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的?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今年的CES大会上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智能汽车,一个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我们聊了很久,但似乎又离我们很遥远,当谈论起智能家居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把它们融汇到一起,模拟一下智能家居的场景,看看智能家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究竟能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可能你家的样子不会变,但是会有一些小改动,比如会安上太阳能屋顶,通过太阳能就能满足日常80%的生活用电。如果你比较省电,或者你那里的太阳足够强烈,剩余的电量可以进行分享,或者回馈到电网中获得节能补贴。
产品代表:特斯拉太阳能屋顶,电源墙
状态:暂未发售
价格:电源墙5500美元一个,太阳能屋顶价格未知
缺点:不适合公寓使用
特斯拉的太阳能屋顶有点意思,它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蓝色太阳能板不同,特斯拉的屋顶看上去和普通屋顶无异,加装后的整个房子依然美观,一点也不突兀,所谓「真正的科技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太阳能屋顶会把白天的产生的电能储藏在电源墙内(Powerwall),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的蓄能电池,最大能储存14kWh的电量,而输出功率可以达到7kW,使用寿命为10年,可以多个电池组合使用。
在你的智能家庭中,窗帘会依据当地的天气进行调整,比如到了深夜,窗帘就自动拉下,早晨会自动开启,让温暖的阳光照在丰满的屁股上。
而且它会适应你的作息时间,比如在周末,如果它还是6点钟自动拉起来,而不让你好好睡个懒觉的话,显然它就是个不称职的笨东西。
但是,窗帘有很多问题,首先这个东西容易积灰,清理起来很麻烦。第二遮光性太强或太弱,比如你的书房向阳,正午的阳光一照,丫的电脑屏幕就看不见了,书也看的刺眼无比,拉上窗帘吧,整个屋子就变得像个暗室。
所以最理想的状况是只有玻璃,用特殊玻璃制成的落地窗,不仅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还能根据室外阳光强度自动遮光,遮挡紫外线,依据不同的场景做出相应改变。
产品代表:SageGlass
状态:量产
价格:7000元每平方米
缺点:安装起来较麻烦,颜色会显得不自然
SageGlass是一款能变色的动态玻璃,可以根据光线强弱自行调节颜色,它可以使用在天窗、窗户、玻璃幕墙等框架上。
SageGlass的面板上涂有5层薄薄的纳米陶瓷材料,通过给这层材料通电,离子从一层迁移到另一层,激发一个可逆的固态变化,引起涂层变色并吸收光线,玻璃变暗。注意这个变化是可逆的,所以离子还能回到它们原来的那一层,使玻璃恢复到透明的状态。
SageGlass还有防紫外线的作用,玻璃可以随着太阳的移动自动调节明暗,比如正午的时候,天窗会变成黑色,而四周的玻璃还是透明的,你依然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控制器,或者直接在手机上进行个性化调控。此外,SageGlass是一个中空的架构,它能够阻挡热量流失,所以你无需一直开着暖气或空调。
带声控的智能音箱必比可少,它作为一个中央控制器,会调用整个智能设备。有了它,你就是上帝,喊一声「要有光」,房子里就有了光;没有它,你就是奴隶,家里的各种电子设备,120个按钮,让你生活不能自理。
Amazon Echo
状态:量产
售价:1200人民币
缺点:美国本土味十足,难进入中国市场(不支持中文),竞争对手强大
Echo是一款音箱,但是它没有触摸屏,所有的交互都通过它内置的语音系统:Alexa来实现。它的功能非常多:可以播放音乐、设定闹铃、查询你的航班信息、Uber打车、订外卖、控制开关等等。
亚马逊已经将Alexa开放,有很多第三方设备已经支持了Alexa,在今年的CES上,亚马逊并没有什么展位,但是它的Alexa却刷了一波存在感,在冰箱、吸尘器、遥控器、灯泡、车载系统等设备中都有它的身影。而Echo的销量已经达到了500万台,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
左:Google Home 右:Echo
当然Echo是捷足先登,后面的Google Home则是穷追不舍,Google依托搜索引擎和Android系统,有更多的数据和更大的用户群,加上Google的黑科技,实力不容小觑。我们来看个例子,
Scott使用Google Home叫车:
Google: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忙?
Scott:我需要打个优步
Google:好的,没问题
转接到优步软件…
优步:你好Scott,你要去哪?
Scott:我要去码头
优步:还是上次的UberX么(普通车型)
Scott:不,这次给我整个牛逼的
优步:好的,司机Betsy 3分钟后在到达,他开一辆黑色雪佛兰
可以说带语音的中控系统是智能家居的灵魂,而Google Home在上面这个过程中一气呵成,对于自然语言的识别非常精确,Echo的对手在此!
下面是你未来平常的一天。当你还在熟睡时,供暖已经悄然启动,室内温度逐渐上升。6点闹钟准时响起,叮铃叮铃叮铃铃,不,那种催命一般的铃声是不被允许的,音乐应该舒缓,巴赫的《E大调前奏曲》慢慢淡入,像恋人的手,轻抚你的额头,把你从梦中苏醒。
当你刷牙时,音乐已经变成了《Flashed Junk Mind(filous Remix)》,嗯哼,All About节奏感,让你不自觉的跟着鼓点摇摆,逐渐进入状态。
相关产品:雀巢Dolce Gusto胶囊咖啡机 Drop
状态:量产
价格:1299元
缺点:依然是程序化,不能依据个人喜好来定制咖啡
咖啡很适合自动化,用恰好的温度,恰好的分量,恰当的压力,恰好的研磨,来制作一杯恰好的咖啡。此外,由于胶囊的密闭性,也能保持咖啡粉的新鲜度。
理论上讲,这种咖啡的品质如一,而手工咖啡有很多变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档餐厅启用胶囊咖啡的原因。
雀巢的这款胶囊咖啡机采用了水滴的造型,科幻感十足,水箱隐藏在底部,使用时把胶囊放进机器,通过LED面板选择水量,系统会自动完成萃取的过程。
它有30种不同口味的胶囊可供选择(5元一个),用完即扔,也没有清洗的烦恼。
喝完咖啡,有点饿了,吃什么呢?于是你走向冰箱,冰箱上的显示屏能告诉你食材的新鲜度:你的鸡蛋已经放了一个周,不如炒个蛋吃吧。昨天的牛奶还没喝完,趁新鲜赶紧喝了吧。
相关产品:LG smart instaview智能冰箱
状态:未出货
价格:35000元
缺点:不能自动添加食物标签,查菜谱功能不实用
LG和三星都在CES上展示了自己的智能冰箱,而且造型相仿,左边是一个饮水机,右边是一个触摸屏,但是LG的这款屏幕更大,足有29英寸。
只需要敲击两次屏幕,它就可以瞬间变成透明,不用打开冰箱就能看清里面的东西,同时它内置了我们之前提到的Alexa语音,用户可以查菜谱、在线购物、播放音乐等。
另外,用户可以给食物贴上智能标签(手动),在食物快过期时可以发出提醒,这对用户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
冰箱可能是我们家里长的最笨重,最「傻缺」的设备了,当然有了触控屏幕的加持,这款冰箱的反馈方式更加多样化,看上去也「聪明」了很多。
吃完饭,收拾好东西,发现没带药匙,是在桌子底下还是昨天衣服的口袋里?不用找了,门上有自动的指纹锁和虹膜识别,事实上,你不仅不需要带家门钥匙,连车门钥匙都不用带。你只要像个老大哥一样发话:把车开过来。车就会自动到门口来接你。
现有产品:特斯拉Model系列
状态:量产,软件测试中
售价:62万元起售
缺点:被黑客黑掉的几率更高
美国有一个自动驾驶分级表,共5个等级。定速循环,线路纠正,自动刹车,自动倒库这些,都属于L1,驾驶辅助这个级别。
特斯拉远不是自动驾驶,也只能归属到L2的级别,比如在没有地标的路段它没办法开启自动驾驶,手也要时刻放在方向盘上等等。
在两起伤亡事故过后,特斯拉学乖了,并升级了自己的硬件,据官方称,新系统能达到L4的级别,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人工干预。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全新的系统正在逐步完善,全自动驾驶指日可待。
出门在外的时候, 你的家电除了必要的冰箱等,所有的电源插座都会自动断电,摄像头也会不停工作,帮你记录家中的一举一动,自动扫地拖地机器人也会启动,而没有人会听到它们的工作时的噪音。
相关产品:Dyson 360 eye
状态:量产
售价:7000元
缺点:机身高度太高,很难深入沙发或床底进行清扫
扫地机器人最要命的地方就是扫不干净,毕竟体积在那里摆着,效率上肯定没有传统吸尘器来的痛快。Dyson 360上使用了先进的气旋技术,吸力是普通扫地机器人的2倍,甚至能吸附花粉等微小颗粒。
Dyson气旋技术
360 eye添置了坦克式覆带,能够顺利跨过诸如门槛、地毯等崎岖路径。另外你注意到它顶上的那个凸起了么?对,它是一个摄像头,能够以30帧/秒的速度对房间进行360°扫描。这种计算机视觉技术能让360 eye更精准地规划路线。
Dyson 360是个不择不扣的高端货,其实现在2000元左右的扫地机器人也很多,也有在指定的时间内自动清扫,自动回充的功能。
在你回家之前,空调和加湿器已经提前启动,它们会把温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而空气净化器也会自动判断室内的空气污染指数,哪怕是雾霾天,窗户也能自动通风,然后让净化器进行过滤,你踏进家门后不会有闷热的感觉。
相关产品:NEST温控器
状态:量产
价格:1700元
缺点:北美和中国的空调系统不太一样,Nest在中国并没有普遍的适应性。
Nest Lab此前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公司,直到Google用32亿美元把它「娶回家」,大家才开始侧目与这个默默无闻的「平凡女子」。
其实吧,这东西真的很平凡,它就是个遥控器,用来控制中央空调…是不是听起来一点都不酷?
别急呀,这货也毕竟打着智能的旗号呢,当你离开家后,它能自动关闭空调系统;而在冬天的时候,它能在你回家前,自动把室温调到你喜欢的状态,还是非常贴心的。
而且你每次调节温度时,它都能学习你的使用习惯,比如你就喜欢把屋子调到31度「蒸桑拿」,它也不会把你当人看,绝不会给你调到21度。
手机App自然少不了,比如你周五晚上约了妹子去家里看电影,好么,妹子一去,31°,这什么鬼?而有了手机远程控制,就能提前控制温度,也避免了尴尬。
晚饭怎么办,回家自己做,还是叫外卖?都不用,智能家居能解决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自然也包含了做饭。
WeMo慢炖锅
售价:745 元
状态:量产
缺点:不能自动识别食材,需手动调节炖煮时间的长短
它最大的好处是远程无线遥控功能,上班出门前把食材放进锅里,上班时用手机远程开机,煮煮煮。
不用担心煮过头,时间到了App自动提醒。要加班?在手机上可以改变温度和时间设定。
当然这个锅呢,只能炖炖炖,如果你是东北来的还好,整天土豆、牛肉、豆角、粉条什么的,也是好吃到没朋友。但是整天吃这个也不是个事啊,生活不止眼前的乱炖,还有爆炒和红烧…
当然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那些大龄文艺女青年都只会番茄炒蛋,复杂一点的菜要人家怎么做呢?这就得祭出大招了:「铁壁阿童木」!
Moley Robotics机器人厨房
状态:工程机
价格:10万元
缺点:需要把食材放到指定位置,噪音大
这个机器手臂其实是整体厨房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了烤炉、触控板、洗碗机、抽油烟机等,一应俱全。
进行做饭就是两个手臂,它集成了20个电动马达,24个关节和129个传感器,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来实现动作捕捉,记录厨师的操作步骤,并进行精确模仿。它可以完成从准备食材到清理台面的所有工序。
虽然它不能烹饪所有的菜肴(工具所限),但它都能从互联网上下载和分享食谱,无论是红烧肉还是Pizza,它都能胜任。用户只需要把需要的食材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机器手臂会按照下载的菜谱,按部就班地做出几乎完美的菜。
美美的一顿饭吃完了,躺在床上看本书,灯光会自动调到舒适的亮度和色温,想休息了,对手机说句「晚安」,除了必要的电器,所有家电都会自动关闭电源, 该充电的则会自动充电,你的床会收集你的睡眠信息。当你晚上起来上厕所时,自动感应灯光会发出幽暗的光,但是并不刺眼。
Helia灯泡
状态:量产
价格:Helia为49美元1只, 智能套件售价为30美元
缺点:造型单一,不能很好地和家居进行搭配
Helia使用的是紫色LED灯泡,在尽量减少蓝光(让人兴奋的光线)的情况下依然有舒服的光线环境,发出柔和的白光。
灯泡可以判断你家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并自动适应你的作息习惯,在夜晚开启「夜间模式」;它知道你早上通常几点起床,在合适的时间提供适当的蓝光来唤醒你。
另外,它还有一个叫Smart Snap的模块,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如自动感应,或通过Alexa语音命令控制灯泡。
当然限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所举出的智能产品非常有限,现在的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从智能水杯到智能马桶,但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智能都是被硬加上去的。
比如什么提醒你喝水的杯子(我自己不会喝水么?),比如带指纹识别的智能垃圾桶,比如检测鸡蛋剩余数量的提醒器,比如让你放屁不臭的智能内裤,比如带20个功能键的马桶…
很多产品都是噱头,打着智能的旗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或者不够好用,多出来的功能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不够辣眼?
第二是价格问题,价格便宜的不好用,好用的产品不便宜。上面所举出的例子,很多都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最高端的产品,而它们依然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状态,而且售价不菲。
当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传感器成本的降低,智能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亲民化,但完全的智能化,依然只会出现在有钱人的家里。
第三,很多产品不能集中控制,每一个智能产品都需要一个单独的App,每个公司都想构建自己的「化反生物圈」,像Echo这种中控设备也只能接入小部分产品。到头来就是手机上有N个App,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界面和操作逻辑,压根就不知道怎么用。
怎么解决碎片化问题,怎么推行统一标准,怎么去中心化(产品独立运行,不再基于手机中控),怎么达到真正的 物联网 ,减少用户连接设备时的麻烦,怎么接入人工智能,让产品能读懂人的意思…每一个都是问题。
智能化会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家居正在慢慢智能化,但是那个颠覆性的未来,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依然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