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公司 “先天不足”,离“颠覆银行”还很远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金公司 “先天不足”,离“颠覆银行”还很远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最新一期竞拍话题《消费金融风口之上,银行的胜券在何处?》,奖励丰厚,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投稿来辩!】

马云说要“颠覆银行”,也就是三四年前,彼时,阿里系和四大行还是“势如水火”;但自去年以来,颠覆论不再被提及,互联网巨头和银行巨头握手言欢。先兵后礼的原因在于,在互联网时代,银行仍然有不可取代的诸多优势,这正是精明凶悍的互联网巨头主动牵手银行的根本原因。

被误贴“传统”标签的银行早已经开始主动变革,适应新需求——这一点在消费金融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

今年8月31日,在银监会的例行发布会上,招商银行对外介绍了其消费金融的转型升级案例。作为国内信用卡行业、消费金融领域的领跑者,招行信用卡于8月28日正式上线了Fintech驱动、主打消费金融业务的掌上生活App 6.0版本。

开创“第一消费金融App”的掌上生活App 6.0,被视为招商银行发力消费金融的里程碑级产品。

银行、互金机构蜂拥而至的消费金融,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前景相当可观。根据央行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不含房贷)额度为5.92万亿,在GDP的占比为8%。而美国消费金融对GDP的占比高达29.5%,两相类比,可见中国消费金融的上行空间很大。

那么,和野蛮生长的互金企业贴身肉搏,以招行信用卡为代表的银行系竞争者,胜算在何处?

资金端:3~5倍于银行的资金成本,互金压力山大

根据2016年的数据,大中型银行存款成本几乎都在2%以内。而根据零壹财经的统计,P2P行业目前主流投资利率为6%-10%,换句话说,P2P平台上的资金成本是银行的3-5倍左右。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依托于银行资金,银行系在资金端比市场上的消费信贷公司以及P2P公司的资金获取成本低很多。

更低的资金成本,意味着银行能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低息消费金融产品,同时,低息的成本,意味着银行不用为了摊平成本而提供高风险的消费金融服务。

如今的消费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各大玩家“补贴抢市场”的阶段,补贴大战之残酷程度不亚于当年的团购和打车平台,显然,较低的资金成本让银行系在同类型消费金融产品上拥有更大的利息补贴空间。

技术端:银行系实力不容小觑

在上一版本开放用户体系的基础上,掌上生活App6.0进一步开放了消费金融服务。此举有点类似当初支付宝走出淘宝母体、独立对外。(而后蚂蚁金服成为了估值超过70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

全面开放的移动化平台为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能否把这种想象变为现实,很大程度上要看平台的技术能力。

以掌上生活App为例,其集中体现了银行系竞争者的技术能力。掌上生活App 6.0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出了消费金融智能推荐引擎—e智贷,令消费者可以及时知晓最大可贷额度,在选择金额、风险偏好之后,系统还能实现产品智能推荐并支持“一键申请”。“e智贷缩短了用户和消费金融产品之间的路径距离,高效实现了供需直连”。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比之下,互金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则受到发展阶段和资本实力的限制。因此,更多的互金公司更侧重产品包装和市场策略,互金公司中的平台型企业其消费金融产品更多是“货架式”陈列,需要更高的市场费用去推动产品触达用户,而非基于平台本身的用户闭环而完成。

此外,和互金公司注重单一产品开发(车贷等消费贷产品等)不同,掌上生活App6.0 提供的是全场景产品,其通过e招贷、e闪贷、e分期等产品,覆盖了装修、结婚、出国、求学、购车等人生重要场景,用户在平台上的生命周期更长,体验也更好。

风控端:互金的“高容忍” VS 银行的“零容忍”

风控是银行的第一生命线,相比互金公司对风险的概率容忍,银行更倾向于对风险“零容忍”,以专业的风控积累,再加持Fintech技术,构筑风控的护城河。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产品采用的是银行级风控体系,其提供的全流程风控保障,是大多数互金公司难望项背的。以掌上生活App为例,其打造了适配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智慧风控体系,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实时风险甄别和管理。

比如,在用户交易、支付、转账环节,掌上生活App还构建了设备、掌纹、人脸、声纹等立体的风险干预体系,以及一键锁卡等自主风险管理手段。

可以说,银行系对于风控的敬畏和坚持,可以在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的情况下,做大做强消费金融业务,实现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平台成立平均年限在3-4年,无论是数据维度的丰富性还是风控模型的成熟度上,均缺少足够的积累,单纯技术层面的创新也很难弥补“先天能力”的不足。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风控的核心是模型。有业内人士表示:“没有哪个公司的风控模型,可以拿来直接用,因为应用场景、用户群体、数据来源都会有差异” 。

服务端:线上线下全覆盖,银行服务能力更全面

行业普遍认为,消费金融市场具有用户多元化、场景复杂化、需求分散化等特点,这对于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把握消费信贷需求的基础上,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实惠、安全,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谁就有可能在未来雄霸一方。

但在现阶段,仍然较多的企业没有真正切到C端人群。获客只是基础,做好底层的基础建设工作,进行沉淀和资源的不断补充,才能最终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互金公司的模式往往重获客、轻服务或者仅依靠技术手段提供服务,相比之下,银行的服务优势在于,拥有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服务能力,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比如,线下营业网点可以满足尚未习惯网上办理银行业务的中老年群体。

在线上开展金融服务,用户体验直接决定了服务能力。以掌上生活App 为例,其通过一键锁卡、全景智额等Fintech驱动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了更贴心的安全服务和更智能的额度服务。

不仅如此,掌上生活App还依靠“AI人工智能”提升服务品质,6.0版本引入AR技术,通过通过AR图像识别技术、3D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前置化的人性化引导,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有消息称,未来掌上生活App“AI客服”还将朝着语音沟通、业务办理等深度交互迭代。

从用户需求的满足层面,相比于大多数基于线上的互金平台,银行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服务更为完善、丰富。

结语

随着监管的逐步深化,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加良性的发展环境,厚积薄发的银行将在产业竞争中进一步巩固主导地位。生机勃勃的消费升级需求,可以期待的消费金融市场,这是有着“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不能错过、也不会错过的巨大蓝海。而掌上生活App在移动端的7年探索,与互金企业对颠覆论的改口,或许意味着主动求变的传统银行,在这一蓝海依然具有巨大优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先天不足 后天先天不足颠覆银行互金公司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