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农民运用物联网种养 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物联网

“今天凌晨两点十二分,报警器突然响了,我一看手机屏幕上显示养殖水PH值低于7.8,立即启动远程控制器,调节了两分钟,人还没下床,就化险为夷。”16日,如东县万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生告诉记者,“我养虾1080亩,白天黑夜都是物联网帮我站岗放哨,探头沉在水里,从虾苗投放后到成虾起塘,全程监测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今年以来及时发现、排除险情38起,避免养殖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刘福生是如东最早发展规模水产养殖的大户之一,也是全县第一个把智能技术引进传统水产养殖的带头人。他说,物联网技术养虾,不仅节省一半人工,还等于给预防病害加设了一个安全阀。

南美白对虾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产业,易发毁灭性病害,推广以智能化、数字化应用为主的物联网监控技术,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运用到对虾的养殖管理全过程,带动如东养虾产业迅猛发展,年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中国水产流动与加工协会授予如东“中国南美白对虾第一县”称号。

几千年来,蚕农养蚕一年只有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四期,到了冬季,没有桑叶,养蚕几乎不可能。而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村民季彬,去年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创造了我国一年四季养8批蚕的新纪录,眼下,他今年饲养的第9批蚕宝宝已经进入结茧期。“有了物联网这个好帮手,今年,我将养10批蚕,刷新全国纪录。”

“今天凌晨室外只有9℃,而我的蚕室一直保持27℃。”季彬说。养了40多年蚕宝宝的季彬,过去增温都是靠地火龙、增湿靠人工洒水,在县蚕桑指导站指导下,前年在蚕室里安装电热网、红外感应仪、室温湿度控制仪等设备,通过终端处理器与手机、电脑联网,实时监控。“那个仪器就是控制室内温度的,一部手机日夜遥控,哪怕在国外都可以。”季彬说,数据采集,上传仪器,每两分钟所有指标数据就上传到桑蚕养殖智能监控系统,再由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等自动调节。如东推广“物联网+人工饲料技术”,每年给蚕农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

走进南通翱翔鸽业有限公司标准化鸽舍,一对对鸽子或悠闲地啄食,或细心地哺育幼鸽。这家2013年初创办的以肉鸽育种、养殖、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养殖场,是全市最大的种鸽生产基地,存栏种鸽10300对,年产优质乳鸽16万羽,提供新鲜鸽蛋8万余枚。就是这样大的鸽舍内,只有两名工人在照看,3台自动喂食流水线缓慢地巡回移动,鸽子觅食、喝水,全部自动化,总经理办公室内的监控屏幕上,鸽舍内外的实时画面不时跳动。

位于新店镇农村的如东县华叶牧业有限公司,一名工人饲养1400头生猪。饲养员说:“我一点儿不累,畜禽养殖智能化监测控仪器实时采集养殖区资源信息,通过养殖环境因素远程调控,实现畜禽饲喂、繁育、选种的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公司董事长叶建华说:“我出差在外,每天只要按按手机键,就可以看到饲养员是不是执行标准化养殖管理,出了差错,我就提醒他注意。”据介绍,物联网技术引入生猪饲养管理,形成精细喂养、疾病预测及诊断和商品猪可追溯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效益。

从养猪、养驴、养蚕,育苗到养鸽、养虾,近几年来,如东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渔)业的每一个角落,移动互联、3S等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农业装备开始武装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智慧农业之花正在希望的田野怒放,今年以来助农增收2亿多元。

上月下旬,如东阔步跨进江苏省智能农业示范县行列。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