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意家人线上销售鼾症监测仪 可穿戴“看上”打呼噜
创业狂想曲
[创业ID ]
企业名称:
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创业时间:2014年1月
创业地点:天津
创始人:张丹
商业模式:线上销售鼾症监测仪,线下与医院合作门诊。
融资情况:获得弘晖资本500万美元A轮投资。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戴上监测“打呼噜”的智能腕表,第二天打开手机APP查看分析报告,看看睡眠中的自己有没有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橙意家人科技(下简称橙意家人)创始人张丹告诉南都记者,被称为睡眠“隐形杀手”的鼾症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看准这个需求方向,她正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推出一款用于鼾症监测的智能手表,联合当地三甲医院落地筛查门诊。
吃螃蟹者准备好了么
张丹是媒体人出身,三年前转型创业就看准了慢性病管理这个大方向。不过当时没做硬件,只是基于客户的体检报告制定一系列健康管理方案。但她很快发现,缺乏前期对用户的数据采集,后面的分析、服务只会流于空泛,很难真正打开市场;而实现远程采集监测正好可以借助开发 可穿戴设备 。
做哪种慢性病的监测呢?在医疗和健康管理的积累让张丹明确,必须选有医疗临床大数据做支撑的领域,否则分析模型没法做,那划分下来只有三个方向: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和动态血氧。前两种都试过,分别推出了动态血压仪和动态心电图仪,但前者只形成趋势图,进一步的分析报告不好把握,后者的专业门槛又太高,而且需要用户要在身上贴很多电 极 片,使用体验不佳,因此后来都弃用了。
那就只剩下动态血氧。正好在临床上有对应的睡眠科,可以针对鼾症(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开发监测仪。据统计,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 .2%,高于世界27%的比例,而1/3的高血压、1/5的心脏病都与鼾症有关。
“这是一片新蓝海,国内只有我们一家在做,在日本也没碰到同类产品。”在张丹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众对鼾症的认知度目前确实没有血压和心电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做好准备在前期投入大量教育用户的成本;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正是作为创业公司的机遇所在,可以在竞争来临之前打好根基。
将鼾症监测仪“请”回家
起步阶段,怎么打开鼾症监测仪的市场?张丹认为,不能凭厂商一己之力,得联合医院一起做宣传推广。事实上,这款鼾症监测仪的定位并非泛健康的可穿戴设备,而是具备资质的医疗器械;而看橙意家人的团队构成,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有销售医疗器械的经验,资源覆盖了全国80%的三甲医院,这样一来就不难进入医院渠道。
“医院的合作积极性非常高,毕竟这有助于扩大它们的门诊量,带来更多病人。”张丹对南都记者说,以往市场上缺乏家庭监测设备,鼾症筛查很麻烦,患者要到医院睡一个晚上,导致这个科室的受众面一直比较小;而现在,用户可以在家里睡觉的时候戴上鼾症监测仪,设备会连续采集用户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形成动态血氧趋势图,用户通过手机A PP就可以查看由专业医生出具的分析报告,到底是不是鼾症、是哪种程度的鼾症一目了然,用户再据此决定是否接受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里,用户可以先在网上买一个鼾症监测仪自测,然后到橙意跟医院合作的门诊做进一步的筛查和治疗,也可以直接到门诊做咨询和检查,然后由医生推荐租用或者购买设备。
至于现阶段这款鼾症监测仪的销售情况,张丹没有透露具体数字,只是说自从8月在京东众筹以来,已经积累了5000例用户数据。“我们的重点不在硬件销售,挖掘后续的健康服务会有更多机会。”她对南都记者说。
下一步,橙意家人计划再推出一款呼吸机。张丹解释,很多主打健康监测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之所以没能很好地打开市场,问题就在于前期的监测没能很好地跟后续的分析及治疗对接;因此,从鼾症监测仪到呼吸机,正是要完成从监测到治疗的闭环。
采写:南都记者梁卓慧
[号脉]
号脉嘉宾:达晨创投医疗投资部总经理汤国平
坎在医用级传感器
我认为抓住鼾症监测和治疗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国内现在也有几家公司开发能治疗鼾症的产品: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产品像戴蓝牙耳机那样戴到耳朵上就行,通过刺激穴位等方式使人睡觉不打鼾,效果还算不错。相比之下,橙意家人目前的产品还只是一款用于监测的智能手表,后续还要对接治疗。
当然,这种戴上睡觉就能治疗鼾症的产品属于家用级别,只对轻度或中度鼾症有效,尽管他们对外宣称也能治疗重度鼾症,但我们内行人都知道夸大了。反而是即将重点推出呼吸机此举,应该更多是面向重度鼾症患者,因为只有这个人群才会在家里备呼吸机。这样一来,橙意家人的产品就必须达到医用级,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而他们的鼾症监测仪毕竟是国内第一次尝试,在实际应用中到底能否满足临床需求呢?比方说传感器,关系到数据采集的有效性,纵观国内许多可穿戴设备,在传感器方面都做得不太理想,那橙意家人能否带来惊喜呢?虽然说他们具备医疗器械资质,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张“合格证”,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有效,这有待市场去检验。
如果真能做出好的医用级可穿戴产品,我是非常看好的,否则只达到家用级,说白了就是个电子产品,谈不上有十分大的用途。更重要的是,国内外的电子巨头像 三星 、 百度 、 谷歌 ,都在往家用级可穿戴这个方向走,它们在电子市场的品牌知名度高、制造工艺强,销路广,未来的市场垄断者绝对会是这些巨头。留给创业公司的空间并不太多,除非做出技术门槛特别高的产品,这也是我们看了很多可穿戴项目却不敢轻易去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