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文、公关和网红大V背后,是刷流量的游戏规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这一周,汽车自媒体“慢速公路”发文怒怼蓝标公关在宝马丽江的试驾会上邀请假网红大V的事件,仍在互联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事后,尽管蓝标的“妹子们”及时予以“回击”,但却依旧难以平息吃瓜群众对于大V的质疑。与其说是网友们不信辛苦的公关妹子,倒不如说是看不惯所谓网红大V敛财的“吃相”。
“说是几百万粉丝,投个推广几万块,结果连个互动转发都没有。”聊起这个话题,曾作为甲方代表的严宇(化名)对此感慨颇深。
他表示对于品牌方来说,投放宣传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在微博、微信上找来知名网红大V、意见领袖,通过其影响力广而告之。
然而,在投放推广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有不少百万粉丝级别的大V,几乎都没有互动。就连点赞的人数,也屈指可数。
如今看来,这与“慢速公路”在爆文中描述的场景何其相似。被质疑的百万粉丝大V们,真能靠刷量刷出存在感吗?
刷量并不新鲜,“面子”需求巨大
“大V、网红可能很多都是靠刷量才能撑起自己的门面,也因为有他们才撑起了刷量的行当。”
经营某“刷量工厂”的彭亮(化名)透露,刷量、加粉这些名词,从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开始,就一直伴随至今。
如今,这已经成为知名的网红号、营销号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少微博上号称超过百万级粉丝,或是微信上号称数十万粉丝的大V,都会含有水分。”他说,如果按照传统的内容养号方式,一般自媒体养出一个十万粉丝级别的大号,顺利的话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然而,要是通过加粉、刷量“辅助”完成,很快就会出现一个行业大号。在以粉丝数量多少定推广费用高低的营销大环境下,这些网红大号显然是很“值钱”的,“性价比”也十分高。
“之前还有些自媒体号,愿意加贵一点的活粉,但因为总是掉粉,所以现在几乎都选择加廉价的僵尸粉。”他表示所谓的“活粉”,便是通过红包引导关注的真人粉丝。这些贪小便宜的“羊毛党”往往在领取了红包之后便会取关账号,让运营者都很是烦恼。
至于“僵尸粉”,则是由电脑系统自动注册生成,拥有头像、昵称的“机械粉丝”。为了让这些“机械粉丝”看起来尽可能像真人,彭亮和不少刷量机构都会使用群控工具,帮助其完成转发、点赞、发图等简单的行为操作。
“很多僵尸号,都是早期平台监管松散时,批量注册下来的。”据他透露,微信订阅号加类似的僵尸粉,一千个价格为十几元到几十元钱不等。微博僵尸粉的价格,则更加便宜,每千个粉丝5~8元。想要创造一个百万粉丝级别的“微博大号”,成本也就几千元。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部分号称百万粉丝级别的“微博大号”、“微信大号”,其文章评论、互动数据几乎为零。
“多数情况下甲方或者公关公司,大多都只看大V的基础数据,因此刷量加粉的市场需求才如此巨大。”在彭亮看来,网红、大号刷量已经成了行业的通病。而其工作室动辄数十万计的月收益,恰巧也反映出了营销圈里诸多浮躁情绪。
或许,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内容已经渐渐变得不再重要。如何快速敛财,才是这部分自媒体运营者所关注的重点。
大号“互动”戏份不足,只因成本太高
“大V的互动并不是不能做,只是过程复杂,成本过高。”
同样从事刷量加粉业务的杨怀哲表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或是其他网媒平台,想要让“僵尸粉”实现评论、评价等简单的互动行为,就要事先将对应的话术整理一份,输入到群控系统中,这样才能使“僵尸粉”说“人话”,即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互动。
虽然这样刷评价、评论的方式价格便宜,每条只要几毛钱,但群控“僵尸粉”只能够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档案中,随机选取一段内容进行评论,出现重复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容易被用户识破。
杨怀哲透露,之前有部分具有语句合成功能的群控软件,可以实现评论、聊天等功能,但在随机合成的过程中,总是容易出现BUG、病句、答非所问等问题。若想要实现最真实的互动、评论,往往是需要人工操作介入的,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成本。
“说白了,就是人工编辑互动内容,人工进行操作。虽然可以在群控设备上逐一操控手机完成,但过程太繁琐。”他坦言曾有不少营销号定制过这一项“真人”互动业务。
光是刷一条原创评论(评价),所耗费的时间人力成本费用,就已经高达2-3元,“如果是在各类任务群中发布相关的有偿刷评论的任务,则单条真实、原创的评论成本将会更高。”
这样的一场“互动”策划下来,所耗费的预算少说几百元,多则上千。偶尔刷一次类似的“互动”,部分“大V”和“大号”运营者还是能够吃得消的,但长期这么做,财力上就实在难以承受了。
杨怀哲补充道,在这部分自媒体运营者看来,若甲方或公关机构支付的推广预算较高,则会在刷基础数据的同时,做一做成本颇高的“内容互动”(刷评论),让整个营销结果看起来更“好看”些。
如果推广费用有限,运营者自然会选择放弃“互动”的环节,或者借用亲友的账号,象征性的评论一番。尤其那些动辄拥有数十、上百个自媒体“大号”的营销机构,更是不可能在刷“互动”上投入过多的预算。
“但就算再热闹,也都达不到宣传推广的效果。”杨怀哲表示,不管账号是否有浏览、阅读、互动数据,都是依靠大量“僵尸粉”、群控系统刷上去的,根本没有真正的用户在浏览“大号”所发布的内容。
对于这部分“大号”的运营者来说,只要在最后能够拿出一份漂亮的“数据”给到“甲方爸爸”,也就万事大吉了。唯一被有效“传播”的对象,或许就只有彭亮、杨怀哲这样的刷量灰产了。
然而,即便被众多“大号”依赖,刷量灰产们还是觉得这门生意远不如以前好做了。
营销只看数据,刷量竞争激烈
“虽然市场需求大,但平台的监管也严了不少。”
彭亮表示,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规则的改变,更多新验证机制的加入,养“僵尸粉”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甚至有许多早期用软件批量注册的账号,也都被接连封禁。
“损失了很多账号,注册新的账号成本又太高。”再加上刷量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不少新的机构闻风入行,导致行业竞争激烈。在“货比三家”的原则下,刷量、加粉的报价不断被大V和大号们压低。
除此之外,他表示在过去的这几年里,租金、人员、硬件费用也都不断地在增加中,导致“僵尸粉”的维护投入大幅提升。尽管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刨除成本之后,净利润远没有几年前那么高。
“为了降低成本,我不得将设备、人员都往低成本区域转移。”去年初远赴东南亚经营“僵尸粉”生意的黄坤在交流中坦言,为了适应国内同行业低价竞争激烈,他不得不在一年多前将“生意”搬往印度,为的是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通过“生产”成本低廉的“僵尸粉”,他继续做着国内大量营销号大V 刷量、加粉的生意。但却仍旧受到不少新锐刷量机构的竞争冲击。为了抢占市场,争取用户,这些机构不惜成本价甚至亏本刷量,让黄坤感到头疼不已。
“选择也多了,僵尸粉、阅读量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他无奈地表示,不管公关、自媒体“大号”运营者、甲方代表之间的“游戏规则”如何制定,最终的数据都需要通过刷量支撑。
但与公关机构、运营者相比,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刷量机构,才是明显被压榨的下游,“可以说,如今的公关,是经费层层盘剥后层层外包的行为,而我们做的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或许,刷量灰产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与甲方代表、公关、网络大V间一系列自欺欺人的规则约定不无联系。
当每一环的机构,都只对一串串冷冰冰粉丝数字负责时,公关与传播也将变得不再有意义,假大V利用假数据“行骗”的情况,也将很难从根本上杜绝。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