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营不可取,应用导向将是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络主流模式
物联网智库上周推出的《补齐物联网通信层重大短板,低功耗蜂窝网络号角吹响》一文从通信层角度观察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将成为最终补齐物联网通信层短板的网络模式。随着未来广覆盖的运营商级LPWAN网络的布局,网络运营的商业模式不可避免地提上议事日程,LPWAN还能像传统蜂窝网络一样通过流量计费实现收入吗?在笔者看来,未来LPWAN网络虽然会出现统一的运营商(城市级或全国性的运营商),但流量计费模式或难以为继,LPWAN网络运营商同时也将是智慧城市或行业应用的运营商,至少将与应用运营商紧密捆绑,通过应用反哺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电信运营商简单流量收费渐入绝路,流量经营尚有一丝生机
翻开我们熟悉的电信运营商财报,不难发现目前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流量收入已成为数据业务的主体。不同年份数据比较,语音业务收入比例在运营商总收入中不断下滑,数据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这从我们日常的通信消费中很容易感受到——我们通过手机打电话时间不断减少,而通过手机上网和使用各类应用时间不断增加。
不过,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增量不增收的窘境非常明显,即用户使用流量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运营商流量收入增长速度,各类移动应用对于流量产生爆炸式增长,运营商需要不断投入大量成本通过提升带宽和网络优化来满足用户需求,但收入却没有带来同比例增长,似乎运营商的网络已沦为一个各类应用的管道,每年动辄投入上千亿元建设和维护3G、4G网络以及研发5G,为用户带来更高速度的传输速度,若还是对采取简单的流量无差异收费方式,必然走向死胡同。
为了避免管道化,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重要创新,各种闲时流量包、不同应用定向流量包等无不体现出运营商对流量差异化的思路和流量经营上的努力。基于现有的蜂窝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物联网或M2M业务依然延续流量套餐包的商业模式,对于不同M2M终端也采取差异化的流量套餐。随着低功耗物联网终端的增多,未来运营商级的LPWAN网络建设和落地,其商业模式还会以流量经营为主吗?
虽具备广域网络运营条件,但LPWAN 流量经营意义不大
在上篇文章中,笔者论述了运营商级LPWAN网络大势所趋,未来会出现覆盖整个城市甚至全国的一张低功耗广域大网,与电信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并存且互为补充,此时也可能形成少数几家统一的LPWAN网络运营商。虽然LPWAN网络以数据流量为主,但笔者看来这些运营商没有必要像传统运营商一样进行流量经营,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待这一问题:
1、LPWAN本身的特色在于满足那些仅需电池供电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低功耗、广泛布局的设备需求,对网络质量的评价更多在于功耗和覆盖范围,而对于数据量和速率要求非常低,因此数据流量无法形成用户付费点。
2、LPWAN网络建设成本极低,单个LPWAN基站覆盖半径远远大于普通蜂窝基站,少量基站即可覆盖整个城市,可以直接共用运营商蜂窝网络基站,且基站部署相对简单,基站也无需专门电缆供电,就地采用太阳能供电即可。
3、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统蜂窝网络(GPRS、3G、4G)初始是为人与人通信而建设的网络,其网络运营需要更大带宽保障和语音、短彩信保障,各类终端的计费系统还要考虑网间结算、长途漫游,高呼叫成功率、切换,以及为了便利的客服而设立的呼叫中心、线下营业厅等等,无不造成网络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LPWAN网络则是专用于物联网设备间通信,是一个简化的蜂窝网络,裁剪了上述的无关特性,保留较高性价比。
随着未来接入LPWAN网络的物联网设备大幅增加,本来就较低的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将被大幅摊薄,甚至接近于免费,加上流量并非用户关注点,使流量经营对于LPWAN运营商来说并没有意义。未来,若LPWAN运营商不作为公益性组织,也不能实施大幅垄断性定价,那么,其商业模式将是什么样?
应用导向的商业模式
在探讨LPWAN运营商商业模式之前,我们先界定一下LPWAN运营商可能的形态。在上篇文章中,笔者曾提出三种用户应用场景,针对这三类应用场景,分别形成自建小范围的专用网络、通过基站设备搭建覆盖城市级的专用网络和第三方专门的LPWAN运营商搭建行业共网模式。
第一种模式形成小范围的专用网络,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LPWAN运营商;第二种模式形成某一行业设备可以接入的广域网络运营商,这一行业专网已具备LPWAN运营商雏形;第三种模式形成真正意义的LPWAN运营商。
一般来说,行业专网只是作为某一行业应用的基础设施,运营该专网的单位并不以网络运营作为盈利目的,而是对行业应用起支撑作用,可以说是应用导向运营。传统的行业专网即为这样的模式,如公安、地铁部门搭建的覆盖城市的专网,网络运营者往往也是行业应用采购者,网络运营以支撑应用为导向,通过应用收益反哺网络建设和运营,未来基于LPWAN的行业专网建设运营也很有可能采取这一模式。
可多行业接入的统一LPWAN运营商可能以两种形态存在:(1)智慧城市运营商;(2)第三方专业的LPWAN网络运营商。第一种形态下,智慧城市运营商会在多个行业布局并开展应用,自行为主搭建并运营LPWAN网络为其多行业设备接入和应用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这一情况下,智慧城市运营商可以不将LPWAN网络运营作为盈利目标,而以丰富应用作为其收入重点。第二种形态下,各类行业终端接入专业LPWAN运营商网络中,租用网络资源,似乎也会将LPWAN运营商管道化,不过,若其能够将通信能力、数据交换中心开放出来,与行业应用提供商紧密合作,以应用为导向,通过各类应用收益实现其开放能力的回报,或许成为避免管道化的重要举措(实际上传统蜂窝网络运营商也已开始与内容和应用提供者紧密合作实现增值收益)。
当前,随着各大主流的LPWAN网络协议商用化进程加速,专业的LPWAN运营商将会涌现出来。以上关于LPWAN运营商商业模式的探讨仅仅为笔者初步想法,欢迎各位专家和从业人员参与讨论。
(注:本文部分观点受国内做低功耗广域网络协议LoRa的厂商两位专家相关观点启发,他们分别为八月科技(AUGTEK)客户与合作发展团队总监祁天先生和门思科技产品经理郑浩先生,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