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级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横评,Airpods pro不是最优解 | 钛度实验室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旗舰级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横评,Airpods pro不是最优解 | 钛度实验室

四款真无线主动降噪产品

钛媒体注:钛度实验室,是一档针对当前热门科技产品进行评测解读的栏目,秉承“有趣、有态度”的内容解读方式。有态度的深度内容,一键直达!

当你回顾2019年的科技硬件品类,“真无线降噪耳机”一定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即便它的首次登台并不是2019年,但毫无疑问在各大厂商新品的不断迭代以及多个产品的入局,整个“真无线降噪”市场真的“火”起来了。在这个领域当中,充斥着苹果索尼等科技圈“大佬”也有着小鸟音响、1more这些“音频玩家”,旗舰级产品的纷纷推出,表现差距究竟如何,相信大家也十分期待。
旗舰级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横评,Airpods pro不是最优解 | 钛度实验室

硬件参数

因此,钛媒体选取了四个品牌的旗舰级真无线主动降噪产品进行了一轮横评,型号分别是苹果AirPods Pro、索尼WF-1000XM3、1more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小鸟音响Track Air+ SE,全部都是各自在真无线降噪领域推出的最新产品。下面钛媒体将从设计、佩戴、降噪性能、音质来一一进行对比。

在此次横评当中,仍然以安卓系统的表现为主,这是因为Airpods pro与iOS系统客观存在着底层的优化适配能力,这点无论其他厂商如何去弥补、追赶,“原厂”的优势也很难被逾越。同时,基于蓝牙应用的全新解码与传输技术,也是提升音质表现的一个方面,安卓系统在解码这方面的支持上也更加全面。

外观设计:小巧体积更方便,开合方式也会影响体验

旗舰级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横评,Airpods pro不是最优解 | 钛度实验室

苹果外观设计

在这里,钛媒体分三个维度对它们的设计进行了对比:材质、体积、开合便捷度。先说外观的颜色以及材质方面,在四款产品中,1more与小鸟音响的产品均采用了黑色设计,索尼则提供了双色可选,苹果只有白色。
1MORE外观设计

1MORE外观设计

在外壳处理上,除了苹果以外三款均采用了磨砂纹理,在手感、摩擦力与指纹残留上好很多,为了避免指纹残留与刮花问题,很多苹果用户也只能选择加装保护套。值得一提的是,1more的耳机收纳盒除了磨砂处理以外,也是唯一一个采用金属材质的,因此在耐久度上会有一定的优势。
体积对比

体积对比

体积上,耳机收纳盒的体积很容易看出索尼是最大的一个,长宽高分别达到了78×28×55mm,如果在口袋中单独放置依旧没有压力,但如果与手机或者钱包放在一个口袋内,就会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异物感,不过索尼也是唯一一个装备了NFC功能的产品。
体积最小同时也支持无线充电

小鸟音响的产品在保持体积最小的同时也支持无线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体积与续航,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其中索尼单次续航为8小时,总续航32小时(未开启降噪),在开启降噪情况下,索尼和小鸟音响的产品续航时间相同,单次续航为6小时,总续航24小时,1MORE单次为5小时,总续航为18小时,苹果单次续航时间最短,达到4.5小时,总续航时间24小时。苹果、1MORE、小鸟音响的产品均支持无线充电,索尼并不支持但支持有线快速充电。
WF-1000XM3的外观

WF-1000XM3的外观

在主机部分,1more和索尼腔体都比较大,前者由于还带有耳鳍固定结构,因此在视觉上也更明显,苹果和小鸟音响均采用了更加小巧的主机设计方案,因此也使得收纳盒体积有了降低的可能,而耳机的形状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佩戴体验(这点在佩戴环节会进行详细评说),对于形状配色的设计,相信不同人也会有着各自的喜好,个人感觉苹果的白色配搭有较强辨识度,索尼的亚光质感处理最为出色。
索尼的设计无法直接立于桌面,苹果也如是

索尼的设计无法直接立于桌面,苹果也如是

在收纳盒的开合上,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思路,1more与小鸟音响的产品均有平底设计,可以在保持最大角度开合的情况下直接放置于桌面。苹果与索尼则没有“立式”设计,平时只能平躺放置,用时需要拿起后开盖、佩戴。
腔体设计

腔体设计

在近一个月的长期测试中,钛媒体发现通勤场景下无论哪一种方式,实际操作步骤均完全相同,但在办公室等场景内,显然可以直接从放置状态开盖的形式要方便的多。另外,四款产品均为type-C接口设计,和放置的情况一样,苹果与索尼只能“躺着充电”、而小鸟音响与1more可以“坐充”。

佩戴:苹果设计依旧独道,1more最为稳固

运动测试

运动测试

虽然四款都是主动降噪产品,但是被动降噪能力在入耳式产品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佩戴不仅影响舒适度,它也成为了影响降噪的关键因素。在设计的方向性上,1more和索尼从造型以及佩戴感受上更加偏向于运动型耳机产品,尤其是1more提供了额外的佩戴加固结构。
索尼佩戴时需要进行微调

索尼佩戴时需要进行微调

小鸟音响则采用了四款产品中最浅的入耳式设计,对于耳道的压力相对较小,苹果则是结合了传统aiepods与入耳式的设计,既有耳廓的支撑也有更深的入耳长度。另外需要说的一点是索尼在佩戴时为了更加稳固,往往需要先塞入耳机再进行角度微调。
佩戴AIrpods pro

佩戴AIrpods pro

从舒适度体验来看,小鸟音响产品对于耳道的压迫感是最小的,苹果入耳的导管部分也不大,整体佩戴舒适度可以,耳套建议选择正常尺寸。1more的结构虽然复杂但是很容易佩戴,整体佩戴稳固度四款产品中最好,时间太久耳廓会觉得有些胀,索尼在调整完佩戴后,紧密度不错,耳机套建议稍大一点,长时间佩戴和1more一样会觉得有点胀。
pro相比Airpods要牢固一些

pro相比Airpods要牢固一些

随后钛媒体又针对运动场景做了测试,最稳固的依旧是1more,相比之下,苹果、小鸟音响、索尼都要稍差一点,同时三者的稳固度整体在同一水平,应对慢跑都没有问题。在应对踢球、打球这样的剧烈运动中,苹果本身质量轻,强烈颠簸总怕掉出去,小鸟音响的浅入耳也有一些这种感觉,索尼的在稳固性上没有问题,但是在佩戴时有可能因为松动,漏音导致降噪效果下降。
细节

细节

在这段时间的长测中,综合各环节最好的是苹果,佩戴方便、久戴舒适,稳固表现也很不错,不得不说,在Airpods上出现的半入耳稳固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才让它的体验能够达到综合的最佳最佳和水平。其他三款产品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使用细节上的瑕疵,有些是佩戴不便,有些则是结构容易造成长时间佩戴的负面影响。

降噪能力:主观感受明显提升,彼此之间仍有差距

在飞机上进行降噪对比(看小桌板就知道)

在飞机上进行降噪对比(看小桌板就知道)

在这四款产品中,索尼属于该系列的第二代产品,小鸟音响则是在前代产品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升级(算是1.5版本),1more和苹果均为初次涉足该领域。在降噪所用的声学结构上,大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前后双麦克风反馈的构造,在此次测试中,均使用了较大的耳机套以获得最好的降噪效果。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四款产品均不像头戴式蓝牙耳机那样支持耳机自身音量调节,在连接同一手机的情况下,同等音量输出的声音响度并不相同,1more和小鸟音响都比较大,苹果稍微要小一些,而索尼是最小的。
主动降噪结构

主动降噪结构

在降噪的能力方面,只要开启四款产品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噪声降低感觉,不过在降噪带来的实际降噪感受上却有所不同。先说被很多人好评的苹果产品,它的降噪水平得益于深入耳式的设计以及不错的算法表现,在这几款耳机中,和索尼的产品表现比较相似,降噪覆盖的范围感觉会更加广泛一些,比如飞机运行时的换气声音。

而索尼的主动降噪能力也是第一梯队表现,就从算法和对于噪声的检测上,应该是强于苹果的,不过还是回到它在佩戴上的问题,在航班乘坐过程中,头部的动作的改变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耳塞的封闭性,因此降噪的表现有点受限,还是那句话:“必须戴好,戴牢固”。小鸟音响的耳机,在低频部分的降噪非常强势,应该是四款产品中最为明显的。
地铁通勤场景

地铁通勤场景

对于地铁持续的嗡嗡声或者是飞机舱内的部分声音有着明显的降噪效果,同时在低频部分的底噪问题上处理的也是最干净的,只不过“过黑”的低频表现,总会让人感觉到低频中偏高的频段相对于苹果和索尼没有那么明显,这可能也是浅入耳在提供小耳压与方便佩戴后,带来的一点弊端,也就是主动降噪能力很强,但是被动要稍弱一些。

最后来说说1MORE的产品,从整体的感受来说,它的降噪也是主动被动结合的比较紧密的,而且佩戴起来不容易出现问题,不过与同样采用高通方案的小鸟音响产品相比,两者降噪的硬件基础都很强,但在配套的算法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后续的固件应该可以更加强力,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要稍微弱于其他三款产品。

音质:索尼领跑,苹果还是那个苹果

动铁+动圈的单元设计

动铁+动圈的单元设计

首先,四款产品都具备蓝牙5.0功能,苹果在iOS上的蓝牙编码与延迟表现都很不错,但是放在安卓阵营中,既没有aptx加持更没有LDAC,这也是不建议安卓用户盲目选择它的主要原因。1MORE、小鸟音响的产品都支持aptx,而索尼则支持到AAC和SBC。

在声学结构中,索尼和1MORE在声学的结构上都采用了双发声单元的设计,采用动铁+动圈的配置。1more的整体声音低频量感较多,耳机的解析力比较突出,人声没有过分突出,在很多歌曲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人声与弦乐类乐器的声音分离,歌曲的配乐信息量因此显得十分丰富,横向的声场在四款产品中属于空间较大的,不过这样的风格会让我个人感觉音乐整体性弱了一些。
App中也提供了丰富的音效调节

App中也提供了丰富的音效调节

另外,耳机大动圈单元在低音下沉给人的冲击力方面稍显松散,不过这个就要根据个人的的听音风格以及喜好来决定了。苹果产品的整体解析力相比其他产品仍然能够感觉到不足,尽管是小编制音乐也能感觉到声音的细节不够丰富,声音的层次感与定位感也比较弱,三频中高频的表现较弱,整体调音风格还是有点“白开水”的表现,基本上流行、轻音乐都能驾驭,但既不会让你跟着节奏摇头晃脑,也不会为歌喉情感所感动。

同样是单动圈结构的小鸟音响产品,相比苹果声音的细节就要详细的多,同时,频段相隔的声音分离度也好不少,只是比起动铁+动圈结构的两款产品,解析力稍微弱一点。对声音的染色并不多,三频分布较为平均,低频下潜与冲击感较好,因此在节奏音乐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声音总体来说很自然,适用的曲风范围很大。
音效设置界面(小鸟音响)

音效设置界面(小鸟音响)

索尼在这个环节的表现是四款产品中最为出色的,对于双单元的调教没有1more那样的分离感,整体性更强,声场边界较为凝聚,在中频与低频部分声音的处理上,有着偏暖的着色,中频的表现厚实且信息量丰富,低频则保持了一贯的动感。如果只聆听以高频部分声音为主的歌曲,它的声音表现不如小鸟音响,但对于大多数音乐而言表现更为讨人喜欢、更加扎实,更加符合个人的胃口。

总结一下,索尼和小鸟音响在这个环节的表现都很不错,索尼更加年轻化,中频厚实,解析出色,小鸟则更加强调均衡、耐听。而1more本身的素质并不差,只不过在调教方面较为个性,喜欢声音强分离感的人一定会喜欢,苹果则一如既往的白开水,抛开个人喜好而言,它从声音素质来讲也是垫底水平。

总结:苹果买苹果,安卓可选多

评分

评分

对于苹果用户而言,还是那句话有钱就买Airpods pro吧,硬件上的优化是可见的差距,只是音质确实一般。安卓阵营的可选项很多,对于入门用户来讲,1299元的1MORE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性价比确实不错,比AirPods Pro便宜1千多,该有的功能一应俱全,不过在产品的细节处理上,还有一点进步的空间。

如果价格往上提,电商价格普遍1499元的索尼WF-1000XM3在音质和主动降噪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只不过体积稍大,没有无线充电。如果本着“全都要”的态度,那小鸟音响Track Air+ SE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主动降噪、体积还是佩戴,都很不错,但是价格也要贵一些,达到了1898元,适合预算充足的用户。(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摄影/邓剑云,编辑/项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