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在香港:直面 3000 多万张八达通卡,“红包补贴”并不万能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微信支付在香港:直面 3000 多万张八达通卡,“红包补贴”并不万能

5月某天,香港“网红餐厅”陈根记的服务员面对大陆游客反复说明,“我们只接受现金,不接受任何第三方和信用卡支付”,没有表情;餐厅旁“趴活儿”的的士司机也一样,上车前,他们会提前声明,“无法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宝。”

但这并不是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的全部。

仅数百米之外的大型商场内,有着另一番景象: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海报常常在一家店内同时出现,支持移动支付成为招徕游客的噱头。

内地移动支付机构正在竭力“攻城掠地”,但扫码付款还远未普及港人的日常消费场景。

港人酷爱现金,但香港市场并非天然排斥移动支付。

2016年8月,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和八达通卡等五家获得首批香港储蓄支付工具牌照,而八达通卡(最被广泛认知的是地铁刷卡功能),正是内地移动支付机构面临的一座大山。

诞生于1997年的八达通卡,几乎支持香港所有日常消费场景:快餐店、便利店、巴士、地铁、轮渡,不一而足。

截至2017年,市面上流通着超过 3450 万张八达通卡,相当于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张八达通卡,每日交易宗数超过1300万,金额超过1.5 亿港元。

单看零售市场,八达通系统目前每日仍平均处理超过1400万宗交易,金额逾1.94亿元。全港有超过9500家各类服务供应商在2.1万多个零售点接受八达通付款。

这座大山,微信支付一样绕不开。

微信支付在香港:直面 3000 多万张八达通卡,“红包补贴”并不万能

香港商铺内的微信支付红包海报

对于这个市场的新入竞争者而言,红包补贴,仍是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首选路径。

据《21经济网》报道,2018年春节,微信支付斥资约3500万港元展开补贴促销,与新鸿基地产旗下商场、麦当劳、日本城等多家商户合作。

而从数据来看,效果也很直观。来自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钱包)的官方数据,


农历新年期间(2月1日至28日),用户成功“抢走”超过1000万港元 WeChat 利是(红包)。2月份新增注册用户数目上升 44%,逾百万港人开启 WeChat Pay 电子钱包功能。 


红包仍是营销利器,但在缺少微信强社交粘性的加持下,红包对于用户留存度的助益并不及预期。腾讯金融科技副总经理陈起儒,“香港微信用户虽然不少,但活跃度不是特别高,虽然我们做过红包推广,但香港与内地无法相提并论。”陈起儒说道。

微信支付在海外遇到了国内竞争者们经常面对的难题——纯靠补贴难以留住用户。在那些微信社交“领地”之外的境外市场,推动支付业务,需要新思路。

拿下更多的境外垂直场景并进行更深度的运营。目前微信支付在香港市场上已经拓展到香港迪士尼、香港海洋公园、莎莎、卓悦、周大福、六福珠宝、英皇珠宝钟表、百老汇等品牌连锁店。

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需要覆盖那些八达通、信用卡式的塑料卡无法实现的场景。

在香港发展移动支付不能只是支付,如果只是为了刷卡那一下,没必要非得用扫码,我们希望借助社交向屏幕本身延伸的服务,比如说小程序、公众号带来更丰富的服务。”陈起儒称。

从某种程度看,香港成为了支付机构们挺进欧美市场的试金石。依赖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三驾马车的香港金融体系与西式金融系统一脉相承。对于腾讯支付宝们而言,市场份额的争夺不仅仅局限在香江沿岸,它们看重的是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以下是钛媒体与腾讯金融科技副总经理陈起儒的采访对话。最终呈现内容经钛媒体编辑:


NFC和二维码在香港都会存在


Q:针对大湾区互联互通,腾讯支付有哪些计划?

陈起儒:今年是香港微信钱包很重要的一年,我们将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融合背景下,支持内地人到香港账户实现很方便地支付。

另一方面,我们也支持香港用户持有香港钱包很方便地在内地商户上使用,打破原来各地钱包系统之间不互通互联的格局。这样有利于湾区范围内个人用户和各种商户、金融服务实现互联互通,也有利于大湾区人们跨区域在生活上享受更多便利。

Q:香港移动支付使用习惯NFC支付。微信则是基于扫码,如何培养他们的扫码习惯?微信在很多城市已经实现了公共出行的扫码支付,在香港领域,微信是否有类似的拓展计划?

陈起儒:针对NFC和二维码的两种支付方式,通过在过去支付领域的积累和经验来看,二者各有优势。因为NFC在信息存储容量、安全性、方便性上有一定优势,但也不可否认二维码在很多领域便于复制、使用,对硬件要求非常低,甚至用一张纸放在收银台上就可实现收款服务。我个人认为,香港在一个阶段内,两者都会兼而有之。但在未来哪一种方式作为主导,我觉得还存在很多可能性。

另外,二维码也有很大发展空间。对在两地有生活经验的人而言,内地已经形成扫码支付的习惯,所以香港也乐于接受二维码支付。香港二维码在一定范围内,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未来要看不同场合、商户不同的安全性要求,对硬件设备不同的要求等。同时,我们也关注NFC技术的发展和商户的需求。如果有可能,我们会做一些实践和试验,即针对两种技术在香港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来会跟香港交通服务商,像巴士、地铁服务商进行沟通。所以未来我们会看到香港交通出行领域也会出现乘车码这样的服务,至少在一些通道上作出支持二维码的乘车服务。

Q:在与八达通等机构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自的利益冲突?

陈起儒:现在的银行、支付机构,大家彼此需要,大家甚至可以共享账户。在交通出行的场景,我们会和港铁、八达通合作——之前已经和港铁在车站试点购票服务。对于八达通而言,我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如果不把资源相互打通,对于大家拓展市场都无利。我们和包括八达通在内的合作伙伴,在交流上是更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我们说服对方的关系。大家互相有需要,但过程当中要看切入点如何平衡彼此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Q:腾讯支付出海战略落地的布局重点是否在东南亚一带?这一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陈起儒:腾讯在出海跨境支付拓展方面,简单而言有两条线:

一条线是跟随中国人出境旅行的发展路径,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热潮爆发,出境游很大程度上是买买买。我们会跟随中国游客的脚步,比如说在东南亚、欧美,已经支持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微信支付。所以我们会关注中国人出境游的路径,在热门景点地区陆续支持微信支付的场景。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香港和马来西亚申请了当地的支付牌照。因为这两个地区是海外用户量比较高的地区,我们会以配套模式向香港、马来西亚的当地用户提供便利服务。

除此以外,我们关注东南亚的新市场。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出入境的渠道和后备人才的不足,当地对这种支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我们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当地的移动支付设施和服务。对于人才不足的局面,腾讯也愿意更提供支付平台快速复制和拓展当地的水平和能力。这是我们正在努力促进的,把中国在移动支付全球领先的平台态势下推行到更多地方。

红包推广效果,与内地无法相提并论


Q:香港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微信支付香港来说,我们认为现在是香港钱包比较初级的阶段,在香港发展移动支付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我很坦率地讲,因为香港的实际情况跟内地不一样。在内地发展移动支付,有两个载体和驱动因素。一是电商,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你要买另外一个区域的东西必须通过电商。香港不一样,可能楼下一家小店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一个驱动因素,不可否认,2014年通过微信红包大力促进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大家通过玩红包让账户有了很多余额,通过余额在商户、门店进行消费,所以微信支付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

在香港,微信用户虽然不少,但活跃度还不是特别高,因为香港有很多人使用其他社交系统。虽然我们做过红包推广,但香港跟内地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另外,香港在金融的很多方面过于成熟,所以痛点并不强烈。我们的想法是香港发展移动支付不能只是支付。如果只是为了刷卡那一下,没必要非得用扫码。所以我们希望借助社交向屏幕本身延伸的服务,比如说小程序、公众号带来更丰富的服务,而不是塑料卡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服务给香港市民带来更多便捷,这些是我们正在和香港各个商户、机构不断深入探索的。

Q:微信支付在香港会不会打“红包战”?

陈起儒:我认为社交是腾讯的优势。未来,无论香港还是马来西亚,我们会更多注入社交元素。不过从现在的试验来看,光靠社交本身不足以拉动移动支付在香港落地,香港使用微信的活跃度并不像内地那么高频。红包是我们未来将与香港很多合作伙伴进行尝试的。在内地尝试过用AR找红包是非常有趣的想法,我们会把一些有趣的经验、玩法带到香港。

今年下半年可以看到和香港本土的商户、企业、机构有更多的试验,我们未来支持两地用户,包括内地、香港用户都可以同时体验。

Q:如何看待与支付宝等其他支付平台的海外竞争?

陈起儒:不方便评论其他支付机构。但我觉得在香港如果一家支付机构要发展,一定有背后的原因。在腾讯体系内还没有成熟的电商,或者腾讯也没有自建电商的模式,可能大家会感觉(与支付宝)有差异。

但香港发展比较初期,看份额谁多谁少意义并不大,还没有到互相“红海竞争”的情况。甚至某种意义上,大家可以合作让商户共同使用,这是我的观点。(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蔡鹏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香港支付宝微信支付微信支付香港香港微信支付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