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扑人机大战首日:冷扑大师果然冷酷无情,击败AI也许只有拔线
唐旭 发自 海南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我×”,场内隐约传出一声。
这肯定是人类选手发出的,德州扑克AI冷扑大师还说不出这句。这一句语气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昨日德扑人机大战首日的缩影。
德扑人机大战第一场的解说嘉宾、2015年亚洲扑克锦标赛主赛冠军、有着超过10年牌龄的台湾职业牌手许立达,看到昨天上午的局面还乐观估计人类牌手赢面有20%。
然而到了昨天晚上……(我不会告诉你,他苦笑着说要改成2%)
根据赛后主办方发布的统计,第一天7200手牌的较量结束之后,“冷扑大师”目前以65137记分牌的优势领先于中国“龙之队”。其中,上半场“冷扑大师”领先14145记分牌,下半场则领先50992记分牌。
比赛以人机单挑的形式进行,每人每局有20000记分牌的筹码,每局结束后记分牌都会重置。因此上半场结束时,“龙之队”落后得并不算太多,按现场主持人司文的说法,也就是一手牌的输赢。双方的表现基本上可以说是伯仲之间。
从比赛现场的观感上说,“龙之队”六位牌手在上半场的状态也确实不错:位于同一比赛区域的三位队员之间常常会进行一些交流,表情轻松、谈笑风生。即便偶尔会为了某一手牌的失误而扼腕,感觉总归也是痛快的。
然而进入下半场,大家似乎都被“冷扑大师”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即便是队中经验最丰富的队长杜悦,其间的几次下注也令现场解说大呼“不理解”。
从今天的牌局上看,对于人类牌手的诈唬,“冷扑大师”常常会毫不留情地反击回去。
比如杜悦的这手牌:
(牌局资料及图片由传奇扑克提供)
这张图直观地再现了牌局过程:翻牌之后,冷扑大师组成同花,杜悦击中顶对,双方第一轮下注波澜不惊;再次翻牌之后,牌面上四张红桃,杜悦加注,暗示自己有红桃,“冷扑大师步步紧逼”;转牌之后,杜悦下过万重注,“冷扑大师”继续跟注。河牌之后杜悦惨败。
在牌力相近的牌局中,人类一方很难通过下注上的策略占到便宜;而当人类拿到了有明显优势的底牌时,“冷扑大师”的反应则常常是“秒盖”。
本次比赛的另一位解说,同样具有多年德扑经验并在国际赛事中多次获奖的职业牌手范云翔把“冷扑大师”比作一堵墙,在他看来“龙之队”的牌手一直在试图从这堵墙上寻找裂缝来攻击,却常常无果而终,反倒是自己出现了多次失误。
许立达认为,“从四分之一底池到两倍超池,冷扑大师”下注尺寸的伸缩范围非常之大,而这种对于下注金额的管控程度可能是人类做不到的。同时,在一台没有动作表情、计算能力超强、永不疲倦的机器面前,人类在计算、推理以及精力上的劣势会随着牌局手数的增加而被进一步放大。昨天的下半场,就是这种情况。
人类有多大几率能赢?
“冷扑大师”的开发者之一Tuomas Sandholm教授说是5%,另一位开发者、Sandholm教授的博士生Noam Brown今天接受量子位采访时表示是10%。
李开复之前也说是10%。范云翔觉得可能是5%基础上加那么一两点……
既然还有希望,那剩下几天到底该怎么打才能赢赢?
许立达的建议是增加对牌局进行数学计算的精确程度,尽量把失误降到最少;范云翔觉得下注的策略要更多变。
昨晚的比赛结束后,量子位采访到了“龙之队”的成员之一,有“中国德扑教父”之称的王天健。他对量子位说,这场比赛考验的除了牌技,还有他们对AI的了解。“冷扑大师”与人类打牌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他们希望能够往这个过程中添加一点“噪音”并转而加以利用。
王天健还表示,在自己的印象里至少有两手牌,AI打得是有很大问题的;第一天的比赛大家其实也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对AI进行测试,希望能通过这些测试找到AI的某些漏洞。
不过话说,年初时的那四位德扑高手貌似也是这么想的……而据Brown说,除了一点细微上的差别,目前的“冷扑大师”与1月那台基本是一样的。
另外,经过Brown的确认,昨天早上的情况只是由于距离而出现的一个连接上的问题,“冷扑大师”本身没毛病,他对“冷扑大师”目前的表现也感到十分满意。以及第一天的比赛结束之后,“冷扑大师”会自己对比赛进行复盘,修补在比赛中被发现的漏洞。
好吧……事实是,大家纷纷表示,单挑 360 00手牌样本太小,所谓5%、10%,指的其实就是那点可能出现的运气因素。除去这些,“龙之队”想赢……可能只能去拔网线了。
线下交流
4月8日(本周六),量子位还特别邀请创新工场AI工程院技术VP李天放,联想智慧医疗 CEO 林林等既懂 人工智能 又懂德州扑克的高手,与大家展开一场线下交流活动,地点在中关村。
一边讲述德扑背后的AI技术,一边教你如何打德扑。参加活动请扫码报名:
今天AI界还有哪些事值得关注
?
在量子位(QbitAI)公众号会话界面回复“
今天
”,看我们全网搜罗的AI行业和研究动态。笔芯?~
另外,
qbitbot
,如果你研究或者从事AI领域,小助手会把你带入量子位的交流群里。
△ 扫码强行关注『量子位』
追踪人工智能领域最劲内容
/article>