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一种优势叫“劣势”
这个世界有一种优势叫“劣势”
卫夕指北
· 刚刚
优势和包袱往往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同样,劣势和潜力有时候就是一对同义词。
这个世界有一种优势叫“劣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作者为卫夕,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今天这篇文章最核心的观点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优势和劣势其实经常会发生转换。
注意:“变革时代”这个前提非常关键,事实上,我们今天就处在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
优势和包袱往往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同样,劣势和潜力有时候就是一对同义词。
“一切稳固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一切神圣的东西都会被亵渎”,这是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对那个时代的影响。
是滴,有时候劣势和优势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变革中完成转化的,而这个转化往往伴随着“逆袭”
“逆袭”这个词往往和运气、神奇、不可思议......等等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但事实是,找到转换规律,每个人都有逆袭的可能。
这并不是一句鸡汤,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关于国家、公司和个人让人印象深刻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一起理解优势和劣势是如何转换的。
一、最先进的“伦敦”与最落后的“伦敦”
你能想象在工业革命中遥遥领先的伦敦居然是世界主流城市中最后一个拥抱电灯的么?
伦敦作为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华、最领先的城市之一。
但当电气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代表工业化程度最高水平的伦敦却是世界主流都市中最后安装电灯的,当巴黎、纽约甚至上海都被电灯照亮成不夜城的时候,整个伦敦依然没有拥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电灯。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苏格兰场”警察的日常任务便是点煤油灯
答案是伦敦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煤气灯系统,正因为大英帝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遥遥领先,因此伦敦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城市从路灯到居民照明安装清一色的煤气灯。
1859年,德国发明家本生发明了名为本生灯的煤气灯,当时煤炭业发达的英国立即将这种灯作为照明工具武装了整个城市,迅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煤气灯照明系统;
挂满煤气灯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1876年,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甚至把煤气灯用于夜间的美术展览,以方便那时工业革命期间白天忙碌的人夜晚参展,那个时代,煤气照明公司的股票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明星股。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世界上一盏现代意义上的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照明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伦敦立马选择拥抱了电灯,由于电灯在发明初期的确成本相对高昂,同时伦敦煤气灯的规模效应让当时的煤气灯的确有价格优势,加上煤气照明公司殊死游说政府,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工业时代桥头堡伦敦变成了最后安装电灯的主流都市。
当变革来临,最大的优势随时可能变成最大的劣势。
二、中国的错位竞争
随着贸易和流动再加上技术革命,中国的很多劣势变成了优势——
1.中国没发达的信用卡支付体系和小费文化,于是在移动支付兴起的时候,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快速接受了移动支付,如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数量和交易笔数都比美国的Apple Pay等移动支付产品要高一个数量级。
2.中国没有发达的零售体系,也没有超高的汽车保有率,所以我们做不到像美国人一样周末一家人开车到郊区的大型超市去一次性采购,因此中国的电商就更容易发展起来。
3.中国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了更大的城市居住密度,和美国人分散居住在城市周边郊区相比,我们的物流成本就更低,我们的外卖体系也能更快速地建立,而美国那种稀疏独立屋居住环境让外卖和物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图源:David Rand
4.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在很多产业都有着极高成本优势,比如AI产业,这个产业需要很多人工数据标记。
今天,许多AI公司把数据标记的工作外包给了河南驻马店等众多地级市的专门做外包的公司。
在那里,一个中专生或者高中生就可以在一台电脑前对着无数的图片不断点动鼠标,标记图片中的“交通灯”、“行人”、“小猫”.....等无数需要人工打标签的内容,只需要很小的人力成本。
而这个成本在美国很难做到。
睿金科技位于河南郏县的AI厂房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曾经的劣势如今都变成了优势。
很多历史学家在分析为什么中国在明末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最后并没有诞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时,其中一个分析结论是——
那时的中国和英国相比有着巨大的人口优势,因此人力成本特别低,于是机械化等任何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向在中国都不受欢迎,在这样的系统内,是不可能发明出以节省人力为出发点的蒸汽机的。
下面我们来看公司和产品层面,优势和劣势是如何在一个变化的系统中进行转换的。
三、照片行业的两个故事
如果我问你,一款相机要打败另一款相机,是不是这款相机一定要比原来的相机拍出更精美质量更高的照片呢?
常识告诉我们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却不然。
在20世纪相机被刚刚发明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相机都使用巨大的8*13厘米玻璃底片,人们能用这种相机在照相机馆里拍出大幅的肖像照,那时候去照相馆在三脚架固定的照相机前拍全家福成为巴黎和纽约的时尚。
那么,打败这种相机的是何方神圣呢?
1913年德国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设计了一款新的相机,这款相机拍出的照片质量其实远不如传统照相的相机。
它使用的是特别小的35毫米的电影胶片,拍出来的照片画幅更小,清晰度也没那么高,但它却彻底地改变了摄影界。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巴纳克设计的这款相机能让人挂在脖子上带走。
奥斯卡*巴纳克与他发明的便携相机——Leica
巴纳克的发明让相机第一次变得便携,摄影第一次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人类第一次可以随意在户外拍摄鲜活、真实的画面,摄影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照片真正成为大众媒介。
这款相机的名字叫“Leica”,江湖从此有了徕卡的传说,照相质量的劣势被便捷性这一巨大优势完全弥补。
说完徕卡,咱们再来聊一个摄影行业的另一个故事:
1970年代,柯达在摄影界如日中天,占领了胶片市场超过60%的份额,彼时的柯达是一个不折不扣笑傲群雄的影像帝国。
1975年,柯达公司年仅24岁的年轻工程师史蒂夫*萨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当他把这项惊人的成果呈现给柯达公司高层的时候,傲慢的管理层对这个只能拍100*100像素的奇怪机器嗤之以鼻:
“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他们的照片”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胶片业务,数码相机这项伟大的技术柯达雪藏了起来。
第一台数码相机是只能拍100*100像素的大家伙
30多年后,当柯达在2012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当年的决策者们不会想到,敲响他们丧钟的正是他们自己公司发明并放弃的数码相机。
柯达的优势在傲慢之下变成了劣势。
四、两个逆袭的个人故事
事实上,在个人层面,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把劣势转化成优势的案例就更多了,在这里我举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逆袭例子:
第一个故事来自一名叫安娜*萨姆的法国超市收营员。
2001年,21岁的萨姆从法国雷内大学毕业,但她却未能如愿以偿地找到心仪的工作,在很多次心灰意冷的尝试之后,萨姆最终只能依靠一份超市收银员的工作为生。
这对于一位拿到本科学位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然而萨姆却硬生生将这一劣势转化成了优势——
作为收银员,她平均每天说超过250次“你好”,250次“再见”,500次“谢谢”,200次“您有会员卡吗”,70次“请您输入密码”,30次“卫生间在那边”。
这给了她一个绝佳的观察人的视角,她将每天观察到的各类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奇怪有趣的事都以一种冷静、幽默的笔调记录了下来:
比如一位中年阿姨会在结账的时候指着萨姆对自己的8岁的女儿说:“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会像她一样只能做收银员的工作”
2009年,在安娜*萨姆从事收银员这份不起眼工作8年之后,她记录自己日常琐事的书《结账:收银台上的生活》(中译:超市收银员的自白)在巴黎出版。
该书一面世就登上了法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被重印19次,同时被翻译成10种语言畅销全欧洲,读者盛赞萨姆的书“以独特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法国当代城市生活的世间百态”。
没错,我几乎可以断定,作为卫夕公众号读者的你,一定比法国姑娘安娜*萨姆的收银员工作更好更有趣,那么反思一下:你有在劣势中寻找优势么?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弟弟讲给我听的,故事关于他的一个初中同学,他这个同学在不到30岁在公务员就做到了中部一个省份的一个市委书记的秘书,然后我弟弟问他——你没啥背景,为啥市委书记会选中你呢?
他回答说:“我们这个市委书记是履新,现在公务员系统有规定,原秘书不能带走,只能在当地重新选择新的秘书,当时有几个标准——
第一,211以上的毕业学校;
第二、不能是本地人,本地人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三,父母和亲近关系不能经商;
而农村出身的我正好全部都符合,这几个条件筛选下来,我们组织部中候选人就只剩下两个人了,最后市委书记考察了两周最终选择了我。”
你看,在一个变革的系统中,“没有关系、出身普通”这个劣势反而变成了一个优势。
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作品《逆转》中记录很多逆袭的故事,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阅读障碍症”的男孩如何通过“补偿学习”成功从需要有巨大阅读量的法学院毕业并最终成为一名华尔街知名律师的故事。
没错,在变革的时代里,无论是国家、公司还是个人,优势和劣势的界限都在逐渐变得模糊,二者甚至可以随时转换,这也是这个世界有趣的部分。
而这其中的核心是什么呢?
卫夕总结的成一句话——站在时代的这一边,不认命,向前冲。
25篇资讯
162关注
卫夕指北 认证作者
专注剖析互联网底层逻辑
最近资讯
- 禁掉中国应用背后:一个奇葩的印度互联网市场
- 今年是中国互联网广告最困难的一年?
- 冰与火之歌:被疫情改变的中国互联网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分享文章
猜你喜欢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