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lass苏波:2017年是AR眼镜公司推出产品的最好时机
2016年是VR大火的一年,消费级市场上一时涌现出众多VR产品,围绕VR的新闻铺天盖地,而另外一项视觉交互项技术AR就显得波澜不惊。除了微软的Hololens,几乎没有其他成熟的消费级产品出现。
其实,VR和AR并不是近两年的新生事物,早在上个世纪,这两项技术就已经应用在工业领域:VR被用于模拟仿真,AR被用于辅助生产。但是AR由于工艺更加复杂,目前依旧停留在工业应用上。2017年2月22日,亿欧拜访了专注工业级AR眼镜的深圳增强现实有限公司,同创始人苏波聊了聊关于AR的那些事。
AR发展到了怎样一个阶段?
苏波是国内最早一批AR行业从业者,曾在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期间做了很多AR项目实施和创意策划方面的工作。当时的AR技术主要是以大屏的形式用于展览展示、舞台美术、营销推广。而现在,苏波重新审视了这项技术后,决定把目光放在AR的工业应用上,于是在2014年创立了深圳增强现实有限公司(简称0glass,公司原名“青橙视界”)。
苏波表示,AR技术其实还处在早期,但是创业之所以选择AR而非VR,是看到了这项技术更巨大的发展潜力。那么,现在AR技术发展到了怎么一个状态呢?
首先,在产品形态上,AR还没有固定的载体,但是发展趋势是从大屏到小屏。在2008年,AR技术的载体是大块的电视屏幕,后来逐渐发展到Pad,然后是手机,2013年 谷歌 眼镜的问世标志着智能眼镜时代的到来。苏波认为,在AR技术众多载体中,最好的载体是智能眼镜,因为眼镜可以解放双手,并保持便携。但2020年之前AR最好的载体还是手机,原因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让智能眼镜做得又轻又快且价格便宜,因此智能眼镜在工业上还未替代PDA。
从时间线上看,AR也是一项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 纵观科技发展史,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是最早在军事上萌芽开花,再发展到重工业,然后进入商业,最终出现消费级产品。PC的发展路径就是典型由B端到C端的过程:从70年代进入工业,80年代进入商业,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进入家庭,整个过程用了20多年的时间。
而苏波认为AR技术从现在起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才可以走向成熟,目前的AR智能眼镜的发展相当于70年代计算机的水平,2020年之后才是AR智能眼镜真正爆发的时期。
不过,苏波表示,2017年对于AR眼镜厂商是推出产品的好机会,如果今年拿不出产品,那么后面很难再赶超其他公司。那么,苏波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为什么是2017年?
要理解苏波的观点,首先要了解AR眼镜所涉及技术的发展状况。有业内人士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说VR是造一辆汽车的难度,那么AR就相当于造一家飞机的难度。据苏波介绍, AR之所以难过VR技术,主要是在于AR显示中涉及的光学技术。
AR镜片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模块,一个是电子显示屏,另一个是透镜。电子显示屏的功能是呈现画面信息,但是该模块十分微小,需要透镜将电子屏的内容折射放大,呈现出舒适的AR体验效果。
AR难就难在了透镜模块,苏波告诉亿欧,透镜模块的技术迭代很快,大约每5年就有新的技术取代旧技术。最早的棱镜技术,由于质地较重、FOV(镜头视角)较小,目前几乎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曲面光学技术,从2014年开始至今,自由曲面技术已经发展了3年,已经进入成熟期,也即将步入衰退期。而将要取代自由曲面技术的光波导刚刚兴起,目前处于实验室的成熟阶段,虽然可以试产,但是制造工艺还没跟上,良品率有待提升,而这需要等待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苏波之所以说2017年是AR眼镜厂商的机会,就是因为当前是自由曲面技术的成熟期,商家可以享受到产业链成熟所带来的红利,而过了这个时期,厂商就要面临“新技术太贵,老技术过时”的两难局面。
国内AR眼镜企业的痛点在哪里?
正如收益伴随着风险,机遇也伴随着挑战,目前国内做AR眼镜的公司能拿出产品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两大痛点难以解决。
第一个痛点是技术专利 ,跟光波导相关的大部分专利都集中在以色列AR光学方案厂商Lumus手中,其200多项专利中,很多专利也在国内拿到了授权。国内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绕过Lumus的专利,避免为其专利买单。目前0glass使用了一种光波导反射技术,可以理解为光波导技术的简化版。通过该技术,光波导透镜的良品率得到提升,又可以做到轻便。
除了专利痛点,国内AR厂商另一个痛点便是供应链不成熟 。AR眼镜不同于手机,手机作为成熟品类,供应链已经十分完善,一部手机内的零部件由几百家供应商提供。但是,AR眼镜刚刚起步,合格的供应商并不多,而且各家的产品规格互不相同,缺乏一个制造标准。
为此,不少AR眼镜厂商选择自己研发或定制零部件,0glass也不例外。目前0glass的光学部件是由团队和上海一家高校合作研发,眼镜内部电路由0glass团队自主研发设计。
2016年底,深圳增强现实有限公司的产品0glass开始量产,产品可用于工业检测、维修、高端制造、实操类培训教学等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同国家电网、华为、西门子、江铃汽车及两家军工企业等建立了合作。
本文作者宋少卿,亿欧专栏作者;(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