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势头也是越发强劲。本文从智慧城市的理论基础、概念和特征入手,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智慧城市是指用新一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主要是智慧信息通讯技术(简称IICT技术),结合已有的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政府决策办公和应急指挥提供智能可视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并服务于民生,应用于企业和社会团体。
1 智慧城市的产生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性增加的作用下,城市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但在城市化运动中,人口拥挤、工业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城市病层出不穷,这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相对滞后,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加坡在1992年首次提出“智慧岛”建设计划;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经过2009年的初步发酵,2010年世界各国纷纷加入“智慧城市建设大军”,掀起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
2 智慧城市的特征
(1)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并能通过对感知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实现主动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2)通过广泛的宽带,实现全方位互联。智慧城市利用广泛存在的宽带网络,构成其“神经网络”,实现了城市中物、人的全面互联,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3)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智能融合。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大脑”,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利用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全面推动实现智能融合。
(4)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我国共有150多座城市提出建设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其中发布智慧城市规划、行动方案或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及政府报告的已达50多座。2013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划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视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纪元和风向标,其建设现状如下:
(1)智慧城市建设突显共性和个性的融合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参建城市都能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和自身特色,确定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思路与突破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
(2)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集群逐渐显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衍生出跨领域、融合性的全新智慧产业形态,推动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北京、东莞、扬州、宁波等各大城市已经纷纷在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智慧产业进行摸索和尝试,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并伴随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发展而发展。
(3)智慧城市建设需合理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当前,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建设压力与投资风险并存。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政府应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基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总体定位,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落地和可实施。
(4)智慧城市建设需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坚持平台化、集成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产业链布局复杂,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项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形成大量的信息化孤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协调各方资源,打破电网、水网、交通、医疗等诸多城市公共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化孤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
随着各领域对智慧城市认识的不断加深、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会日趋完善,对于推动智慧城市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势必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