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私有化事件再次复杂化,尴尬处境下的平安信托将如何化解?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昨日,关于平安信托涉嫌垄断交易或被商务部审查的报道,让业界注意到了平安信托买下汽车之家股权可能还存在资本问题的变量,尤其是在汽车之家管理层已明确表达出对立情绪的背景下,平安信托要想实现资本变现将会困难重重。

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的矛盾与尴尬还是没能化解

现在来看,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之间的关系正朝激化方向发展,在前日秦致发出的汽车之家封内部信虽然未直接点名平安信托的外来入侵,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防卫意识。汽车之家董事会已经开始评估管理层联合三家投资机构发起的私有化邀约,这说明在此前这段时间平安信托尚未能与汽车之家管理层就私有化问题达成一致。

秦致在信中明确强调,“由于缺乏沟通,大股东的退出行为和管理层以及其他公众股东的行为并非步调一致,几方之间对于汽车之家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并未形成共识。”甚至用“汽车之家正经历着自成立以来最突然的一次资本变局”来形容平安信托收购澳电所持汽车之家股份这件事,可见双方目前的对立状态。

“只有让深刻理解企业DNA和互联网业务的运营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为企业和自己的未来担负起责任,才是互联网企业保持自我颠覆的动力、持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保障。”公开信中的这句话是一句双关语,一来是说现有管理层更懂汽车之家,二来是在暗指平安不懂互联网。在一封经过深思熟虑的内部信中采用这样的表述,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这封内部信一经曝光,平安信托会变得更加尴尬,现在最难做的就是夹在中间的澳电,虽然在秦致的公开信中也肯定并感谢了澳电,但澳电不经过汽车之间管理层同意就毅然决然的将股份转售给平安信托才使得这件事发展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免会产生一个关键疑问,当初澳电为何不与汽车之间管理层沟通就决意将股份转手给平安信托,而平安信托为何也不打听一下汽车之家管理层的态度就直接接手,难道这背后是有什么不能让汽车之家管理层知道的协议么?

平安信托收购汽车之家控制权的资本因素被放大

根据平安信托的最新财报信息来看,其在2015年营业收入62.87亿元,同比增长48.35%;净利润实现31.09亿元,同比增长41.96%;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规模5584.35亿元,同比增长39.66%;投资收益20.92亿元,同比增长54.16%。募资能力极强财力如此雄厚的平安信托,从澳电手中收购汽车之家47.7%的股份所需要的16亿美元资金根本不算是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根据现有政策,这笔交易还能不能顺利达成,达成之后能不能顺利的私有化再回归A股。

资本市场的问题说简单也容易,说复杂也困难。当一切顺利时,很多问题看起来只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当阻力出现导致资本行为无法顺利运作时,各种法律条文、监管政策、责任义务等因素都可以成为投资行为的绊脚石。在平安信托收购汽车之家控制权这件事上,刚开始大家都认为只要澳电坚决执行原有协议,汽车之家的控制权就可以顺利易手,而当汽车之家管理层始终采取对立姿态时,那些原本被忽视的资本行业的细小问题则逐渐让不差钱的平安信托陷入了“钱”的问题。

根据《汽车之家回家道路阻且长》一文来看,拆解VIE、借壳上市、反垄断法、资金出境等都成了平安信托收购汽车之家47.7%隐患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此前别家公司的投资并购、私有化、借壳上市等过程中都未曾出现的,为何偏偏在平安信托收购汽车之家股份时却成了阻碍性的大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管理层之间存在极大相互配合的可能性。

从前日秦致发布的内部信来看,汽车之家管理层上下已经达成一致,而且得到了公司内部员工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平安信托会成为汽车之家的大股东,也不可能撤掉整合汽车之家管理层。如果连汽车之家董事会都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无论是短期内私有化还是未来借壳上市都不可能顺利开展。

平安信托买下汽车之家控制权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现在外部舆论压力逐渐导向平安信托,但至今平安信托也没正式回应收购汽车之家47.7%后的长期打算。此外,从秦致的内部信中可以发现,平安信托甚至还没有与汽车之家管理层进行过深入沟通,所以才导致汽车之家管理层的激烈反弹。

在外界看来,平安信托从澳电手中收购汽车之间管理权是为其自身在汽车产业链里的二手车、车险、车贷等业务发展提供助力,而在汽车之家管理层眼里,平安信托的投资行为存在短期套现的可能,这对汽车之家的长远发展不利,所以必须要采取反制措施。

平安信托总经理冷培栋曾表示,2015年平安信托在轻资产模式的指引下,努力实现从资金的提供者向资产的管理者转型。那平安信托买下汽车之家控制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出发,还是想具体参与到汽车之家的运营管理当中?

事实上,在目前双方关系对立情绪日渐浓厚,始终无法达成战略共识的背景下,无论平安信托最终目的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汽车之家管理层不能接受。因为不管平安信托是想从投资的角度短期利益最大化,还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服务于平安集团的其他业务都会与汽车之家管理层产生矛盾冲突。

有上海家化的案例在前,汽车之家管理层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平安信托以友善的态度愿意和解,那汽车之家管理层要不要接受对方的善意?要知道当初家化在引入平安信托时的蜜月期内也曾有过对未来美好的期许,但最终因发展意见不一致才清洗了家化的原总经理。

汽车之家现在肯定也有担忧,如果与平安信托和解的话,等到对方在汽车之家内部站稳脚跟之后,会不会重演家化那一幕?

无奈之下平安信托还可再度易手汽车之家控制权

如果双方态度再持续恶化下去,平安信托与澳电能不能顺利完成股权交割都成了问题。按照澳电此前的态度,已经是铁了心的想从平安信托这里套现离场,而平安信托也需履行协议,但现在汽车之家管理层的对立情绪会让平安信托手中的股权变成烫手山芋,如果最终双方还不能达成一致,对于平安信托来讲再度转售汽车之家股权或是最好的方式,而且汽车之家管理层已组建了私有化财团,这是平安信托出让手中股权的最佳出口。

实际上,在对互联网电商公司投资收购再转售方面,平安信托已有经验。10年时平安曾以8000万元收购了1号店80%的股份,当时是为平安医网、平安药网的发展做配套辅助,这么看是不是与今天买下汽车之家控制权的目的和方式有点像呢?不过,不同的是当时1号店并不排斥平安,但收购1号店后也未能让平安医网、药网取得成功,最终平安凭借将1号店转售给沃尔玛大赚特赚一笔。

此前,百度知道上经济金融分类达人葛丽还曾透露了一个有意思的段子: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11年11月,时任平安信托直接投资部副总经理的陈刚用1号店全国销售网络作为谈判条件,答应1号店将为上海家化提供全国分销渠道,最终帮助平安成功入主上海家化。

而如果此事当真,按此推测,会不会发生平安借助汽车之家的网络营销和销售平台的能力进驻某汽车厂商的事情呢?以平安的资金实力收购一家小汽车厂商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这之前还要先解决与汽车之家的矛盾关系。

如果,平安与汽车之家陷入无解的对立关系之中,平安转售汽车之家股份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价格合理,这次全当投资行为,完全可让平安信托再小赚一笔。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科技不吐不快,微信公号:tucaokeji】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