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加之后,OPPO又成立一个子品牌Realme,印度为主战场 | 钛快讯
钛媒体快讯 | 7月30日消息:前OPPO副总裁、负责海外业务的李炳忠今天在微博发文,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手机公司Realme。这类似之前从OPPO走出去的一加。
资料显示,Realme(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8年6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炳忠。股东信息显示,广东欧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OPPO企业名称)100%持股。
OPPO CEO陈明永还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送去祝福:带着热忱出发,海阔天高,祝福Sky,to be Realme!
李炳忠表示,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创建Realme的想法,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思考,Realme是谁逐渐变得清晰。他说,Realme要为年轻人提供潮流设计风格和强劲性能的产品。
此前据媒体报道称,Realme的始发站在印度。5月1日,OPPO在印度推出子品牌Realme,5月15日,第一代产品Realme 1正式发布。Realme已经在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上市头两个月后,销量便达到了40万台。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Realme已经占据了印度市场1%的份额。
另据时代财经报道,Realme 1在6月1日第一次销售时,2分钟便在亚马逊平台上售罄。而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亦显示,Realme上市仅一个月,就抓住了当地整体市场1%的份额,增速非常快。其负责人表示:“印度是Realme走向全球的第一站,也必须在这个潜力巨大且竞争激烈的市场取得成功。”
而印度同样也是“一加”的重要战场。2013年,曾经担任OPPO蓝光事业部总经理的刘作虎宣布创业,正式创办一加。主打国际市场的一加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品牌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目前从基本的产品定位来看,一加手机属中高端品牌,Realme走性价比路线,这更像是一个会跟小米抢夺印度市场的品牌。
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认为,Realme的重要意图是做一个更全球化的品牌。“Realme是(OPPO)重塑品牌形象,进军海外市场的策略。”
Realme掌舵人李炳忠,从2013年10月开始便担任OPPO海外业务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OPPO在全球范围内从最初的三个国家一直拓展到了31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多个国家进入行业前三,他也因此被称为OPPO内部的“福将”。
由此可见,多品牌策略有可能会成为手机厂商进军海外市场的新趋势。
以下是李炳忠微博全文:
再次出发,Realme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段时间,我仍然沉浸在手机领域,在筹备一家新公司。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些关于这家公司的消息,今天我也要正式向大家介绍,它就是——Realme。
从去年底产生创建Realme的想法,到现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思考,Realme是谁也逐渐变得清晰。
Realme是谁?我希望它是一个既能为全球年轻人提供潮流设计风格也能提供强劲性能的产品;我希望它是一个不随波逐流、充满率真的品牌;我也由衷希望它能成为一家让员工幸福、对行业发展有益、受人尊敬的企业。
尽管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以上三点,我只要想到就觉得充满斗志。
还记得去年10月在印度新年排灯节期间,我和当地同事们一起穿着传统服饰庆祝节日,大家围坐一起真诚祈福时,我回想起过去这些年在各个国家的经历,当时感触最深的是,语言、国界真的不是沟通的障碍,有些东西是共通的:比如笑容、比如真诚、比如好的产品。
在正式离开OPPO前,最近这些年,我都在负责OPPO全球海外市场的工作。从3个市场,一直做到31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能和全球的年轻人产生一些共鸣、得到他们由衷的喜爱,这是我五年前带着十几个人的团队去开拓市场时没有想到的,能让全球更多年轻人用上更好的产品,这令我倍感自豪。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去过很多国家,也跟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交流过,他们总会争先恐后表达对手机的期待,希望设计要够好看、性能要够强劲、还要能很好地代表自己的个性……所以我想,我们能做的还很多。呈现兼具强劲性能与潮流设计的产品,让全球更多年轻人体验到“科技”与“美”带来的愉悦生活,将是Realme接下来会做的事。
我今年四十出头,带着充满活力的团队开始创业,再次出发,我的行囊很重,负担很轻。
感恩我的青春岁月在OPPO度过,OPPO人对产品的极致打磨、对美的不懈追求令我受益良多。OPPO也给了我接触更大世界的机会,这给了我今天做Realme的底气和勇气。十八年来跟随Tony打拼事业,他的眼界、魄力、胸怀值得我永生学习。这些,都是我创业路上的行囊。
背着这些年给我的经历和阅历,今天的我却感觉又回到了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的那一天,和我团队里朝气蓬勃的小伙伴一样,充满了勇气和热情。能和他们一起并肩奋斗,我内心无比轻盈。
Realme凝聚着我们的热爱。
Realme,也期待你的热爱。
Sky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