与窘迫,偶像产业才能摆脱流量游戏的困境,真正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1.《那些成功出道的男团女团,现在怎么样了?》
2.《1.5万练习生直面娱乐圈残酷真相:红不红,看命》
3.《从<少年之名>84位选手、50家公司,透视选秀"终局"》
4.《<少年之名>选手资料库:"泛101系"史上最强回锅,能否逆天改命?》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