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被责令整顿,利益和压力面前,如今只剩一声叹息
【钛媒编辑/王玄】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日向社会通报了对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敲诈案件的行政处理情况,其中21世纪网被责令停办,《理财周报》被吊销出版许可证,《21世纪经济报道》被责令整顿。
此次广电总局责令整顿并不是一蹴而就,事实上自2014年9月3日以来,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先后有多人被上海市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中有21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案件发生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开展行政调查。
经查:21世纪网和《理财周报》主要负责人勾结公关公司,指使新闻采编人员以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负面报道相要挟,迫使相关企业签订广告认刊书、服务协议,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查明,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还存在采编和经营不分等违规问题。
媒体保护费乱象
2014年9月4日,21世纪网主编等人涉嫌通过有偿新闻非法获取巨额利益,被立案侦查。
警方调查发现,自2013年11月以来,21世纪网主编刘某、副主编周某以及部分采编经营人员,勾结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财经类公关公司,对于愿意做“正面宣传”的企业,对其收取高额费用,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发布负面报道进行恶意攻击,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区市的数十家企业。
之后,事件进一步扩大至整个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21经济报道、21世纪网、理财周刊家财经媒体接受警方调查,21世纪报系总编沈颢、总经理陈东阳被警方带走。
沈颢也很清楚自己被调查的原因: “一是通过负面新闻逼迫企业支付合作费用,二是收取企业的保护费 ,承诺不对其进行负面报道。”
根据调查显示,有200多家公司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收取高额“广告费”。其中一家企业表示,登一篇文章或广告要几十万元,如果不合作则会被进行负面报道,恐怕负面报道会影响公司上市只能拱手交钱。
不合作的企业中属农夫山泉最具代表性:2013年3月14日,21世纪网发出了一篇针对农夫山泉的负面报道。农夫山泉进行了公开澄清,但并没有跟21世纪网做私下沟通。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暴风雨,在随后的3个月内,21世纪网对农夫山泉的水源、质量标准等问题总共做了19篇负面报道。为此,农夫山泉遭受了很多质疑,销售受到很大影响,据估算利润损失达数亿元。
非法牟利背后,是高压的考核模式
根据21世纪网总裁刘冬的供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从2011年开始,公司领导下达了营收业务考核指标,“每年是八九千万元,完成情况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
沈颢供述:“如果按照合法的经营方式,是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我定下如此高的比例,其实是利用考核指标这一工具,鼓励甚至逼着他们用负面报道和‘有偿不闻’的方式拉合作客户。”
根据沈颢的供述,很多媒体人明知新闻敲诈涉嫌经济犯罪,但这却是媒体圈一种普遍行为。出于“公司生存的利益”的考虑,他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
在事实和观众之间,新闻人充当了“把关人”角色,他们选择报道或不报道,掌控着内容的取向,如何更好的向观众还原事实真相是他们的使命。大多新闻人在最初都坚持这正义和良知,但21世纪传媒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某些压力和利益面前,有些人却丢掉了基本的新闻操守。如今,只剩下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