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简斯维尔》:一座小城折射美国的兴衰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书评】《简斯维尔》:一座小城折射美国的兴衰

作者:艾米·戈德斯坦  担任《华盛顿邮报》特约撰稿人超过30年,获得过众多奖项,包括2002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近来,中美之间的冲突频频上新闻。美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提芬罗奇(Stephen S.Roach)在《中国观察》撰文指出:

“今天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已经远远超出了大约30年前对日本的攻击强度。华盛顿(指美国政府)宁愿在财政政策上如此鲁莽,也不愿向美国公众坦白——他们宁愿把这样一种策略的后果归咎于其他国家的贸易行为,也不愿认真照照镜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的,某种程度上,对外宣战是一种转移国内矛盾屡试不爽的方法。但枪口一致对外,美国国内面临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2016年,毫无从政经验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精英阶层大跌眼镜。他们不敢相信,经验老到、连媒体都觉得胜券在握的希拉里,败给了毫无执政经验、颇有民粹主意倾向的商人特朗普。

在受够了奥巴马政府对于非法移民、硅谷高科技和华尔街财阀的拥抱后,美国千千万万的蓝领阶层用手中的选票一票票把特朗普送上了总统之位,他们相信了特朗普在竞选时的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重振美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让工厂重新开回美国。是的,那些在遭受巨大经济灾难,经历了制造业衰败的蓝领阶层寄希望于特朗普为他们描绘的美好世界

但是他们或许都忽略了,纽约出生、从小生活优渥的富二代特朗普,也许从来就体会不到蓝领阶层的切肤之痛。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商业模式,特朗普和蓝领们几乎隔着一条鸿沟。

2008年经济灾难之后,大家看到了股市的崩盘、信贷的破产、失业人口的激增……却很少有人去关注社会体系崩溃之后的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那些身处其中的人,危机过后的10年,有些人还在苦苦挣扎着。

特朗普的当选揭开了美国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大空头”的背后,那些付不起房贷的美国中产阶级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场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造成了大量的公司倒闭、破产,侥幸逃过一劫的也元气大伤,大规模的裁员,缩减开支,一时间非农就业人数骤降,失业率大幅上升,而这些失业者大多数是工人,最高的时候失业人数可能多达600万。

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美国仍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许多的美国中产阶级曾在一夜之间变成失业者,重建之路也异常艰难。

《华盛顿邮报》的资深记者艾米·戈德斯坦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开始关注美国的失业问题,她选择了聚焦美国一个特别典型的工业小镇“简斯维尔”,在金融危机之前,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依靠在工厂工作来谋生,工厂的福利和薪水都足以支撑他们的家庭开销,对于很多人来说,工厂的工作尽管枯燥无聊,但却没有能够比得上这里的工作了,在自己熟悉的小镇,有家人、孩子还有稳定的薪水。

简斯维尔最大的工厂就是通用汽车在此建造的汽车装配厂,此外,还有派克钢笔厂和一些小的制造汽车零件的工厂。可以说这些工厂养育了简斯维尔的几代人民。

对于工厂工人来说,工厂的关闭几乎是毫无预兆的,2008年的6月2日,工人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走进工厂,打卡上班,忽然间所有工人被要求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工厂二楼集合。然后他们收到了工厂关闭的消息,来自底特律的通用汽车的高层向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

“工厂将会在2010年停产,通用汽车将彻底关闭在简斯维尔的装配厂。两年后停产的消息已足以令工人们焦虑了,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0月,通用汽车的高管再次来到简斯维尔——通用汽车的状况比四个月前更加糟糕了,公司决定在10周后就关闭工厂。”

一家开了85年的工厂就这样宣布了它的终结。不仅如此,更加令人绝望的是,简斯维尔的其他工厂,比如轮胎厂,都是依附通用汽车装配厂而建的,这些工厂也受到了连带影响,简斯维尔人民一时间失去了经济支柱。

工人失业之后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孩子不再需要放在托儿所,托儿所也只能关门,工人们都能在家自己做饭了,餐厅的生意也不如往常……

对于那些孩子还在上学,还要支付房贷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在电影《大空头》里,华尔街的几位投资鬼才,在2007年信贷风暴之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而次贷危机之后,大量的逾期债务,很多人也为付不起房贷而逃离,很多地区就像是一座“空城”。

在简斯维尔,情况也不容乐观,无法负担住房贷款的人们在草地竖起“待售”的木板。在有一人失业的家庭中,每三户就有一户无法继续偿还贷款或支付租金。 1 / 6 的家庭为了节省开支搬入亲戚或朋友家中。有些家庭甚至没能找到

“逃生方案”。 到 2009 年下半年,简斯维尔递交个人破产的数量翻了一倍。

对于那些曾经生活无忧的工人来说,一下从小镇中产被迫破产,个体和家庭的命运也将发生不可控制的变化。

抑郁、自杀、与家庭分离,在简斯维尔上演的现实悲剧

简斯维尔的工厂关闭之后,许多失业工人甚至幻想过工厂重新生产运转,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和越来越多的确定信号,工厂重开成了一个等不到的希望,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再就业。

对于简斯维尔的失业者来说,再就业有两个途径:一个去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或者是新技术,以谋求新的职位;另一个选择,则是去距离简斯维尔几个小时车程的周边城市的工厂工作,如果恰好有这个机会的话。

对于在小镇生活了数年的简斯维尔人来说,第一个选择似乎更加稳当,运气好的话,还能够获得政府工作。

一位失业者克里斯季就选择了去职业学校重新学习,她想要像自己证明:37岁的她还不至于太老,她还可以重新站在起跑线上。

在职业学校里,她还遇到了一个很谈得来的好朋友巴布,即便不在学校,她们两也经常通话,谈论生活、作业、课堂教学。并且都在职业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都成为了职业学校的荣誉毕业生,再就业的时候甚至都通过了与400人的竞争,获得了一份服务于政府的工作,成为了16.47美元时薪的监狱惩教警。

听起来克里斯季与巴布的再就业似乎很顺利,但是去了监狱工作的两个人,生活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巴布在监狱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产生了恐惧,一份享受着公务员福利的工作正在逼她走向抑郁。她逐渐意识到,在监狱日复一日的工作正在侵蚀她自己,她宁愿去帮助那些现实中的人,也不愿在这里保护犯了错的人。于是巴布选择了辞掉这个职位,又重新回到了大学,修了社会学并且获得了一份新的为社会服务的职位,虽然这个职位的工资比在监狱低了40%,不如在工厂工作时的一半薪水。

但巴布无疑还算是幸运的,大多数的人没有她那么多能够给自己缓和的时间,也无法靠这么低的薪水养活家人。

克里斯季就需要监狱的工作来帮助她维持生活,但是她的人生却也因为这份工作而改变,长时间监狱的工作,她不得不与犯人打交道,在这期间,她与一位违反反缓刑条款的囚犯产生了暧昧关系,她给他送食物,送大麻,还往他监狱的账户中存钱,让他购买洗漱用品。

当这个囚犯出狱的时候,甚至要求克里斯季给他买辆车,否则就向克里斯季的丈夫坦白他们的关系。尽管克里斯季还企图隐瞒,这个关系注定是藏不住的,夏末,罗克县警长鲍勃·斯波登接到上司的一份报告:一位惩教官和一位囚犯存在不正当关系,其他囚犯正在谈论此事。

在距离克里斯季40岁生日仅剩五天的时候她被停职了。

几天后,克里斯季服用医生开给她缓解背痛的肌肉松弛剂。她一口气吃下平时服药量 10 倍的药片。此外,她还服用了近 20 倍超正常量的抗组胺药可他敏。

在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宣布了克里斯季的死亡,而就在宣布克里斯季死亡的七分钟后,验尸官接到了一个电话,让她赶紧去往另一个医院——又是一场自杀。

撑不下去的人选择了死亡,继续撑下去的人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在简斯维尔已经找不到合适工人们的工作了,特别是还有孩子在上学的家庭,考虑到去职业学校学习出来能够再就业的概率也很低,他们必须想办法度过家庭危机。当离简斯维尔4个小时车程的堪萨斯城的工厂向他们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大多数的工人都选择了接受。

这些去堪萨斯城工作的人们,一周只能回一次家,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妻子、父母?是谁将他们推出家门?又有谁能理解他们为了保护家人而选择了离开家乡?

经济不景气足以撕裂一座适应性很强的城市,也足以撕裂一个家庭,有些孩子父母都面临生活的困境。在派克高中,一名教社会学的老师发现有一个名叫莎拉的一年级女生经常迟到,而且日益消瘦,后来,莎拉才告诉老师,她的母亲离家出走,留下她和弟弟,家中既没电,也没吃的。像她这样无家可归的孩子并不是个例,仅在派克高中,就有至少五六个这样的学生,还好学校,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但是那些没有上学的孩子呢?他们就只能等待政府的发现与救济,如果连父母都抛弃了他们,他们还能选择相信谁呢?

文化衰败、经济崩溃,失去曾经的生活的美国普通人

两年前,《乡下人的悲歌》戳破了美底层无法实现真正的阶层跃迁的真相,撕裂了美国底层的标签伤口。

一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和一个原本好好的,却突然衰落的家庭,后者对人本身的打击无疑会更大。大多数的美国蓝领工人难以逃离世袭贫穷的枷锁,他们能够跃升的机会无非是教育,但是出身本身又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学习环境,能够实现跃升的人屈指可数。

更加令人绝望的是,即便像《乡下人的悲歌》中的万斯一样,经过个人努力和实现了“脱贫”,在思想层面,他的出身就像是一个系在他心里的枷锁,在很多时候,限制他的发展,也让他自己感到无奈。

美国这个以思想文化自由自居的国家,不过是精英阶层的天堂,无数的简斯维尔人民还在为生活,为温饱而奔波,更多的底层在看不见的角落流离、堕落。他们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努力获得别人原本就拥有的生活。

2008年之后,美国的贫富差距更大了,大多数富人的生活其实没有受太多的影响,银行甚至复苏的很快,而真正受到影响最大的,真正的受害者,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失去了工作,房屋被收回,只能假装充满希望的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

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为什么要由他们来重建?房发行屋债卷是银家们的把戏,经济危机是制度的破绽,而这些只不过是在遵循自己生活轨迹的人,却无缘无故就失去了原来的生活,与其说是生活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不如说是美国社会,给了它的人民一击闪电。击垮了经济,也击垮了这里的人们。

2016年的简斯维尔和它的人民还在努力重建,时间让他们习惯了与家人的分离,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财务状况比大衰退之前要糟糕,很难找到和之前一样薪水的工作了,还有人依然没有找到工作,许多失业的家庭中有人出现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次贷危机后的十年,他们仍然没有完全从阴影中走出来,十年间,简斯维尔人民做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那注定是他们已失去的回不来的过去。

艾米·戈德斯坦记录了简斯维尔从2008—2016年间的真实情景,记录了一场经济灾难给美国一个工业小镇带来的影响,没有人宣称对这场灾难负责,但是他们必须一起面对,政府、工会、企业他们为何依然没能解决这些曾经的问题?

简斯维尔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美国,处处都是简斯维尔,“鬼城”底特律就是简斯维尔的一个放大版本。

《纽约时报》在介绍《简斯维尔》时如此写道: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当今美国实体经济的现状——除了有关股市新高、税收政策或最新亿万富翁名单的新闻之外——请花点时间看看这个这个真实的故事,这个真实的美国世界。

 【本文来自于《简斯维尔:一个美国故事》,作者为艾米·戈德斯坦  担任《华盛顿邮报》特约撰稿人超过30年,获得过众多奖项,包括2002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简斯维尔:一个美国故事》将会纳入钛媒体Pro版书库,敬请大家关注前沿书库的上新动态~每位Pro专业用户一年可以在书库中任意选择三本书,由钛媒体免费赠送哦~

点击链接、登录,进入“前沿书库”选书:http://www.tmtpost.com/pro

  • 人工智能相关好书:http://www.tmtpost.com/3122712.html
  • 创业事项相关好书:http://www.tmtpost.com/2788508.html
  • 培养领导力相关好书:http://www.tmtpost.com/2678549.html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书评】《简斯维尔》:一座小城折射美国的兴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