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锌链接,作者|易柏伶,编辑|王巧

16~17世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开创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金融机制,借助股票发行筹集了大量资金,大胆踏上了远征东方的海上航线,开创了荷兰海上帝国之路。

由此,人们见识到了金融机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威力。

1609年,荷兰阿姆斯特朗诞生了历史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只要人们愿意,可以随时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或者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现。

只不过,当时交易所采取的是证券实物交割方式,需要人们将实物证券存放于交易所才能进行交易。通常当天的交易,至少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后才能完成清算。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大,证券交易数量激增,大量的实物证券出现交割滞后的情形,一些证券公司与清算机构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交易所和投资者,提高了交易效率。

后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证券交易方式逐渐由实物变成无纸化。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证券交易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清算的出错率和运营成本。

十年前,数字货币的诞生将区块链技术带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似乎天然地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信赖的服务。

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投入了研究。据IDC数据显示,在去年全球区块链市场的份额构成中,金融业占60.5%,而证券行业则成为了继银行业之后部署区块链应用的第二大市场。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区块链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探索,来源区块链资讯

区块链技术到底在证券行业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未来的证券行业形态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过走访多位业内人士、整合行业内专家文献和观点,锌链接认为,区块链技术在未来是否引发深刻变化仍然未定,但它正踏上一条与证券行业相结合的、渐进的改革之路。

传统资本市场的中心化复杂生态系统

曾有某互联网巨头旗下金融公司区块链负责人向锌链接坦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实际上很难推进。原有的中心化金融市场体系,实际上是经过历史发展沉淀的结果,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不是区块链技术想颠覆就能颠覆的。

“事实上,哪怕是最火的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并且缺乏成功的案例。”

相对而言,与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相比,传统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参与主体:标的物的交易双方、证券融资发行方、资产保管结算的托管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监管机构,以及为整个市场提供清结算服务的后台机构。

各类主体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才构成了现今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其次,交易所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衍生品、场外交易产品五花八门,股票、债券、信托、期货、外汇、互换等更是玩法众多。

李中、周思宇、李杨其所著作的《审慎变革:区块链与证券市场的未来之路》中认为,“资本市场关联面广、牵涉利益巨大,在区块链这个‘外来者’面前,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对于区块链技术这种底层数据库技术,需要理清原资本市场的基本事理逻辑:中心化交易结算设施的诞生和发展,是因为它在“信任维护、隐私保护、风险防控、金融监管”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才能立足现实问题,着眼未来做好“顶层设计”。

对于信任维护,商业基础是交易,交易的基础是信任。投资者之所以放心入场交易,是因为他对于中心化机构监管保护合法权益的信任。

试想,如果去除作为第三方信任中介的证券登记机构,区块链能否有效确保发行人履约,保护投资者权益?参考泡沫时期各种山寨币诈骗案件,答案已经一目了然。

欧洲中央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哪怕将来分布式记账技术得到采用,公证处、市场监管机构的角色仍然很重要。

对于隐私保护,水至清则无鱼,完全透明的公开市场实际上也是无法运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掌握所有上市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详细情况。

中心化资本市场的基本使命,是寻求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合理平衡。这在将来,区块链技术研究的隐私安全计算、可信安全计算等方法,或许可以作为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交易市场应用中的改良。

对于风险防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本市场基本发展成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功能、制度、监管全覆盖,杜绝边缘、局部的一些由违约连锁反应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同时,每一位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都要对其身份进行认证,防止身份造假,虚假交易引起的法律纠纷。

对于市场监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于2012年正式出台,G20国家均将其作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核心标准,共同提高全球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只有充分理解了资本市场的本质,理解信任、隐私、风控、监管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才能立足现实问题,在庞大的资本市场体系中“见缝插针”,慢慢开拓未来之路。

“身份认证、协议存证”式的改良应用案例

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简称“深证通”)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控股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据深证通研发二部开发经理夏雄涛向锌链接介绍,早在2015年,深证通就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寻找其与证券行业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到了2017年,深证通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相关系统,但只停留在POC阶段,并没有实际落地。

今年2月份,深证通正式落地了基于区块链为证券行业提供可信存证服务,现该业务正处于推广阶段。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夏雄涛称,在这个可信存证服务项目中,底层是由深证通、太平洋保险、国泰君安和微众银行一起搭建的存证链。其中,微众提供底层的开发技术支持,深证通作为存证服务平台提供方,云之道提供数字身份认证的签名验签服务,长城证券则作为首个试点用户。

云之道董事长单慧蔚向锌链接介绍,数字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应用在这一项目,是基于这样的场景:

当投资人购买投资品种时,如股票、基金等,都需要与证券公司签订多份合同和协议,风险告知书、产品相关协议、购买合同等,需要投资者逐一进行签名,证明投资者已经充分了解该产品详情,自愿进行投资购买,愿意承担投资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后果。

如果发生纠纷,所签署的协议就是存证。

以往投资者签订的电子协议及签名用私钥是存储在证券公司内部的服务器上,券商可随意更改协议及签名,很难自证清白,法院很可能会偏向投资者。

而一旦有了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签名私钥只能客户拥有,签名数据只能从客户端产生,将合同协议签名结果等信息存储在深证通的存证链上不可篡改,一切便可一目了然,这也能避免券商公司恶意篡改的情况。

长城证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张楚明告诉锌链接,数字认证、合同存证是长城证券在区块链应用上的新尝试。他认为,这对客户体验和电子合约的合规性等方面都是一个提升,也有利于解决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但不是特别多,毕竟纠纷很少。但是,一旦出现纠纷,影响和损失都很大,我们还是尽可能避免,防患于未然。”

张楚明坦言,之后会扩大合同存证的区块链应用规模。“现阶段主要是在理财产品的购买上使用合同存证,往后会在各个环节,只要有合约或者合同协议签署的地方,都可以应用进去。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据了解,这一项目的主要流程在于,投资者在客户端登录后,根据客户端身份信息生成密钥因子,经过签名服务交换后, 生成完整的加密私钥。此时客户端与云之道服务器各提供一半秘钥因子,签名服务器将客户登录信息进行上链。在客户办理业务时,通过唯一的私钥对业务进行签名,得到签名信息,签名成功后再将签名相关信息上链。

投资者、证券公司、数字身份认证技术提供方、区块链平台技术提供方,如此运转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为投资者的交易提供可信安全的服务。

区块链证券行业,未来路向何方?

除了数字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应用,在利益牵涉较广、层层迭扣的资本市场面前,区块链究竟还能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路向何方?

事实上,据公开资料,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存在的痛点依旧有目共睹:

中间交易环节成本高,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繁杂,比如,美国股票市场的结算过程需要T+3日,涉及到跨境交易时,还会经过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

信任成本高,全球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除了满足监管等特定需要,业务累计数据既不公开也不共享,投资人、发行人等市场参与者面临过高的信任成本。

中心化技术存储网络安全隐患大,基于单节点攻击的问题会威胁到整个账本的安全性。

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结合隐私安全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技术都能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前不久,欧洲央行出了一份报告,专门强调了分布式账本DLT技术在证券交易后结算的应用。

张楚明认为,降低清结算成本、优化流程等方面都不是区块链技术的最重要作用。在未来,区块链更大的意义体现在可能在于降低交易门槛,促进交易合约的达成。一旦数据所有权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解决,整个证券交易市场才会更加活跃,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夏雄涛称,后续关于区块链技术业务的应用,深证通可能会向境外支付、投融资对接等方向进行扩展。

他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证券行业不可否认有其特殊的价值,但不止是在证券行业,制约区块链应用落地的因素通常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例如,如何在区块链上引入激励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关于这方面的区块链的管理政策、相关标准的制定,这些在现阶段是比较缺乏的,业内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欧洲央行在做区块链技术清结算应用报告中也阐明,伴随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关键的法律、运营、治理都需要时间。

在庞大、发展成熟的金融基础体系面前,区块链技术或许不能妄言颠覆,但是可以“见缝插针”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问题面前需要多方共同完成顶层设计。

目前为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不能断言区块链技术到底怎样深刻改变证券市场。但未来,它或许会改变整个证券行业的业务形态和逻辑,但即便如此,也会是一条渐进的改革之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证券行业的区块链之路,或许注定禁不起“折腾”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