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洗牌加速,“死亡名单”不断拉长
2016年最热的话题是谁还没进入直播行业。而在2017年,讨论的焦点则是谁还能留在直播行业。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在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低门槛福利的同时,一大批直播企业诞生,加之资本的热捧,迅速催熟了直播市场。在这种趋势下,直播开始向人们生活中渗透,一时间“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写照。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直播就经历了成长、爆发、衰落、洗牌的全过程,盛景不复。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直播行业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资本不再对直播无条件追捧,而是收紧了钱袋。而更多的用户,也逐渐从追捧转向了平常心。
虽然直播行业没有出现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但也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直播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关停,就像光圈直播倒闭、映客卖身,都只是直播洗牌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回顾一下在过去一年里,直播市场究竟有多少玩家火爆登场又黯然离开。
从百花齐放到偃旗息鼓,也许只是咫尺距离
自2014年开始,直播行业迎来拐点,PC端的秀场直播渐渐褪色,移动直播转而变得更时髦。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赋予了移动直播天时和地利两个必要条件。
不过,移动直播没有立刻对传统秀场取而代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移动直播在2016年迎来爆发。由此,也引发了直播行业的一股创业热潮。
这其中不乏BAT等巨头的身影:百度独立运营百度视频,引入名人发展直播,还将直播与旗下业务,如地图、视频等相结合;阿里围绕核心业务电商推出淘宝直播和天猫直播,旗下来疯直播则涉足泛娱乐直播;腾讯除自家NOW直播、企鹅直播和腾讯视频的直播功能以外,还投资了斗鱼、龙珠等直播平台,覆盖了游戏、体育、明星、泛娱乐等多个维度。
此外,360孵化了花椒直播;一下科技的一直播与微博相互捆绑;自带话题的王思聪做了以电竞为主的熊猫直播;YY旗下有YY Live和虎牙两个平台。就连以内容分发起家的今日头条也希望在直播行业分一杯羹,上线了火山直播(现已嵌入火山小视频)。
巨头的入场让直播行业持续沸腾,根据《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从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直播领域的投资金额增长将近400%,同期的互联网行业只有25%的增速。这样的增速足以证明,2016年第四季度以前的直播行业备受资本青睐。
由于资本追捧、巨头入局,以及行业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直播行业,由此引发了直播行业的“千播大战”。玩家不断增多,直播所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游戏、泛娱乐、体育、教育、财经等细分领域都有所涉及。
在这种情况下,直播的用户规模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6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而用户流量背后,自然是相对应的市场规模。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仅泛娱乐直播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8.3亿元,同比增长180%。
有用户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利润。这样的直播市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2016年的风口。
然而,金钱驱动下的直播行业,很难回避野蛮生长带来的阵痛。资本加码让众多中小直播平台仓促上线,而门槛最低的泛娱乐直播领域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行业问题也随之暴露。比如很多直播平台的主播都存在衣着暴露、低俗猎奇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直播“造娃娃”、“飙车”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内容。
也正是直播平台的这种表现,充分印证了什么叫“no zuo no die”。
2016年1月因为发生了直播“造娃娃”的恶性事件,斗鱼被相关部门约谈,并要求整改。2016年4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约谈了斗鱼、YY等平台。
2016年7月,斗鱼、虎牙、熊猫、龙珠等多个平台又被约谈。而直播平台因为内容或主播问题被约谈的情况,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发生。
此外,直播平台巨额投入却难见盈利的尴尬局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凸显。微博 CEO 王高飞曾对外透露:“直播的流水差不多要做到一个月 2 亿或者 3 亿以上才会有利润。”而能把流水做到上亿的直播平台,也是屈指可数。
因为盈利难,以及行业监管严格等因素的影响,直播行业的热度逐渐降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投融资次数的减少。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直播领域共发生投融资41次(近八成平台处于A轮前,包括A轮),而到了第四季度,融资次数就仅发生4次。
倒在血泊中的追风者,白骨已堆积如山
“直播起于秀场、闻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内容、赚钱于打赏及广告、疏于监管、变现于上市、衰于互相拆台诋毁、触礁于色情、亡于下一代技术兴起。”梦想直播CEO、原花椒直播CEO吴云松的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直播行业的发展历程。
也就是说,色情内容和变现方式,以及新技术的兴起,都会对直播造成严重的冲击。而自2017年初开始,短视频迎来第二春,增长势头盖过了直播,资本关注度、用户热度正在赶超直播。直播行业的洗牌期已至,大批不具备竞争实力的跟风者被淘汰出局。
据懂懂笔记不完全统计,直播行业关停的平台可能超过100家,其中包括自身经营不善倒闭的和不符合规定被强制关闭的,仅今年上半年各部门就依法关停了72家平台。而这只是已经死亡的众多平台中的一小部分,名单还在不断拉长。部分名单如下:
其实,即便没有短视频的兴起,直播行业也已经问题重重。而导致直播行业遭遇如此境况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同质化严重,泛娱乐直播最为明显。
由于泛娱乐直播是直播行业准入门槛最低的一类,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和人员,就可以开展直播。因此,在直播行业最鼎盛的时期,泛娱乐直播的参与平台最多,一个平台上的主播能够给用户提供的内容与其他平台主播无异,这就导致用户没有留在某一平台的必要条件,除非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网红主播。而泛娱乐直播因同质化内容而无法杀出重围的平台中,YY旗下的ME直播算得上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二,盈利困难,缺乏资金实力。
在2016年直播行业火热的时候,有一定用户量的平台几乎都会拿到融资,因为投资人看重的是流量背后的变现。但是,直播如火如荼的另一面,却是平台变现难的尴尬。而这种情况,正是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不会继续扔钱。
在这个阶段,没有背景单打独斗的平台,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比如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的光圈直播,创始人张轶也只是回应了一句“创业维艰,一言难尽”。
第三,日益趋严的政策,对行业产生约束。
直播行业的野蛮生长,内容的粗俗鄙陋,频繁抵触政策红线,这使得相关部门对直播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比如2016年9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 11月4日,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和黑名单制度;12月12日,文化部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网络表演单位、表演者和表演内容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定等等。
这些规定的陆续出台,无疑会对直播行业产生限制,尤其是那些打色情、猎奇擦边球的平台。而且,持证上岗的要求,就会把一大批不具备资质的平台砍掉。
因为自身发展缺陷和外部客观原因,使得直播行业的热度仅维持了一年,战场上就已经白骨累累。而细数如今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有背景、有实力的平台。只不过,即便是在洗牌中存活下来的平台,也要尽快找到独特的内容优势和清晰的盈利模式,只有保障用户流量和变现能力,才是活下去的必要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