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光环褪去,滴滴的338亿美元估值靠什么来救赎?
被指责“让出行变得不美好”的滴滴,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网约车新政出台后,盈利和估值面临双重打击,滴滴迫切的需要找到一条救赎之路。
1月24日,上海市交通委紧急约谈滴滴,要求下线出租车加价功能,这让此前已宣布阶段性取消调度费的滴滴显得更加局促。
在春节临近这段时间内,滴滴打车的“高峰加价”成为了人们吐槽的重灾区。这种情绪不仅来自寒风中无车可乘的怨气,更是一种对近乎“垄断者”的不满。
市场调研机构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8月滴滴并购了Uber 中国后,占据了网约车市场中占据超90% 的份额。
曾经被投资界追捧的“独角兽”明星创业公司滴滴,现在却被外界看作一只坐地起价的市场“怪兽”,甚至被媒体类比为谷歌退出中国后的百度,因为缺乏市场竞争,不像从前那样重视用户体验。
“垄断巨头”难返估值巅峰
针对滴滴打不到车、服务下降的质疑,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罗文在知乎上回应,因为今年的春运来得早,学生流、务工流叠加,而同时很多司机又都已返乡,所以打车特别难。
但滴滴打车难不是最近才有的,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网约车新政的影响。2016年十月新政策出台以来,大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网约车司机和车辆被迫下线,打车难的现象越来越凸显出来。
而此时,经历了7轮融资的滴滴已经到了IPO临门一脚的阶段。野马财经注意到一个数据:2016年9月9日,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鸿准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持股0.355%。
据路透社评估,融资后,滴滴估值将达3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9亿元)。滴滴官网数据显示,滴滴出行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滴滴在中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召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巴士和企业级等全面出行服务。
突然出台的网约车新政,按照户籍和牌照监管,对于市场规模如此庞大的滴滴而言,无疑是一场沉重灾难。在新政策出来的当天,滴滴的官方声明给出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猜想。声明中说到,新政策会使车辆供给骤减。以上海为例,据滴滴平台统计,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司机大幅减少。如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不足司机总人数的3%。
目前滴滴向媒体确认了在上海清理外地牌照车辆的消息。多位上海非沪牌照滴滴司机收到滴滴官方短信,称由于车辆不符合新政要求,将于指定日期无法继续在上海接单。
“网约车新政的冲击让滴滴的估值至少缩水一半”,兴业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野马财经(公号ID:ymcj8686)这样表示。他认为,
网约车的成交量主要依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目前滴滴给出的上海和北京的数据来看,平台上绝大部分的司机和车辆是不能用的,这会影响滴滴的真实营收;
另一方面,也会严重打击投资人的信心,关系到这种“出行共享经济”的模式是否成立;
此外,车辆大量减少后势必会造成打车非常困难,已有的用户会加速流失,而互联网估值很大的一块就在于用户数,这是估值的重要基础。这三方面的影响对于估值的打击,降一半可能还说少了。
原本就一直亏损经营、依靠投资的滴滴,如此一来,面临更大的压力。司机退出,用户也随之流失,滴滴数百亿的估值靠什么维持?
汽车金融:是滴滴估值的拯救者吗?
光大证券一位分析师曾向野马财经这样剖析过滴滴的出路:如果滴滴自购车辆势必投入很大成本,而司机的户籍制度限制又难以突破,滴滴则可以通过和中小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合作解决眼前的困局。
而滴滴似乎也注意到了夹缝中的空间。2016年11月底,滴滴与深圳前海泰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泰丰租赁向滴滴提供车辆信息,滴滴录入平台供打车用户选用,即泰丰租赁将成为滴滴平台的车辆供给方。泰丰租赁为滴滴司机提供两种产品,一是“以租代购”的融资性租赁产品,一是经营性租赁的短租产品。
但上述分析师也指出,考虑到政策对车辆的要求,这类合作模式若要普遍复制并不容易。
但是,目前滴滴其实是具备深挖产业链金融的能力的。而在汽车融资租赁、新车\二手车的买卖等需求的驱动下,汽车经销商、金融机构、以及终端的客户,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金融产业链条。
目前看来,滴滴金融发力的主要领域也在融资租赁和汽车消费金融,而这能否成为重振滴滴估值的利器呢?
融资租赁
滴滴去年就布局了自有的融资租赁公司。2016年3月,滴滴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滴滴正式涉足金融的标志。
工商信息显示,众富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法人代表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监事为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及担保。
而众富公司设立在上海自贸区内,也显露了滴滴进军国际市场的野心。据融租之家文章分析,根据自贸区的融资租赁政策,众富公司可与国外金融市场互动跨境融资,解决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和个人购车贷融资成本高问题,也可绕开国内汽车金融牌照管制,并且众富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对象可覆盖国内外市场。
汽车消费金融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汽车年销售量超过2000万辆,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巨大。
2016年4月,滴滴与招行联合推出了联名借记卡,招行一网通支付产品接入滴滴出行,为滴滴司机提供购车分期,以及围绕汽车产业链的多种金融业务。招商银行将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的合作银行,分期购车将对所有司机开放,分期金额则依据司机个人的信用报告和滴滴数据综合评估。
有报道称,除了战略投资、线下司机招募、联名卡、市场营销外,招行还将会与滴滴在跨境现金池、跨银行现金管理、美元资产管理及汽车信贷等方面深入合作。
保险
此外,滴滴凭借海量数据杀入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也是被创投界普遍看好的方向。有投资机构人士对野马财经表示,滴滴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积累的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保险业务很有前景。
参照此前太平洋产险对凹凸租车的战略投资,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承租人在驾车时的驾驶数据进行采集,可完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的风险定价能力。
而滴滴在对司机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正是获取到了司机的驾驶习惯、技术、车辆信息、以及周围环境等大量数据。由此看来,滴滴成为保险公司的合作方,或者推出自己的互联网保险产品,都不无可能。
普遍道路——互联网出行平台+金融
国内外其他互联网出行平台的金融业务也可作为滴滴涉足金融的一种参考。
Uber
比如Uber的国外业务部分。Uber并不自设汽车金融公司,而是通过与各国当地的金融机构和汽车销售行合作,为个人提供购车贷款。例如Uber 与新加坡汽车经销商合作直接为司机提供 80%的汽车贷款;在澳大利亚与P2P 平台SocietyOne 合作,向已有和潜在的驾驶员提供贷款购买新车;在美国与金融公司 Clearbanc 合作给专车司机提供预付款。而在中国市场,Uber则与汽车经销商永达汽车合作,打通“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商业模式。
易到用车
早在2014年底,易到用车就联合海尔融资租赁公司成立“海尔易到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简称海易出行),出资80亿元,面向入驻自身平台的中小型汽车租赁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从而扩大易到用车的业务规模。2015年,易到联合海易出行为旗下司机推出了买车创业计划“易人易车”。当时,易到CEO周航还曾宣称海易出行的目标是在3年内做成全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计划达到8至10万辆的规模。
神州专车
2016年3月,神州专车运营主体公司神州优车与光大金融租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光大金融租赁将向神州专车提供总额人民币200亿元的授信,用于支持神州专车车队的扩展。此外,在汽车金融领域,神州优车还推出了神州车闪贷。
以同行作为参考,从网约车业务切入金融服务有天然的优势,汽车金融市场前景也被创投界普遍看好,将汽车金融作为解决滴滴估值压力的路径,至少方向没错。但是,要想切汽车金融的蛋糕,滴滴的基础工作还是要解决好用户体验和服务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