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2.0时代,黑科技如何给高价值数据加上“DNA”?
图片来源:up slash
今年以来,一张“黑洞照片”版权被盗取而引发的舆论争议,暴露了整个商业版权产业的问题。
拥有巨量的图片资源的平台,依托IP追踪等技术手段,对特定群体的原创作品提供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了“创作-购买-使用”的收益闭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具有价值的数据、需要保护的数据远远不止于图片。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带来了一场数字信息革命。技术的进化、海量数据和信息传播,构成了互联网生活方式、乃至商业运转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企业及个人的数据规模极速膨胀,在数据安全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虽然微信、IM工具、云盘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普及,带来了效率和便利,让照片、文件、视频的传输、传播远超任何一个时代;然而,无论你代表个人还是企业,去传输任何一张照片、一个文档、一份PPT,数据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被随意转发、随意PS甚至盗用的风险。
于是,一张本身有版权归属的“黑洞”照片,很轻易就被反复的恶意PS;你和商业伙伴之间的正常文件往来,最终为“商业秘密”留下了隐患;你存在云盘上的创意作品,一旦出现技术bug就被盗用……
文件所有者创作者,怎么就成了弱势群体呢?
尽管大多数原创文件无法像版权图片那样“以作品换收益”,但互联网用户创建、传播的数据和文件也具有其特定的价值。只是业内针对更广泛意义上的数据和文件,并无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文件原创者也往往难以找到权威的第三方平台。
海量数据时代,“数据确权”和数据保护,成为一件比照片维权更艰难的事。 大量的数据产生后,如何确认价值?何以实现实时保护?
寻找“数据保护”最优解
钛媒体梳理发现,目前业内能够实现“数据确权”的常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著作权登记。这种保护手段适用于被确认为“作品”的一类数据。例如一本小说想要进行版权登记,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跟版权保护中心邮件往来,把你的作品寄到版权保护中心,然后向中心汇款,等待确认。这一手段的最大局限在于:登记周期和成本,对于随时产生的大量数据来说几乎不可取。
第二种,文件密码加密。你常用的压缩、加密可以理解为1.0时代的加密技术。一位数据领域创业者对钛媒体总结,上一代加密方式等同于“给你的文件加一把锁”,但一旦别人盗取了“钥匙”,文件就可以无限复制流转,对于文件拥有者来说就对文件失去了控制。
第三种,业内正在探索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被业内寄予期待,第三方存证平台也由此诞生。但区块链技术还未足够成熟和普及,“上链”的数据只能有限使用,这又与文件主希望在一定范围内“流转”的初衷相违背。
现存的三种解决方案,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数据拥有者依然无法有效保护控制自己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手段虽然都对数据文件进行了“预防式”保护措施,但技术并未对数据本身实现“实时”保护,一旦保护措施失效,只能通过漫长的成本高昂的司法程序来追溯和保护权益。
1.0时代的数据保护手段,已经远远不够用了,真有新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的困扰吗?如何才能像拥有房屋、汽车一样去拥有数据,不仅能打上自己的指纹印记,还能像遥控器一样全周期保持对数据的控制权?
据钛媒体了解,来自杭州的一家创业团队——来布科技( ICLAB)近年来一直深耕数据保护领域的技术研发,对此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提供技术平台,帮助你给有价值数据加上“数据DNA”。
4月26日,活讯App安卓版正式上线
4月26日,能提供这一数据保护技术的活讯App(安卓版)正式上线。先来了解一下活讯的神奇功能:
据钛媒体试用,这款定名为活讯的APP类似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其实核心功能并不是即时通讯,而是数据安全处理和数据安全交流,即对数据进行“赋活”。具体而言,安装了活讯App的用户,可以实现这些过去难以想象的功能:
- 用户创建的各类照片、文件、视频,都可以在发送前预先对发送对象进行“技术设定”;
- 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文件有效期、查看权限、黑名单等设置,并提供了强大的“一键销毁”功能,实现对赋活数据的随时、全网撤回;
- 如果文件的接受方有下载需求,必须经由拥有者授权才能下载,且不能截屏和录屏;
上述功能的实现并不简单,这款看起来很轻的App背后,有一整套数据保护“黑科技”。
活讯原始发明人、来布科技创始人朱小军在近期接受钛媒体采访时透露,活讯平台对于用户的任何形态的数据,都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加密”技术。
朱小军介绍称,通常意义上,互联网用户常规创建和传输的任何数据都可以称之为“哑数据”。“哑数据”是数据1.0时代典型的产物,数据只是数据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法确权”、“无法被文件创作者追踪和监控”。
表面上是用户“创建”了一个图表、一个文件、一个视频,但这些哑数据,一旦离开微信、PC等个人终端,就不可控制了。频发的“艳照门”类照片就属于典型的哑数据。
而活讯App的核心,就是能够基于黑科技把互联网微信、邮件、IM等一切传输工具中的哑数据,快速转换为“活数据”。
来布科技CTO肖列对钛媒体表示,上述转换过程,也就是给数据单元进行“DNA确权”。这套技术的开发者是来布科技的算法团队,这才是隐藏在活讯App背后的真正技术实力;活讯的使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发布的文件可以“全网撤回”,“自动保护”,“跨级许可或关闭”等。
赋活后的数据,可以通过邮件、微信等发送,但文件跟拥有者的关系永远不会断,相当给数据加上拥有者的“DNA”。
“上述过程,可以理解为模拟细胞生物学上DNA蛋白质功能的一套全新算法。”肖列进一步说,可以将这一技术称为“活数据技术”。
除数据DNA技术外,活讯App还辅助提供了即时通讯IM功能,用户通过活讯App沟通聊天,发出的每一条消息也会当成一个活数据,用户可以对活数据实现事前、事后的管理控制。
同时,活讯团队希望借助App的发布,向业内首次发布一个全新概念:数据2.0。和数据1.0时代的第三方平台保护模式对比来看,如果说“图片库”模式是一种让创作者把图片存入“数据银行”的方式,那么,2.0时代的数据保护,应该将主权交回到创作者手上。 毕竟,“银行式”的集中化托管式保护手段并非适用于所有数据形态。
哪些人会通过“数据DNA”先受益?
“商业权利数据和个人民事权利数据,对于确权和全程保护很有市场需求而且有法律保护之必要。”来布科技总法律顾问、北京市中策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吴晓松律师对钛媒体说。
市场需求已经被充分证实,从应用层面来说,该技术目前可以应用于两大核心场景:
其一,包括一些商业秘密,配方类、设计图纸或者一些商业合同在内的商业权利数据,其中都包含这重要的商业价值——来布科技团队将其定义为高价值数据,这些商业数据给谁看?对哪一方发送需要实现控制?都可以通过数据赋活技术来实现。
其二,针对个人用户,涉及民事权利的数据(如数字化的身份证信息、照片等)同样可以通过该技术加上“数据DNA”以保证安全性。
据来布科技介绍,目前活讯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聚焦在中小企业的商业数据。在商业活动的甲、乙双方间流转的项目图纸、合同、文件、PPT等,加密需求是刚需,无论是移动办公还是PC端办公,中小企业主可以通过“活讯”平台的电脑端版本,充分实现数据“赋活”,对高价值数据实现全程可控、有效保护。对于个体知识产权创作者,也同样适用。
从这个环节来看,活讯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数据安全领域的SaaS工具。对于数据安全有更高需求的中小企业,只要在活讯平台上注册官方帐户,就可以把高价值文件、数据通过活讯系统外发。
“活讯的核心模式就是数据安全服务。首先是确权,即‘证明文件是你的’;其次对于文件的安全性,用户全程可控。”来布科技高级产品经理张译颢对钛媒体表示。
因此,平台背后的技术能力,是来布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活讯希望通过完备的技术,吸引到潜在的中小企业客户,解决他们在数据安全方面的痛点。
来布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围绕这套“数据DNA”,公司已经在全球注册了20多个核心专利。活讯可以说是一个前端很轻、后段有技术加持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最终目的是赋能中小企业,赋予他们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数据自主权。
由于把加密功能的实现、文件控制等主权交给了企业主,那么,相比依赖于第三方中介平台带来的不安全感、高昂的服务费及“事后维权”的高昂成本,活讯对于企业的数据安全需求提供了更节约成本、更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活讯的技术实现了极大的创新。
尽管活讯的数据黑科技,并未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相比于数据安全业内正在探索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数据加密技术,活讯的技术有很大的差异。
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活数据”加密技术的参数对比(制图/钛媒体,丛笑)
“从用户角度来看,我们依然是中心化的服务;不像区块链,需要所有人认可才能更改,‘活数据’技术依然是高度中心化的,但(用户使用的过程)体现了一种私有权。”来布科技CTO肖列向钛媒体介绍,活讯跟区块链的设计目的完全不同,技术架构完全不同。
在肖列看来,区块链类似于创建一条“公路”,大家公认的东西“动不了”,而活数据的不同在于,类似为数据赋予了私人产权,“你想怎么动都可以,想卖、想租都可以实现。”
版权保护和数据安全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必然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皆可分享”听起来很美好,但不可否认,个人或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只会更强,“数据DNA”及数据赋活的黑科技,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黑科技背后能否带来广阔的商业前景,还有待时间考验。(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李小年,编辑/葱葱)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