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曼科技:可穿戴厂商需要“抱团取暖”
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在今年同比增长了510%, Apple Watch在智能手表市场占比也达到了很高的份额。但与此同时,在今年的各大狂欢购物节上,可穿戴设备也以5折及更低折扣的价格面市。
这些似乎都在揭示一个问题:销量在增长,但普及率仍然很低。
对于刚起步的可穿戴设备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近期举办的2015年第二届中国IoT大会上,我们有幸采访到涂满科技联合创始人王强先生,请他谈谈可穿戴设备未来的走势。
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平板电脑、电视和个人电脑的销量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切都导致制造商纷纷在可穿戴设备上砸钱,希望在新的产品领域分一杯羹。但是结果是市场上的所有品牌的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设备都过剩,智能穿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个新事物而已。
其实,智能手表主要有两个主要的功能。王强说道,一是通信功能集成,现在的智能手表在2006年叫做集成手表手机,当初没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功耗问题,待机时间太短,经常需要充电时用户无法接受的;二是当成手机伴侣。通过手机伴侣来实现免提功能,不过现在的智能手表在环境干扰 方面、降噪功能还有待提升,针对不同场景算法局限性也还需优化。在谈到可穿戴设备设计中的挑战,王强指出,总的来说主要有三大挑战:
一是续航问题,在电池领域算法差异化可带来功耗不同的问题。
二是显示技术。其实在显示领域智能差异化不大,主要体现在屏幕功耗、分辩率、长亮显示上,传统手表可以随时看时间,而现在的智能手表大多是彩屏,一般情况下都是黑了,不是特别有手表的感觉,土曼将推出一款产品,实现算法优化更好,能很好的实现显示能力。
三是传感技术。心率、计步器、气压、空气传感器等准确度要求高的产品不适合智能手表上,适合放在合作医疗监测,然后通过第三方监测软件传送到手表上,这样就对传感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据了解,现在很多“山寨”手机厂商转型做可穿戴设备,但是实际上他们未必十分了解市场的客观情况,很多产品是同质化的,无法令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情况下,客户都根本不会下订单,也不敢下订单。
总的来讲,在可穿戴设计中,算法标新立异能更好的展示可穿戴设备。比如在医疗领域,虽然很火但是能实现真正作用的产品很少,大多还处于认证阶段,只有达到一定的数据精准要求,才能算是真正的可穿戴医疗产品。
近几年市场虽然火爆,但是火爆之后确实行业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会沉淀一些想做事的、真正想做产品的厂商,毕竟性能的高低才能更好的显示差异化竞争优势。
可穿戴设备对于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冲击作用或许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未来几年内,这种冲击将很有可能给其他形态的产品带来巨大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是颠覆式的、革新性的。人是时代的产物,可穿戴设备也会是时代的产物,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群体将会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设备如能通过发掘用户,解决痛点刚需,将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或许需要可穿戴厂商们抱团取暖,做出让消费者接受并认为必不可少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