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门”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该直面Ai的信息安全质疑
终于崴着脚了。
炒了四五年的大数据、智能推荐、人工智能技术,终于迎来了关于用户数据隐私的质疑。
“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
“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部透明的,走在路上到处是摄像头,开个车到处都是闪光灯,很亮,稍微一停它就啪啪啪地照,你坐在车里面几乎很难回避这个现实。所以我很少开车上路,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
在“2018正和岛新年论坛暨新年家宴”中,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半开玩笑式的两句话,完美完整总结了大家压抑已久的疑虑。
这两句话也真够狠,瞬间,“马化腾看我微信”获得病毒式的传播,火爆全网。怪不得大家都说李书福是传统企业界最善于打宣传战企业家。
李书福的质疑又正好发生在2018年开年第一天,让人不得不联想人工智能这些重磅新技术在2018年的命运走向,毕竟人工智能是靠着大量用户数据成长起来的。这引得市场一片惊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落地应用期,这种气氛可不太对头。
前一天,大家都还在大谈特谈中国的大数据优势,中国人对数据隐私的开放态度,转过脸人们就开始怨声载道。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对于市场发展来说简直要了命。
微信的官方回复,也让人们想起了此前趣店罗敏回应贷款业务暴力催收那句“还不上就当送你了”,大家并不满意这一回复。
用户评论也是一边倒的起哄,毕竟腾讯手机用户资料这事无可争议。
不到一个月前,马化腾参加活动,还说自家有着几乎所有中国网民十年来的照片。打脸也是啪啪的。
当然用户聊天记录跟QQ空间、朋友圈、评论这些内容性质不一样,腾讯的说法还有自圆其说的道理。可接下来微博CEO王高飞的评论就:
大家互相伤害的姿势真是有趣。
再加上这两天支付宝在年度账单活动里,默认用户同意了一个叫做《芝麻服务协议》的文件;传言今日头条要扩大微头条业务,在天津招募2000人的内容审核团队。一个消息比一个让人心里敏感。
业界感受到用户面对个人数据时,情绪开始变得激惹,这让市场感到恐惧。温顺的人们积压的负面情绪,在不理性的爆发事件中,展现出多米诺骨牌般的魔幻效应。
苹果的本地处理Google的脱敏处理,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安全选择
其实关于人工智能系列技术侵犯用户隐私的疑虑一直都存在,关于这一话题,国际市场已经争吵了十几年。甚至互联网技术刚刚诞生,这一话题就被业界广泛争论。
国际互联网公司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大致分两个派别。一个坚决反对任何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例如苹果黑莓这样的企业;另一个支持对数据进行机械脱敏处理,继而进行研究使用,Google一直以来是这种思想支持者与执行者。
最后,支持极端的用户数据保护的苹果黑莓,相继站稳了企业级市场;支持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规范收集的Google,靠着精准推荐技术在广告市场大获成功。
苹果为了贯彻自己的用户数据保护政策,打造了一整套的封闭生态。在这一套生态里有着详细复杂的账号系统,还有着iTunes、App Store这样必须经过严加审核才能下载使用的软件服务。为了彰显自己对用户数据安全的负责态度,还为自家TouchID、Face ID设计了专门的“SecureEnclave”安全模块。此前库克还与FBI互怼,坚决不帮助后者解锁嫌疑犯的iPhone手机。
黑莓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没落品牌,手中的用户信息安全技术不仅在期顶峰时扩展了大片企业级市场,还在今天持续发光发热——其主打安全的BlackBerry Message应用为其留住了大把死忠客户。
相比之下,Google则开启了一条全新路径。Google从1999年底自家搜索引擎上线以来,就开始搜集用户数据,甚至连Gmail这样敏感的邮件应用也不放过。但Google表示,完整存储用户的活动数据即耗费后台资源,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Google只会真的用户数据中的关键词制作脱敏后的数据画像,在进行研究。
Google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因为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吉一开始就立志要打造一家攻克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而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选择了这样的路线,Google就注定无法像苹果、黑莓、Amazon一样,面向企业级市场攫取营收。
当然,Google也在用户数据安全管理上做出了示范效应,Project Hosting里开源了Google十几年的产品技术资源。十几年里,Google发明开源的验证码系统、建站工具、字体系统等等全新互联网技术成功将隐私数据与普通数据分离开来,真正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引导整个市场在调用用户数据时能够做到规范可靠。目前Google正在忙着普及更安全的H5、HTTPS技术,帮助整个互联网走向更安全的技术。
对于Google的这些成绩,最高的评价就是:Google用先进的开源技术生态创造了今天的互联网。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落地应用,各大科技公司为了赶上技术潮流,不得不放开严格的用户数据保密政策,开始学习Google以脱敏的方式收集用户数据。
微软在最新的软件系统里已经开始收集用户数据,甚至连苹果这样的顽固派也有动摇的迹象。全新的iPhone及iOS 11,已经开始在硬件本地搜集脱敏数据来培养自家的人工智能技术。
国内互联网从荒蛮时代进入整顿规范期,可惜这些还不够
对比国外公司,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步子迈得就更大了。
国内一直没有规范的用户互联网信息保护政策,搜集用户数据这些还尚属可以原谅的范畴,可劫持用户流量、篡改用户网页数据、后台下载垃圾全家桶,这可是跟软件病毒一样触碰底线的违法手段。
可是上至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中间有BAT小米360这些互联网大佬,下到随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这样的手段。
电信运营商们推出的流量卡会在用户网页中出现贴心的网上营业厅服务窗口,百度腾讯360的全家桶软件病毒推广,阿里的天猫盒子升个级软件都被官方清理了,小米路由器一天到晚不间断的网页劫持……
嗯,中国用户表示:只要没有影响我的产品服务,看在给了实惠的面子上,忍忍就过去了。
所以中国市场很宽容,有着10多亿的互联网用户,还不反对用户数据搜集,简直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广阔天地。
但其实中国用户不是不反对,而是没有说“我反对”。他们几乎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自己对隐私数据搜集的态度。这其实是最危险的,因为极有可能一个普通的事件就引发用户集体反水,形成不可估量的市场危机。这样的用户无法达成共识,只是一味的发泄情绪、宣泄不满。
中国网民对待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其实此前就有过多次表现。
PC互联网时代网民们对人肉搜索的集体亢奋与反思,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电信诈骗问题也让普通用户胆寒,垃圾病毒应用横行毁灭了互联网在用户心中的正面形象……
这背后有国内互联网不够开放导致技术服务缺陷的问题,也有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
近两年政府力图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推出相关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来促进整个互联网行业向安全规范的方向发展。连年重点专项打击电信诈骗问题,也开始有了起色;工信部带着旗下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国内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制定了统一的安卓统一推送服务(Unified Push Service,简称UPS)技术标准。
现在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但其实背后的技术规范还远远没有实现。行政性的命令并未转化为真正的行业准则,用户信息安全跟用户体验还没有形成强关联,这跟国际市场相比有着巨大差距。
不过现在腾讯百度这样的企业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开始清理原本不合规的推广手段,全面转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说明整个市场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017年年初,腾讯华为能在用户数据搜集问题上发生争议,就证明了市场开始好转。
数据既是的黄金又是炸弹,大佬们不能开完嘴炮不管后果
但用户的数据安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呢?这个在很长时间内需要看大家的良心。
百度说要All in Ai,联想说要All in Ai,阿里腾讯搜狗小米也在冲向Ai阵地。
然后大家纷纷出来发言,表示未来Ai的主战场在中国,因为中国网民多、数据多。
百度COO陆奇接受采访说,自己是因为看到中国市场在数据搜集研究上的开放,然后选择回国进入百度。
阿里马云表示自己五年前就开始做大数据做云计算做计算机视觉,在Ai上有大量长期的技术数据积累。
腾讯马化腾则表示QQ空间里有几乎所有中国用户过去十年内的个人照片,可以通过Ai技术轻易的预判出未来大家的容貌变化。
小米公关也说自己手里有用户数据,跟技术方合作是平等关系,不付费是正确的,对方是在碰瓷。
……
过去几年里,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大佬在各种场合炫耀自己搜集的数据有多牛X,自己有多深厚的技术优势。可是当他们在炫耀这些的时候,普通用户心中往往会在默念:凭什么你可以随便用我的隐私数据?
在中国市场上,关于“凭什么”这个命题,没有人愿意正面应对,没有人敢以此掀起一场论战。疑惑不满终会累积,成为一点即炸的引子。
2017年百度因为“黄金眼”这样的精准营销产品被集体追讨的时候,业界还能自我麻痹——这是医疗广告的问题,大家还能心生欢喜——这是一个漂亮的公关仗。
那今天“马化腾看我微信”在一个名人企业家口中被瞬间引爆这样的事件,则真实的还原了用户心中的那个“凭什么”。腾讯公关为了快速消弭影响,又害怕跟百度黄金眼撞车,竟然宁愿选择了趣店罗敏式的回应,也不愿采用百度曾经使用过的“数据脱敏”这样的专业词汇。
中国这样一片魔幻现实主义的土地上,存在着难以估测的“魔幻咒语”,你不知道下一个咒语是什么,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什么时刻。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原本活在概念里的新技术,已经在2017年真正走入普通用户的生活。人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生动活泼的应用案例,终于开始生起疑虑,害怕自己的生活会被大幅干扰。
这是2018年中国的Ai市场必须反思的重点,中国科技公司们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必须正面技术背后的规范的问题,推出人人都能理解的安全方案,解答用户心中的疑虑,至少让人们明白信息收集跟电信诈骗之间的不同,消灭那颗“凭什么”的种子。
相信2018开年的这一串用户数据安全质疑,不会是结束,随着Ai应用越来越深入日常生活,人们的激惹情绪将会越来越严重。大佬们将会咽下过去口不择词所酿下的苦果。
不知道未来人工智能Ai能否领悟到“凭什么”背后的怪诞,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钛媒体作者: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