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内容上,修订后课程重视内容的与时俱进。它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要求中,学生将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 、机器人等新技术,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和创业能力。

标准制定大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社会变革和教育治理思想实验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7年6月推出了《反思教育》,这是继1972年《学会生存》和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的第三部里程碑式的报告。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交流方式、以及公共管理和业务的发展方向。有了数字连接,有望在卫生、教育、通信、休闲和福祉方面都有望取得新的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3D打印机、全息再现、即时转换、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软件等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活动,从日常生活到国际关系,从工作到休闲,并且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多个方面。因此,《反思教育》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探索主流知识模式之外的其他各种知识体系,尤其提出了“知识的新趋势”,认为这将是集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态度于一体的“新知识体系”。

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而为,可以说正逢其时。从201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以来,经过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和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高中校长、教师、教研员260余人的努力,普通高中语文等14门学科课标浮出水面。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为从知识教学到核心素养培养搭建桥梁。

自2004年实施到这次修订,前后的跨度超过了十年。在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社会和科技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成果不断出现。所以,此次修订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了知识更新:其一,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发展的新成就、新思想、新成果适当地纳入;其二,把反映科技进步、知识进步的新知识、新方法等适当纳入;其三,把关系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相关内容适当纳入。

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而3D打印此次被纳入《17-1834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和《17-1847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两大文件中。

《17-1834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其中(一)必修课程的第(1)条技木与设计,(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技术与职业”系列模块中的“职业技术基础”;“技术与创造” 系列模块中的“创造力开发与技术”;“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最为详尽)”。(三)选修课程: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以及六、实施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的第(4)条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以及《17-1847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二)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较详尽)对3D打印均有涉及。下面将从两大课程标准文件进行详述:

《17-1834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文件

本课程设计从中国国情和教育实际出发,积极汲取世界上多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技术课程发展和高中课程建设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理性分析和合理借鉴国际上高中技术与工程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益经验,把握技术及其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努力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发展推进全民技术素养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必修设“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 2个模块。这里的设计主要是指技术产品的设计,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订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編写技术作品说明书等设计环节。两个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呈递进关系,“技术与设计1”是“技术与设计2”的基础。“技术与设计1 ”侧重基础性技术设计,旨在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掌握技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技术思想与经验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技术与设计2”侧重专题性技木设计,选择现代技术原理中基础性强、适用面广、技术思想与方法可迁移性大、实施条件较为开放的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四个主题为学习内容,旨在使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认识和分析技术问題,用在“技术与设计1 “中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设计分析、方案物化和问题解决。

选择性必修设4个系列,共11个模块。其中,“技术与生活”系列3个模块,分别为“现代家政技术” “服装及其设计” “智能家居应用设计”;“技术与工程”系列3个模块;分别为“工程设计基础” “电子控制技术”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技术与职业”系列2个模块,分别为“技术与职业探索” “职业技术基础”;“技术与创造” 系列3个模块,分别为“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 “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系列之间、系列中各模块之间均为并列关系。

选修设4个模块,分别是“传统工艺及其实贱” “新技术体验与探究” “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技术专题

第(三)条:学分与选课

三、课程结构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共设置2个必修模块,计3学分。每学分18课时,共54课时。

学生修完必修模块,方可选学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师应根据学生必修模块的学习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选学选修模块。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可以在必修模块开设之后的不同学期开设。

选择性必修最高可选18学分,共设11个模块,每个模块为2学分,每学分18课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取向按系列选修或跨系列选修其中任意一个模块。

技术与生活系列: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科核心养。强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旨。

技术与工程系列:面向具有未来入工科专业学习意向的学生。

以发展技术与工程的兴趣与特长。强化未来进入工科深造的基础为主旨。

技术与职业系列:面向全体学生和具有未来进入高职学校学习意向的学生,以发展职业探索和职业选择能力,为未来进入职业世界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打好基础为主旨。

技术与创造系列:面向具有科技创新兴趣和创造发明意愿的学生的以强化学生的特长培养、技术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旨。

选修模块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具有技术学习特别需求的学生,最高可选4学分,共设4个模块,每个模块可选2学分。

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題”设置6个选择性主题,每个主题1学分。

其中(一)必修课程

第(1)条技木与设计规定:该模块由“技术及其性质” “技术设计过程” “工艺及方案实现” “技术交流与评价”四个单元组成。其内容要求规定第(6条):掌握简易木工、金工、电子电工常用工具的一一些使用方法。了解一至两种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根据设计方案恰当选择加工工艺,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内容结构如图:

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教学装备提示第(3)条规定:专用教室应配备体现现代技术新发展的教学装备,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小型数控加工中心、风洞等。应避免直接将工业和工厂用设备充当教学装备。避免大量配置结构化塑料插接件充当高中学生实践材料。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第8条职业技术基础规定:随着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屐,技术与职业的就系越来紧密,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并初步探索进入职业世界所需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职业作初步准备。

本模块由“材料及其加工” “能源及其转换“”信息及其管理”技术术使用与维护”四个单元组成。其中教学裝备提示第(3)条:专用教室可配备体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教学装备,如复合材料、瀲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小型数控铣床、数控雕刻机等。内容结构如图:

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技术与创造系列

第(9)条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规定: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所在。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够有意识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创造意向和兴趣,培养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本模块由“技术与创造力开发” “创新思维与技法” “创新工具与创客文化“”发明成果与专利”四个单元组成。内容结构如图:

教育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加分项解读

其内容要求第(5)条规定:理解创新工具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使用2一3种创新工具和公开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创新设计与制造。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如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数控机床等设备进行设计成果物化实现。

其【教学提示】教学策略

可选用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技术发明与革新的案例,也可选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创造力开发的向往;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搜集、学习有关资料并发现创造思维、创造技法方面的概念和原理;可鼓励学生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原则,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选材料和工具设备,通过操作常用的手工工具、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等进行模型制作,从中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可采用任务竞标形式培育创客文化,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创新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创客及其文化,并对我国的技术创新现象进行文化反思。

随意打赏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物联网 和人工智能物联网 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医疗物联网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