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家物联网公司会被“政策死”吗


这次意见稿风波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哪种物联网技术路线更合适,二是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是否合理。

“有时候,打败你的可能不是新技术,只是一份文件。”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在公开场合如此感叹。最近一个月,国内至少有百余位物联网公司高管对马云的这句话心有戚戚。

2017年12月13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在官网上公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意见征求期截止到12月15日。无线电管理局(下称“无管局”)是负责无线电频率划分、分配和依法监管的专业机构。

这份外行看来相当晦涩难懂的意见稿里有一条细则,规定“470M-510MHz”频段仅限于“单频点使用,不能用于组网应用”。正是该细则引发轩然大波——多位物联网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它断了国内成千上万家LoRa公司的生路。”

目前并无官方数据统计中国有多少家LoRa公司,但多位LoRa阵营从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数量已经上万,只不过目前规模都还不大。

这些公司的物联网产品与技术方案都建立在“组网”的前提下,包括华润燃气、中石油等已经部署了LoRa物联网方案的大型公司,都可能面临前期投资打水漂的窘境。

在物联网行业,有LoRa、NB-IoT、SigFox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路线,主流的是LoRa和NB-IoT,它们衍生出两大技术阵营。多位LoRa支持者告诉《财经》记者,LoRa因为发展较早,运行在非授权频段,被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选择,三大运营商和华为是NB-IoT技术阵营的代表。

由于NB-IoT技术无需组网不受约束,无管局的意见稿一时被解读为政府力挺NB-IoT利益方。LoRa支持者们除了明面上质疑“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私底下向《财经》记者暗示,“华为在背后搞鬼”,但有第三方物联网专家告诉《财经》记者,技术本身虽无绝对优劣之分,但NB-IoT和LoRa两种技术产业链谁强谁弱,很可能关系到中国物联网产业走向,政府有其长远考虑。

1月16日,处于舆论焦点的无管局公布了《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问答》,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已经开展”和“将来开展”的物联网业务在遵守现有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可以照常进行。

一场令国内成千上万家物联网企业高管寝食难安的“生存”危机可以说暂时解决,但多位LoRa支持者告诉《财经》记者,这份“定心丸”效用有限,因为无管局系列举措说明修改现有频谱政策已提上日程,但新政策如何制定、何时出炉仍是未知数,也会促使未来的物联网玩家和用户在选择LoRa时更谨慎地评估其中的政策风险。

恐慌与自救

“如果最终修订稿如意见稿这样制定,我们一年大概会损失四五千万元。”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孚告诉《财经》记者。

辽宁思凯是国内设计与制造智能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的龙头企业,一年营收大概2亿多元。郑孚还表示,国内仅水表行业的同类企业就有100来家,这些企业将和辽宁思凯一样陷入收入大减的窘境。

更多物联网公司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因为被影响的是核心业务,所以对他们而言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一家年收入5000万元左右的物联网公司董事长向《财经》记者透露,他们去年刚接了一个地方政府的5000万元大单——基于LoRa技术构建当地的智慧城市,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原计划200个LoRa基站已经建设了一半,“现在甲方还不知道,知道了肯定影响验收”。

他说,如果最终政策还是在470M-

510MHz频段不让组网,他们会退出物联网行业,因为,“没什么可以赚钱的地方了”。

除了技术标准不同,NB-IoT和LoRa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容纳的产业链玩家不一样。在NB-IoT产业链里,运营商负责搭建NB-IoT网络,华为(也包括中兴)负责提供NB-IoT芯片、NB-IoT模组和核心网设备,其他玩家主要聚集在物联网终端和应用开发上,但除了一些非常智能的物联网终端,有大量物联网终端就是各种传感器,传感器高端市场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低端市场价格透明,利润微薄,吸引力一般。

LoRa不一样,LoRa方案提供商会在本地单独架设一张网(业内又称“小无线”)来连接各个成百上千个物联网终端,但最后还是要借助运营商的网络来将数据汇总在云端,LoRa网络和运营商网络的关系就像家庭里的WiFi网络和运营商网络关系一样。

不过,这张“小无线”网使用的是LoRa基站、甚至LoRa自己的核心网。换句话说,LoRa的公司有机会切入物联网设备提供和运营市场(国外已经涌现大量小型物联网运营商),这是丰厚利润和崭新商机所在,所以迅速吸引了大量公司。

此次无管局的意见稿惊醒了LoRa公司们的美梦,曾经比较松散的LoRa公司匆忙抱团“自救”,以多种方式向无管局反馈意见和施加压力。

1月9日,无管局局长谢远生带队应约与美国Semtech公司进行了交流。LoRa技术是Semtch公司的专利,Semtech以IP授权的方式授予更多的公司来制造LoRa技术的芯片,如同ARM公司IP授权类似。

相关机构预计,从2013年开始进入中国到2017年底,LoRa芯片在国内的出货量累计超过1000万。

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家物联网企业的核心高管齐聚北京某宾馆,共同商议并举手表决通过了一份针对意见稿的“十点共识”,反馈给无管局。《财经》记者作为受邀媒体之一见证了商议全过程。

此外,坊间开始出现一些解读意见稿的文章,部分文章实由LoRa支持者所操刀,但文章大多比较克制,主要从技术角度解释LoRa的价值所在。

政府的意图

“我们一定要先搞清楚政府的意图。”在前文提到的“十点共识”会上,一位参会代表多次强调,不过,对于政府的意图,LoRa从业者也只是各种猜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不少人是愤怒的。他们认为,是“华为在搞鬼,在左右工信部的专家”,但他们中无人能够拿出证据。

华为会“躺枪”,是因为它的确是NB-IoT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可以说,是华为提出并促成NB-IoT成为3GPP国际标准。从政府层面看,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物联网标准领域占据了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有了主导权。

而且,华为NB-IoT商用芯片的发货能力已经达到百万量级,而LoRa芯片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

尽管LoRa支持者们向《财经》记者列举了不少技术细节证实LoRa芯片的安全可靠性无需担忧,但国家对自主芯片产业上的期盼和投资已持续多年并有增无减。例如,紫光集团之所以能够多次大手笔在芯片行业展开投资和并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运营商亦有动力支持NB-IoT,因为NB-IoT可与运营商现有蜂窝网络基站融合,既有投资得到保护。

目前,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全球目前覆盖最广的NB-IoT网络,实现31万个基站升级;中国联通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开通了NB-IoT试点,预计到2018年将具有千万级连接的支持能力;中国移动则是对NB-IoT、eMTC进行场外测试。

多位LoRa支持者认为,政府对NB-IoT的支持他们心知肚明,运营商和华为力捧NB-IoT也无可厚非,但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选择”还是让他们很是不能接受。

中兴克拉是中国最大的LoRa产业联盟,由中兴通讯于2016年1月发起成立,目前正式成员超过1000家。该联盟某主要成员单位的一位总经理告诉《财经》记者,他在2017年还和无管局专家交流过,“当时聊得挺好,但没有想到会最终出这么一个文件”。

“技术应该百花齐放,交由用户自己选择,我们奇怪,为什么今天政府还会用行政手段替市场做选择。”郑孚说。

就技术本身而言,所有受访者均表示,NB-IoT和LoRa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适用场景,是竞争也是互补的关系。

《财经》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无管局,无管局表示目前仍处于收集研究意见阶段,后续会以公开发文方式逐步回应质疑。华为亦拒绝了《财经》记者的采访请求。

但一位研究物联网标准与技术的第三方专家向《财经》记者分析,这次意见稿风波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从物联网的发展来看,哪种技术路线更合适?二是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是否合理?

他认为,如果物联网要为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而建,理论上来讲,基于NB-IoT的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合理,也是最快最好的模式,后期的复用性和可控性都高。就像互联网建设一样,运营商做骨干网,提供统一接入,和企业自有的数据中心相连,公网模式占主导,企业自己搭建局域网只是补充。

但现状是NB-IoT起步晚,NB-IoT网络还正在建设中,整体的商用化程度不如LoRa高。

LoRa尤其令对手心生忌惮的地方是,LoRa支持自组网,会快速形成一个个企业私有的孤岛式的物联网,也有可能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独立的LoRa网络,从而快于NB-IoT网络成为占主流的物联网。

这看起来并不是凭空猜测。2016年底,LoRa芯片公司Semtech和鹏博士(600804)电信传媒集团就联合宣布,将在中国部署全国性的LoRa网络。鹏博士计划在网络已覆盖的200余座城市的1万个基站上部署LoRa网络,为超1亿用户提供物联网服务,这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oRa商用网络。

NPLink公司总经理余红标对做大LoRa网络的前景并不乐观。“你觉得国家放心将基础性网络运营交出给私人运营的企业吗?”他反问《财经》记者。

NPLink是厦门巨龙软件公司主营物联网业务的子公司,余红标参与了“十点共识”研讨会,但属于异见人士。

上述物联网专家认为,国家行政干预的手段不一定合理,但目前时间窗口期比较敏感。“限制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他说。

LoRa支持阵营对这样的观点自然嗤之以鼻,他们信奉市场竞争,反对计划与垄断,并认为中国通信发展史上扶持自主知识产权3G技术TD-SCDMA标准最终都失败了。

一位亲历过TD-SCDMA发展过程,也正经历着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行业人士表示,此类上升至计划与市场之争的产业政策很难说谁更有理,都是“屁股决定脑袋”。

回到引起争议的470M-510MHz频段,余红标和另一位邮电大学通信专业教授认为,抛开上述猜测,无管局意见稿如此规定有其专业考量。

470M-510MHz频段是个免授权频段(即满足一定功率要求就可以使用),在LoRa从业人士眼中,这个频段“干净,频谱宽”,深受他们的喜欢,中兴克拉联盟也推荐大家使用该频段。

但无线电频谱是一种国家资源,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不可以再生,只能合理有限利用。

“无管局出发点是要解决470-510这个频段上的底噪问题,不希望看到大家在这个频点上肆意妄为,防止没过几年这个频段就被用烂了。”余红标说。

风波暂平

LoRa阵营的抱团“自救”还是有效果的:1月16日,无管局即公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问答》,算是紧急安抚。

对于该回复,国民技术(300077)产品总监邓煜平向《财经》记者评价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但没有正面回复。”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安全低功耗芯片和射频芯片的公司,部分产品应用于物联网行业。

多位LoRa支持者们向《财经》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他们认为,“有一定帮助”,是因为肯定了“已经开展”和“将来开展”的物联网业务在遵守现有法规的前提下可以照常进行。这意味着他们既有的业务不会被“政策死”。

而“没有正面回复”则是指,无管局并没有回复一些核心问题,例如“组网”如何定义,能不能划分专用的物联网专有频段(根据现有政策,470M-510MHz频段是用于计量仪表设备,并无专用的物联网频段,LoRa玩家其实在打擦边球)等。这些问题决定了包括LoRa技术阵营在内的Sub GHz技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而LoRa强弱也直接关系到NB-IoT的未来。

无管局并未明确透露何时推出新的政策,对身在其中的人们来说,这是没有落地的“靴子”。

这多少让人忧虑。一位物联网公司总经理最担心客户从此认为政府可能会抛弃LoRa。“我都怀疑这是不是刻意演的一出戏,好为NB-IoT争取时间。”他略带沮丧地说。

政策之外,无论是LoRa还是NB-IoT,接下来三年都是关键时间窗口。

NB-IoT阵营的当务之急是加快脚步。这一点,工信部都已发文督促: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

《通知》要求,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

前文提到的物联网专家认为,NB-IoT从业者需努力吸引行业用户去采用NB-IoT网络,而不是自建网络。

LoRa从业者们则认为,未来的重心不能仅忙于攻城拔寨。

在“十点共识”会上,一位企业代表站出来痛心疾首地说:”我们物联网公司都不大,以前都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以后要联合起来,多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者。”

随意打赏

物联网设备公司物联网科技公司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政策物联网安全中国物联网物联网家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