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投资1亿给用户建基金,股票社区的终极形态是私募孵化器?
在这个全民炒股时代,社交媒体和垂直股票社交平台加速了信息的流动,“股神”和粉丝开始频繁互动,股神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到几千个账户,这就类似一个私募孵化器。
这种追逐与被追逐的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钛媒体记者曾做深入报道《从“造神”到私募孵化器,全民炒股社交从未降温》,预言股市“造神”运动指向私募孵化器,股票社交平台最好的出路是孵化大V们成为私募机构。
如果粉丝众多,一个“股神”可以影响几千个账户,进而影响市场的平稳运行,那和私募没有太多区别,并且不用受到私募那样严格的监管。
果然,股票投资社区开始将触角伸向传统资产管理行业。雪球近日宣布正式进军资产管理行业,将面向所有有职业化投资意愿的用户开放其“种子基金”和“成长基金”计划,其中将有1亿自有资金用于投资种子基金申请成功的用户。
1亿资金将投资100位用户设立个人私募基金, 而这仅是初始投资金额,若种子基金运行良好,雪球还将引入更多外部资金进行孵化。而申请种子基金的门槛几乎为零,不过雪球将根据其组合运营情况以及完善的尽职调查手段进行资质审核。
已经在雪球私募工场发行产品的用户,将有机会直接拿到雪球“成长基金”的投资,这支成长基金提供的支持包括:资金投入、投研支持、品牌推广等等。方三文说,1亿资金为雪球自有资金,包括此前几轮融资获得的资金,相关牌照正在申请,并不确定何时牌照落地。
同时雪球“私募工场”支持“一键发私募”,提供从资质申请、产品设立到业绩鉴证、业绩展示,从投研支持、社区推广到资金引介的一站式服务,只要用户的可管资金达到300万,就能在私募工场“一键发私募”。
一年前钛媒体记者采访方三文,当时大家对雪球的质疑还很多,比如:雪球为什么不申请牌照直接涉足交易?UGC的确有很多数据,可是用户的数据并没有什么用呀?普通股民能成气候吗?成千上万条评论能变现吗?雪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那时方三文说自己还没想清楚,就是感觉这些年雪球走了一些弯路。在这个时间节点,从股票社区进入资产管理行业,方三文这次是想通了。
UGC有用吗?这些用户生成的信息可以是大数据的一部分,雪球此前联合天弘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发布的雪球100、雪球智选、雪球精选三大指数,发布以来的2个多月,平均涨幅达到53.3%,最近相关指数基金产品也将很快对外发布。
进军资产管理行业,是雪球从生产内容(帖子),到生产策略(组合),再到生产金融产品(各类基金)的完整产品线,每个产品都完全遵循了UGC(即用户自发生产)的模式,这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玩法非常不一样,但雪球CEO方三文表示:这是互联网逻辑在金融领域最自然的应用。
未来,社区化、PGC、UGC、垂直化是趋势。现在各种股票社区正在形成不同的投资风格,比如雪球的风格是价值投资,牛股网是追随股神,淘股吧里有事件驱动短线交易者……钛媒体记者归纳,股票社区目前有3种类型:
- 追逐股神型。比如牛股王、阿尔法工场,面向最底层、普通的小白投资者,他们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喜欢随大溜,但由于是模拟炒股软件,所以“股神”的信息不会完全透明、真实;
- 意见领袖型。雪球、淘股吧这类社区的用户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社区是不同角度的信息聚集的场域。富兰克凌认为,雪球最大的价值是众包调研,研究一家公司的价值,每个人看到的都是片面的,通过雪球,若干个片面信息在一起,成为整体,这对于投资机构和个人都很有价值;
- 资讯交流型。比如消息达人组成的QQ群、论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品,比如财联社、鼓掌财经。智能手机带来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微信、微信公众号、手Q、微博等平台,都使股票信息从稀缺走向泛滥。行情数据的获取与下单交易更加便捷,整个股票市场的生态也渐渐发生变革——信息对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大,羊群效应愈加明显。
雪球在这些社区里,是先行一步、离钱更近的一个角色。2014年完成C轮融资,注册用户1000万的投资社区,目前日活跃用户数稳定在70~100万,以牛市顶峰时全国A股活跃账户数6000万来看,每日活跃在雪球的用户占到百分之一,雪球积累了这些年的数据和经验,方三文自认为走的弯路,也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翻个篇儿,用户与内容是雪球进军资管行业的敲门砖,1亿能撬动多大的市场机会?还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