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和家的另类突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itlaoyou-com,作者 | 吴昊
车和家加速了。
前几天,传闻车和家正在进行5亿美元融资,其中领投方是美团,据称字节跳动也将参与其中。
融资的消息刚过,车和家又开始着手VIE架构和重组,外界纷纷揣测正在为海外上市做准备。
拿到了钱,除了准备上市,车和家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公司正式更名为理想汽车,自此“车和家”以及“理想智造”都将成为历史。
无论是之前的车和家还是改名后的理想汽车,外界都曾给予相当的重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蔚来、威马、小鹏、车和家等都被列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
从2018年末开始,各家厂商都纷纷开启交付的大潮,只有车和家一直保持沉默寡言,至今还未开始交付,掉队的质疑与唏嘘正在持续蔓延。
之前车和家一路走来,无论是SEV的试水,还是增程式电机技术,都曾让外界议论纷纷,备受关注。
对于早早起步,却在量产和交付方面赶了个晚的车和家,一直都未放弃在差异化方面的突围与尝试。
靠山
2015年,李想离开汽车之家,找到了联想集团副总裁沈亚澜,汽车工程师马东辉等人,一起创办了车和家,立志于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出行方案。
那时候市场刚起步,各方势力都进入其中,前前后后的时间里,蔚来、威马、小鹏都陆续成立,新能源汽车市场暗潮涌动。
广阔的市场前景,互联网光环的加持,造车新势力一时成为资本的宠儿。
背靠大树好乘凉,各家厂商纷纷引入明星资本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做靠山。蔚来背后有腾讯撑腰,小鹏选择了投入阿里的拥抱,威马接住百度抛来的橄榄枝。
BAT的强大背景,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了造车新势力们更大的底气。
特立独行的车和家从诞生开始,一共引入五轮、共计60亿元左右的融资,这些资金全部来自于投资机构,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做支撑。
在去年接受全天候科技的采访中,创始人李想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不站队,短期内不会上市。那是三次创业的李想最后的倔强。
前几天,传闻美团有意向车和家投资3亿美元,其中龙珠资本(美团点评旗下产业基金)投资1500万美元,王兴个人投资2.85亿美元,字节跳动也跟投了3000多万。
之前一直对BAT退避三舍,和滴滴传出过一次花边绯闻之后,车和家终于引入了互联网头部企业作为靠山,拥入美团的怀抱。
完成融资后,车和家号称估值接近29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一路领跑的蔚来。蔚来也是有苦难言,自从去年登陆纽交所之后,市值一度蒸发70%,目前只剩下约25亿美元。
蔚来心里苦,但蔚来不说。
在完成融资后的第二天,又传闻车和家正在搭建VIE架构并完成重组,外界一度猜测此举意在谋划海外上市。之前阿里、百度、蔚来汽车,都利用VIE架构完成了海外上市的目标。
一直慢吞吞的车和家,这次步子迈的如此急迫,大规模行动的背后是眼下的难言之隐。
从2018年末开始,造车新势力们都突破了产品下线的瓶颈,开始步入到交付阶段。
蔚来率先突破10000辆的交付隘口,威马、小鹏也都紧随其后。最近更是消息不断,威马说自己稳坐第一季度交付榜首,小鹏说整个四月、五月自己都在带头领跑。新势力头部企业一派热火朝天之势,开足马力,争取各领风骚数十天。
车和家只有眼巴巴看着光搓手的份,尽管李想号称瞒着公关,几次透露旗下“理想智造ONE”的细节,但比起已经在路上跑的厂商门,多少有些脸上无光。
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已经交付的企业身上。
品牌曝光没有占到优势,融资市场也是不容乐观。
李想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期剩余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一年内会有大批企业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都会损失惨重。
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入局门槛是200亿元,截止目前为止,蔚来的融资额度超过350亿元,威马大概有230亿元,小鹏也达到了140亿元的数额。前几天CNBC报道小鹏正在计划6亿美元的融资。
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称:电动汽车制造商业绩不佳,已经影响到了投资者情绪。
投资情绪下跌,行业洗牌加快。未来一大波产品不合格的企业都将会死去,留下真正的实力派。产品是否过关,最重要的还是完成交付,接受市场的检验。
根据预测,理想智造ONE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现在筹备量产的资金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遇冷,未来融资将变得更加艰难,一级市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相应的融资需求,对于车和家来说,上市成了融资最有效的途径。
所以此次无论是融资还是传言上市,车和家都在给自己补充弹药,准备年底交付的硬仗。
这一仗,至关重要。
另类突围
无论是融资还是产品,车和家一直对外塑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形象。
有人将车和家列为互联网造车势力,李想说自己只是一家汽车企业,你把它归为汽车企业,李想又说自己是智能交通服务商……
车和家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一面。
新势力造车初期,大家都闷起头来搞研发,争取早日推出一款量产车型,抢占先机,一炮打响。
蔚来作为特斯拉的忠实粉丝,一开始就研发了一款蔚来EP9,全球到处参加比赛,之后又迅速投入SUV的研发。
稍微低调一点的小鹏那时在研发G3,威马也专注于EX5,最初起步阶段,各家新势力都专注于打造一款乘用车型,为了量产交付而赶时间。
2017年8月,车和家宣布打造的首款产品正式下线,开始进入到试生产阶段。与众不同的是,这是一款轻型电动车SEV。
比起SUV,车和家的这款SEV仅仅只有一米宽,2.5米长,续航在100公里左右,可以乘坐两人,售价不足4万元。
在产品设计的时候,车和家还考虑到了车位紧张的问题,他们在宣传的时候告诉用户:
“一个车位可以并排停四辆车哟”。
相比于SUV研发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轻量化的SEV研发门槛无疑会降低很多,可以快速达到投放市场的目的。
SEV是车和家花费重力打造的一款“小而美”的产品,李想打算凭借这款SEV立足于出行市场。
根据CBN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的规模市值已经超过百亿元,共享汽车的市场将达到3800亿元。当时的滴滴、易到、曹操专车等平台都在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行业里摩拜、ofo同样不甘人后。
车和家想要迅速产出第一辆车,跳入共享出行市场的大潮。
根据应用场景,这款SEV主要为了补足共享单车的不足,应用于中短距离出行,解决0-20公里半径的出行难题。
车和家还特地打造了一套智能出行服务平台,来支持这一新型的共享模式。
用户使用手机APP即可完成账号注册、寻找车辆、解锁车辆、客服咨询、行程支付等操作;运营团队可以通过平台自带的数据挖掘和云计算功能,实时监测车辆状态,高效完成换电、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车和家对SEV投入大量精力,一度将旗帜插向海外市场。在先后的时间里,分别与法国分时租赁运营商Clem及美国分时租赁运营商SCOOT Networks达成合作,在巴黎和旧金山推出共享出行服务试点项目。
只是事实并不理想,这款车从诞生开始就颇具争议。
在现有的政策里面,这款车基本属于灰色地带,无论是卖给消费者还是用于运营,都始终没有争取到合法的身份。
无法获得身份,SEV项目不得不宣布终止,“进军巴黎、旧金山”计划随后无疾而终。
想要用SEV撬动出行市场的计划夭折不说,两年的时间、金钱成本都付诸于流水。
第一次的战术让车和家走了弯路。
道路纠偏之后的车和家开始专注于另一款SUV的研发,但在动力方面仍然不愿落入“俗套”。
2018年10月,车和家宣布推出首款SUV,理想智造ONE。这款车在动力选择上仍然独辟蹊径,选择了颇具争议的增程式发动机。
增程式发动机可以解决电动车用户里程焦虑的痛点,理想智造ONE号称市区续航能力超过1000公里,综合行驶里程超过700公里,仅仅续航一项就把特斯拉甩了200多公里。
车和家还有浓厚的自产情结,在江苏和重庆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基地。
因为政策的卡紧,生产资质成为了新势力们的一道难题,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蔚来选择江淮代工、小鹏选择海马代工,采取合作的方式,争取车辆早起落地。
2018年年末,车和家斥资6.5亿元,收购了力帆汽车,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拿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牌照。成为了少数拥有生产资质的新势力。
坚定的自产路线,尽管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但让车和家无疑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蔚来、小鹏都推出了第二款车型ES6和小鹏P7后,理想智造还在面临艰难的诞生时刻。
已经慢了两步的理想智造ONE,尽管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但突围的路线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窄。
前景几何
在今年5月的最后一天,带头大哥特斯拉公布了国产Model3的定价,同时开始接受预定。
国产model3定价32.8万元,坊间一致认为这个定价缺少诚意,各大厂商都纷纷蹭了一把热度。
李斌说,国产model3可以帮助本土企业更好地成长,何小鹏认为特斯拉这个价格有圈钱的嫌疑,李想打出了并驾齐驱的海报。
热度反正都蹭过了,心里到底怵不怵只有自己才知道。
根据理想汽车透露,理想智造ONE的订单大约有4万辆,预计年底开始交付,明年第二季度末完成交付5万辆;年底完成10万辆新车交付。
掉了队的理想,终于走到了量产和交付的关隘。
理想智造ONE的售后补贴价格为32.8万元,和特斯拉国产MODEL3在价格和交付时间都相差无几。
未来狭路相逢的还有小鹏P7,蔚来的ES6,以及欧洲各大传统汽车公司相继推出的新品牌,理想智造ONE到时候将与之展开正面厮杀。同台竞技的对手们经历了一番成长之后,都不容小觑。
过去因为SEV打了个弯回到原地的理想,早已料到了今日之局面,起跑之后,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长续航、自产的差异化路线上。
只是这条路线走的并不顺畅。
为了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理想采用了增程式电机技术,这项技术到今天为止都充满了争议。
支持者认为增程式电机是未来的趋势,反对者则认为目前的增程式技术并无优势,既要加油又要充电,用起来就和插电式电动车一样。虽然增加了车的续航里程,但违背了电革命的初衷。
对增程式技术不看好的还不只是用户,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方面,增程式的汽车仍旧处于劣势。
在目前出台的政策当中,增程式技术被列入插电混合车的队伍当中。这意味着和纯电动技术相比,补贴额度会大大打折扣。而且在北京无法免费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选择走差异化路线的理想智造ONE在政策方面又吃了个闷亏。
虽然存在争议,但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针对里程焦虑的差异化路线早已经定下,而自产能否得到用户的加倍青睐,具体前景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李想孤注一掷押注的理想智造ONE,都将成为未来最大的变数。
回过头来看,理想汽车此次和美团合作,可谓各求所需,根据自身的长板进行优势互补。
作为互联网的头部企业,美团在资本市场的布局同样高歌猛进。
在2018年全年,美团投资了10余个项目,其中包括餐饮平台Swiggy,外卖运营商掌单,文娱行业的K米,以及出行业务的摩拜。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是一片蓝海,入局出行市场已经快两年的美团,不会让机会从眼前划过。
无论是基于投资,还是出行业务的考虑,和没有站队的理想合作,都是最优的选择。
目前来看,汽车制造厂商入局网约车,或者和平台进行合作都成了主流趋势。
五月份,小鹏宣布拿到了网约车牌照,打算在广州试水网约车业务;前几天上汽、腾讯、滴滴合作推出的“如祺出行”也开始进军十多个城市,预计一次投入10000辆新能源车;吉利推出的曹操出行也一直在网约车市场试探。
此次和美团牵手,依赖于美团的打车平台,推出合作计划只是迟早的问题,美团和理想都给自己留下了另外一条路。
未来和美团在具体业务方面的合作还需要时间,而立志于改变出行方式的理想汽车,短期内的生死存亡都将系在理想智造ONE这一款车身上。
选择差异化突围的理想想要挽回落后的局势,逆风翻盘,无疑前路艰难。
李想在采访中说,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出牌的机会只有一次。捂在李想手里的牌,丢出之后能否成为一对王炸?答案不久后就会揭晓。
不管结果如何,差异化的突围路线都将给行业留下更多的经验和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