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技术到底有没有用?荣耀Play游戏性能实测 | 钛极客
荣耀GPU Turbo图形处理加速技术
上个月23号,华为著名“大嘴”余承东又在微博上爆料,说有个“吓人”技术要公布,一时间在网络上传的非常吊人胃口。
终于,在6月6的发布会上我们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荣耀Play手机,同时“吓人”技术GPU Turbo也浮出水面。
荣耀首款搭载GPU Turbo技术的Play手机
在荣耀Play手机的发布会上,余承东形象的将GPU Turbo技术比作“手机里的涡轮增压机”。并表示,它可以让手机增强60%的图形处理能力,并且降低SOC30%的功耗,有效控制发热量。
让手机的图形处理能力提升60%
提升手机图形处理的同时,降低SOC30%的功耗
说白了,其实GPU Turbo这项技术就是联合手机的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同时调教,最终实现“单线程超过多线程”的效果。
手机不用搭载性能多强的硬件,利用GPU Turbo也能超频出更好的体验效果。最后,再降低功耗控制大型游戏的发热量,发热量降低了,帧率也就稳定了,游戏画面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游戏助手加入4D智能震感功能
为了验证这次老余有没有吹,我们也在拿到荣耀Play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实测。怎么测呢?当然是看玩游戏爽不爽了。
先来说硬件,荣耀Play采用10nm工艺制程的麒麟970旗舰处理器,内置独立人工智能NPU,具备AI学习能力。内存方面4GB+64GB起步,内置3750mAh电池,可满足最长1.5天的使用时长。系统上,荣耀Play搭载基于Android 8.1的EMUI 8.2全新智慧系统。
为了更好的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当然要打开游戏助手的免打扰模式,防止信息和电话的打扰。(好好玩游戏,当然要屏蔽老板的工作信息)
咦,这个4D智能震感是什么新功能?匹配枪械射击时,手机会智能匹配不同的震感?好一起开启。
刺激战场最高运行HDR高清画质+高帧率模式
第一个测试的游戏当然是时下最火,我最拿手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了。画质选择最高的HDR高清模式,帧数选择最高,要玩就玩最佳体验。
游戏过程提供更清晰分辨率
高画质模式下,游戏运行非常流畅
最高画质下“吃鸡”玩的就是爽,高分辨率看远处的敌人更加清晰,800里开外就能看到可怜的猎物。8倍镜+AWM瞬间开镜完成击杀,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点都没有感觉掉帧和卡顿。
几局吃鸡打下来,荣耀Play的游戏体验还真不错。整个画面清晰流畅,无论是移动、开镜还是射击的过程都非常顺畅。再配合上新的4D智能震感,每次开枪和挨打的时候都会有振动反馈,模拟效果让游戏体验更上一层楼。这样的硬件配合上我高超的技术,想不吃鸡都难。
运行刺激战场下的数据监测
为了更严谨的去给大家展示GPU Turbo技术的表现,我也开启了Gamebench软件,一局游戏看下来,《绝地求生》游戏下帧率可以保持在40FPS。相比于其他手机出现卡顿和不稳定帧率的情况,这次荣耀Play的表现非常令我满意。
王者荣耀同样开启高画质、高帧率及高清显示
第二项测试就是《王者荣耀》,这款老少皆宜的手游在不同画质下游戏体验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抛弃那些看不清细节和特效的低画质,直接选择高画质、高帧率以及高清显示,同样高要求的设置,荣耀Play还能表现的如此出色吗?
游戏过程中,画面清晰度很高
多人物模型和特效下,画面没有掉帧和卡顿
最高画质下,王者荣耀模型细节以及技能特效都可以展示的非常细腻,静态截图下,整个画面为用户提供了绝佳的视觉感受。
无论画面人物模型增多或减少,即使在多种特效交织的大场面下,荣耀Play的帧率也能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过掉帧和卡顿。
运行王者荣耀下的性能监测
相比于《绝地求生》,荣耀Play在《王者荣耀》游戏上的帧率表现更加优异,整局游戏几乎没有掉帧,平均保持在60FPS的表现,这样的体验应该是目前其他竞品无法达到的水平。
为GPU Turbo鼓掌
通过两款游戏的测试,我对荣耀这款Play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画质高+帧率流畅给我非常流畅的游戏体验。并且,它并不像其他采用高通845手机那样发热严重,GPU Turbo技术对手机控热方面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其实,华为的GPU Turbo技术我们并不要从单一某一款产品来对它进行片面的认识,而它给我更多的是华为对未来手机游戏性能上的新解决方案。
荣耀GPU Turbo图形处理加速技术华为
只要是使用GPU Turbo技术,未来硬件将不是限制游戏体验的瓶颈。即使是中端配置的机型,也能获得类似专业游戏手机的体验。(本次测试荣耀Play本身就搭载了GPU Turbo技术,无法手动进行开关,未来我们会对其他升级产品进行对比测试,看看GPU Turbo技术到底会对性能有多大提升。)
并且,GPU Turbo技术不仅仅是新机才能享受,就算是已经上市的荣耀与华为的手机都能够通过更新来再次优化,至于更新推送的时间与适配机型,那就要等华为的官方消息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