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首次全面公布「第一战略」成果,借技术引擎重新定义高端出行
汽车产业与前沿科技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正在让宝马这样的百年企业再次发现了历史性的增长机遇。
不满足于只做一家高端汽车生产和服务商的宝马,更加强调其作为“移动出行领域的科技公司”的新定位。
4月17日,2018年宝马集团数字化创新日(Gigital Day 2018)在慕尼黑召开,这是宝马「数字化开放日」自举办以来首次对媒体开放;也是宝马集团自「ACES战略」提出以来,首次向外界集中展示其在数字化业务、集团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多方面成果。
自 2017年 ACES「第一战略」的提出开始,宝马集团就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这些变革涉及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用户体验以及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等。
在慕尼黑市中心的宝马总部,来自于研发和设计等部门的负责人为全球各地赶来的供应商、客户及媒体们详细介绍了MR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原理及进展。
制造设计领域:三大技术引擎
- MR混合现实技术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思路,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在宝马集团内部被应用于工业设计环节。
消费领域的新需求,推动了宝马集团对于更加舒适、更人性化内饰设计上的追求,而MR技术可以帮助其极大提高了设计环节的效率;也帮助工程师更轻松、更精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具体而言,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工程师设计内饰时可将现实场景与虚拟环境进行结合,坐在真实的驾驶座位上,将视觉与听觉内容利用VR技术进行模拟演示,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建立物理模型的时间,也让研发人员可以“身临其境”,在车辆开发之初便可感受各种路况下的真实感受。
「2018 数字开放日现场」宝马工作人员演示MR混合现实技术在内饰设计中的应用
- 3D打印技术
正如我在去年报道的惠普和德勤联手进军企业级3D打印,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浪潮,宝马所在的高端制造产业,对于3D打印技术——即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ion)的需求更为迫切。
3D打印技术,不仅是如今宝马集团生产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宝马看作是未来主要的制造方法之一。
有别于传统的零件制造工艺,增材制造不再需要传统的冲压、铸模等生产工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完全由电子数据决定。正因为该技术在数字化方面的高灵活度,增材制造经常运用于生产结构较复杂的车辆部件。例如,新款BMW i8敞篷跑车软顶顶篷的生产,正是运用了类似的金属粉末激光熔化技术,新BMW i8敞篷跑车的软顶具有更加优化的几何形状、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刚性。同样,增材制造技术还被用于MINI个性化定制服务当中,侧舷窗及车内装饰面板等个性化部件均由3D打印技术生产。
3D打印技术为MINI YOURS个性化定制客户提供内饰装饰面板
就在数字化开放日的前一天,宝马宣布投资1000万欧元到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并在慕尼黑附近成立了一座增材制造研发和生产园区(Campus)。据了解,该中心承担了研发和生产的职能,由小批量生产开始未来将逐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小批量生产主要应用于概念车原型车的3D打印制造、MINI Yours个性化定制的部件生产,以及BMW i8 Roadster软顶的铝合金部件生产。
该新建园区的负责人在「数字开放日」的现场告诉钛媒体,宝马集团在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研发、设计领域已经有超过25年的经验。宝马集团认为,增材制造在批量生产方面具备巨大的潜力。利用该技术的快捷性和多样化,位于慕尼黑的增材制造研发及生产中心,每年可向宝马的各个开发部门提供约140,000个各种样式的原型部件,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助推了宝马在生产方面的发展。
- 人机交互操作系统 BMW OS 升级
从2001年首次推出至今,iDrive系统始终是宝马车辆在智能互联方面的重要一环,更是被其他品牌竞争效仿最多的操作系统。截至目前,在售的宝马车型上普遍搭载了第六代人机交互操作系统,其简单便捷地操作得到了很多客户的青睐。在今年举办的“数字化创新日”上,宝马集团更是将这一系统继续创新和深化,展示了全新的第七代人机交互操作系统。
该系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亮相,并在新BMW X5上首次应用。
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理念,再一次体现了宝马“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战略,展示了高数字化与高精度的完美结合,更加紧密地围绕客户的个人需求而设计。
首先,数字仪表盘在外形和布局上做了较大的调整(下图),与宝马经典的“天使眼”交相辉映;几乎所有车辆数据都能在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清晰显示,有效地帮助驾驶者提升注意力。
第七代人机交互系统全新数字化仪表盘
除此之外,新一代系统还能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互动体验。升级后的中央触控屏的主页面,可选择二至四个菜单栏布局,每个菜单栏均可对选定的内容进行实时信息显示。同时,当车辆接近目的地时,车载导航地图将自动打开,主动为驾驶者推荐周边可用停车位,并支持预订车位和缴费功能。
在全新的系统内,人车的多模式交互体验也得到了加强。
自动驾驶进展最受关注
在自动驾驶领域,宝马的主要思路是并行发展5G、人工智能、实时危险警告系统的前瞻技术应用。
为实现车载数据和自动驾驶数据高效而稳定的传输,宝马集团正着眼于第五代移动网络(5G)的开发;全新的5G网络与现有的4G相比,数据传输速率将成倍增长,延时也将缩短至1毫秒。
来自宝马集团的一位5G网络研发工程师在现场演示中多次强调,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是5G网络对于车联网最大的价值。“匹配于5G网络的系统和数据传输技术,预计将可以在宝马集团战略的下一个关键时点——2020年运用在量产车型当中。”该工程师在现场演示了5G移动网络带来的客户体验提升。
BMW的自动驾驶也离不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对车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估,通过特定的计算模型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当前和未来的交通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的算法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自主优化,并拥有不间断的持续工作能力,它将协助驾驶者安全可靠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宝马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进展,成为整个「数字开放日」最受关注的焦点。此前,在2017年 ACES“第一战略”宣布的同时,宝马集团就与先进图像识别技术服务商Mobileye达成了合作。钛媒体在「数字开放日」现场了解到,目前宝马在保证AI算法为自主研发的同时,同时会与合作伙伴——Mobileye提供的算法进行比对,以寻求在自动驾驶方面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宝马集团负责全球研发的董事傅乐希先生在「数字开放日」现场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共享趋势做出了评价,他表示:
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竞争,根本上是一场有关停车权的争夺。
中国市场价值凸显
最近几年,宝马集团在共享出行领域动作频频。而在评价今年3月宝马集团与戴姆勒集团整合旗下的出行服务时,萧绅博表示,“这一合作是宝马集团敏锐应对市场变化的的体现”。而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宝马,很早就意识到这两大市场的互联网产业变革之快速,“我们必须联手起来应对变化”。
宝马中国区负责人也曾在去年的「亚洲CES」上表示,“ACES战略涵盖的技术,不会由一家公司来完成,宝马会和行业内最领先的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参与对 Here 平台的联合投资、在传感器和芯片方面分别与Mobileye和Intel进行合作,都是例证。
另外在电动车方面,高压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宝马整个供应商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方调研机构埃森哲在中国发布的《联网汽车方案》,基于对全球12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共计14,195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结果最终显示,“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全球整体数据,中国驾车者对车联网技术表现出了最大的兴趣,超过其他国家受访者;他们在购车时更看重车载技术,而非发动机性能。”
在中国,宝马与百度、腾讯等IT企业进行了合作。而遗憾的是,宝马集团发布的部分基于车联网的创新技术,如实时危险警告技术(Hazard warning)还未能被中国市场用户体验。在可预见的未来,拥有几百万宝马车主的中国市场将意义凸显,势必在未来成为宝马拓展其高端出行生态的重要战略阵地。(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作者/杨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